- 年份
- 2024(9843)
- 2023(14165)
- 2022(12089)
- 2021(11064)
- 2020(9632)
- 2019(22337)
- 2018(21980)
- 2017(42802)
- 2016(23351)
- 2015(26328)
- 2014(26322)
- 2013(25899)
- 2012(24015)
- 2011(21576)
- 2010(21531)
- 2009(19858)
- 2008(19593)
- 2007(17269)
- 2006(14843)
- 2005(12920)
- 学科
- 济(101425)
- 经济(101320)
- 管理(64795)
- 业(62070)
- 方法(51715)
- 企(49865)
- 企业(49865)
- 数学(46590)
- 数学方法(46034)
- 财(25795)
- 中国(25539)
- 农(25477)
- 学(21182)
- 地方(20816)
- 业经(19682)
- 贸(17510)
- 贸易(17504)
- 农业(17416)
- 易(16954)
- 务(16513)
- 财务(16470)
- 财务管理(16428)
- 制(15636)
- 企业财务(15611)
- 环境(14648)
- 理论(14633)
- 和(13955)
- 融(13554)
- 金融(13550)
- 银(13412)
- 机构
- 大学(337230)
- 学院(334840)
- 济(136380)
- 经济(133568)
- 管理(130391)
- 理学(113840)
- 理学院(112463)
- 研究(110817)
- 管理学(110249)
- 管理学院(109615)
- 中国(81648)
- 科学(70866)
- 京(70463)
- 财(61778)
- 农(58220)
- 所(55669)
- 业大(52766)
- 中心(52375)
- 研究所(51125)
- 财经(50285)
- 江(49301)
- 农业(46289)
- 经(45839)
- 范(43997)
- 师范(43505)
- 北京(43020)
- 经济学(42922)
- 院(39992)
- 经济学院(39183)
- 州(38952)
- 基金
- 项目(233523)
- 科学(184714)
- 基金(172410)
- 研究(163699)
- 家(151668)
- 国家(150512)
- 科学基金(129729)
- 社会(104942)
- 社会科(99708)
- 社会科学(99677)
- 基金项目(91863)
- 省(90966)
- 自然(86670)
- 自然科(84741)
- 自然科学(84715)
- 自然科学基金(83234)
- 划(77129)
- 教育(76397)
- 资助(71242)
- 编号(64524)
- 重点(53056)
- 部(51893)
- 成果(51658)
- 发(49172)
- 创(48031)
- 科研(45768)
- 创新(45053)
- 教育部(44391)
- 课题(44272)
- 国家社会(44168)
- 期刊
- 济(138438)
- 经济(138438)
- 研究(90959)
- 中国(57771)
- 学报(56363)
- 科学(50872)
- 农(50133)
- 财(48699)
- 管理(44178)
- 大学(42398)
- 学学(40184)
- 农业(34197)
- 教育(29468)
- 技术(28655)
- 融(26696)
- 金融(26696)
- 财经(24569)
- 经济研究(22547)
- 业经(21778)
- 经(21020)
- 问题(20456)
- 统计(18945)
- 业(18478)
- 策(17017)
- 版(16878)
- 技术经济(16537)
- 资源(16033)
- 图书(15986)
- 理论(15617)
- 决策(15524)
共检索到474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文斌 楚雪莲 唐沛 丁德孝 吴次芳 王钊
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城市公园用地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城市社会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以湖南省13个地级市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发展率以及面板回归模型对城市公园用地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驱动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城市公园用地增长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6年人均城市公园面积为2.509 m2/人,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其空间分布具有连贯性,湘东地区和湘北地区是两个高值区。(2)2001—2016年,湖南省城市公园用地增长的区域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不同城市的相对发展速度分异明显,其中常德和株洲发展最快。(3)房地产投资、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公园用地增长具有正面驱动影响,而人口密度、经济增长对城市公园用地增长具有负面驱动影响。(4)城市公园用地增长的驱动机理表现为:生态环境、房地产投资、城市交通、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五大因素通过其不同属性特征和作用过程共同驱动城市公园用地增长。研究结论显示,城市公园用地逐渐成为城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用地需求,湖南省城市发展尚处于经济增长抑制公园用地增长的转型前发展阶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冯科
基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2)1995—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出持续非匀速缩小趋势,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明显;(3)从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结构、交通区位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82、0.8781、-...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特征 影响机理 湖南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勇 马跃如
本文运用Novy改进的引力模型,对湖南省与十个贸易伙伴国和地区1997-2011年的贸易成本进行了测度,并通过构建贸易成本分解模型,对湖南省对外贸易成本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香港地区之外,历年湖南省的对外贸易成本均呈下降趋势,且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通过系数比较显示湖南与亚洲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成本比欧美国家的贸易成本普遍要低;地理距离的缩短、关税水平的降低以及贸易双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加大均有利于湖南省贸易成本的降低,且地理距离对湖南贸易成本的影响程度较关税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要大。
关键词:
湖南省 贸易成本 引力模型距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瞿理铜 吴静
城市精明增长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对城市精明增长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精明增长度评价模型,对湖南省29个城市的精明增长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县级城市精明增长状况优于地级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精明增长度不相匹配。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推进湖南省城市精明增长的对策建议:加大城市精明增长理念宣传力度;创新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创新城市交通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城市规划思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惠娟
服务业向城市集聚,是一个全球性趋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中,以发达国家为参考对象,需在理论上弄清楚中国与发达国家城市服务业差距有多大,有何结构性差异,在不同等级城市中服务业布局的中外差异是什么等问题。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城市面板数据,研究这四个国家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变化对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服务业总体发展落后,生产性服务业落后更多;人均GDP对中国、美国、日本和英国城市服务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斯丽娟 张利敏
基于2006—2015年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研究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单位面积金融产出的扩大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增加值占比对经济发展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前一期技术水平对经济发展有较弱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随着距离的变化呈"倒U形",技术外部性随着距离的变化呈"U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飞
为研究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文章利用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区的数据,根据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市人口、路网密度及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二产产值、城镇人口对于城市建设用地为正且显著,三产产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作用为负,但不显著;路网密度的驱动作用为负,且显著。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存在较大的外溢效应。提升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需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合理疏解城镇人口、建设省域城市建设用地协同机制,发展第三产业,提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空间面板 驱动要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绍稳 徐光远
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优化城市体系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齐普夫模型考察云南省城市体系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云南省城市体系在2008—2017年呈现聚集发展趋势、城市体系分布帕累托系数逐年下降,说明省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因此,在新时代推动云南省域协调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从理论上分析城市体系分布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云南省州市府驻地城市建成区户籍人口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数据表明,财政支出、外商投资、进出口额对城市体系聚集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效应,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促进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城市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清
采用2004—2014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协调性进行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主要结论:(1)我国的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资本和劳动力价格的双重扭曲仍然存在。(2)机理分析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3)实证检验表明,福建省要素价格扭曲通过投资、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等路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都大于促进作用,因此,即使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困难时期,也应继续推进利率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4)实证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清
采用2004—2014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协调性进行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主要结论:(1)我国的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资本和劳动力价格的双重扭曲仍然存在。(2)机理分析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3)实证检验表明,福建省要素价格扭曲通过投资、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等路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都大于促进作用,因此,即使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困难时期,也应继续推进利率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4)实证检验表明,虽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显著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但反过来并不成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杏村 陈浩
用2003~2011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模型,通过熵值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及区域差异,并探讨了城镇化、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而揭示了区域差异的部分原因。发现:总体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正"N"型,东北部地区呈倒"U"型曲线,中部地区呈正"N"型曲线特征,西部地区呈正"U"型曲线特征。同时,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不同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浩 王晓玲
用1998-2013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非农产业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非农产业均促进了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发展;控制变量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水平也有利于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发展,劳动投入虽对人口城镇化有正影响,但与空间城镇化呈负相关;经济制度对人口城镇化的负影响不显著,但阻碍了空间城镇化的发展。从空间差异来看,除东北地区影响不显著外,经济增长对其它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除西部地区外,非农产业也极大地促进了其它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发展;同时物质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燕飞 娄帆 李小建 杨慧敏
中国政府决策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决策者,各市域主政官员的更替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和空间增长。基于2000—2013年250个地级市数据,研究了地方主官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地方主官更替年份比非更替年份的城市空间增长率平均低2个百分点;地方主官在更替1年后对城市空间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会使城市空间增长提高1.5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显示,东部地区地方主官更替年份空间增长波动较大,东北和中部次之,西部保持均衡;大城市和小城市地方主官更替对空间增长波动的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金灿 施建刚
本文采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工资、税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我国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地价 产业集聚 税收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朝晖
城市电力消费受工业规模、城市化程度、建成区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区域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利用2001-2007年中国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建模,工业产值、城市化率以及城区面积对城市电力消费都有显著影响。对城市化程度、城市人口规模和区域特征等因素进行分组,在分别控制住工业产值、城市化率以及城区面积后,模型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电力消费与中西部地区有显著差异,大型、中型城市的节电效果较特大城市明显,城市化率高、中、低的城市在电力消费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电力消费 城市特征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信贷支持、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湖南省县域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
“三生”用地结构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4个城市面板数据
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城市产业差异、外部性与经济增长——基于28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
城市规模、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基于省会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价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户机械化服务支出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基于2004~2016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湖南省城市用地现状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