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4)
2023(4370)
2022(3622)
2021(3385)
2020(2575)
2019(5879)
2018(5806)
2017(10808)
2016(6116)
2015(6880)
2014(6837)
2013(6929)
2012(6639)
2011(6314)
2010(6731)
2009(6160)
2008(6360)
2007(5466)
2006(5180)
2005(4500)
作者
(20415)
(16992)
(16946)
(16105)
(11189)
(8085)
(7651)
(6640)
(6524)
(6121)
(6035)
(6020)
(5620)
(5504)
(5477)
(5323)
(5104)
(5049)
(4978)
(4827)
(4278)
(4182)
(4083)
(4017)
(3813)
(3779)
(3745)
(3660)
(3580)
(3386)
学科
(26887)
经济(26855)
管理(17623)
(11294)
中国(10612)
方法(9412)
(8357)
(8184)
企业(8184)
数学(8027)
数学方法(7867)
地方(7806)
(6340)
城市(6245)
资源(6099)
环境(5568)
(5278)
(5002)
(4998)
理论(4654)
业经(4616)
城市经济(4464)
农业(4328)
(4123)
人事(3892)
人事管理(3891)
工作(3673)
(3564)
地方经济(3208)
(3180)
机构
大学(99382)
学院(96370)
研究(38118)
管理(35294)
(35133)
经济(34054)
理学(30229)
理学院(29674)
管理学(28962)
管理学院(28750)
科学(26402)
中国(26362)
(22894)
(20296)
研究所(18824)
(17733)
(16215)
中心(16079)
(16037)
师范(15908)
(15097)
业大(15031)
北京(14196)
农业(14106)
(13970)
师范大学(13317)
财经(12952)
(12259)
科学院(12154)
(11784)
基金
项目(68926)
科学(54393)
基金(51148)
研究(46570)
(46377)
国家(46063)
科学基金(38703)
社会(30372)
社会科(28764)
社会科学(28749)
基金项目(27383)
自然(26073)
(25369)
自然科(25341)
自然科学(25331)
自然科学基金(24842)
(22718)
教育(20421)
资助(19952)
编号(18112)
重点(15858)
成果(15356)
(14991)
(14834)
国家社会(13367)
计划(13159)
科研(12887)
(12867)
课题(12477)
创新(12207)
期刊
(39358)
经济(39358)
研究(27577)
中国(19111)
学报(18718)
科学(17478)
(15366)
大学(12831)
学学(11930)
(11039)
管理(11036)
农业(10408)
图书(9527)
资源(8752)
教育(8381)
书馆(7429)
图书馆(7429)
问题(7131)
城市(7000)
(6788)
财经(6243)
技术(6047)
(5438)
金融(5438)
(5414)
(5386)
经济研究(5370)
(5292)
业经(5207)
现代(4950)
共检索到142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代佳欣  
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状况深刻反映着城市社会的"基本善"。作为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重要形式,它更关系到个体在城市中可获得的福利总量与福利身份。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面临的公共资源配置矛盾逐渐突出。学界围绕不同群体享有城市公共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结构等层面对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及其表现形式展开了丰富的理论探讨,"不均衡"也频繁出现在政府文件中,成为概括公共资源配置状况的官方语言。可问题在于,"不均衡性"对于解释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规则与形成过程是有局限的。通过借鉴差序格局的理论框架,本文提出城市公共资源存在一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代佳欣  
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状况深刻反映着城市社会的"基本善"。作为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重要形式,它更关系到个体在城市中可获得的福利总量与福利身份。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面临的公共资源配置矛盾逐渐突出。学界围绕不同群体享有城市公共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结构等层面对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及其表现形式展开了丰富的理论探讨,"不均衡"也频繁出现在政府文件中,成为概括公共资源配置状况的官方语言。可问题在于,"不均衡性"对于解释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规则与形成过程是有局限的。通过借鉴差序格局的理论框架,本文提出城市公共资源存在一种有次序的配置规则并将其概念化表述为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差序格局。在经济先行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城市政府通常采取建立壁垒型制度、设计政策隧道、营造排斥性文化等方法使公共资源差序化的配置格局得以生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彬  肖岁寒  
传统理论认为 ,资源配置由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完成 ,市场失败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而政府失败又是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然而 ,非利润组织的产生为资源配置增添了“第三只手”。作为一种社会自组织形态的“非利润组织” ,它填补了由于市场与政府同时失败留下的空白 ,通过对其产生原因、配置效率的分析 ,为中国“非利润组织”的生成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  高小琼  张鉴君  
如何改进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公共资源管理理论,针对当前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困境,就如何分别发挥政府、市场和社区自治组织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作用进行探讨,以求为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有效利用和发挥中央银行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竹泉  
政府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公共资源配置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复杂度最高的国家,如何处理好公共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项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衰成败的重大课题。以公共资源配置属性分类为切入点,区分政府公共产品和政府社会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脉相承的国家治理理论和企业理论,是破解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丛培德  张宪旺  解希民  
山东省菏泽市从2013年10月开始,积极探索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紧密结合,创新实行了公共资源"一个‘笼子'储存、一个平台配置、一个渠道收支、一套机制监督"的"四位一体、联动监管"的配置模式。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截至2014年9月,通过市场化配置,菏泽市仅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孟巍  张偲  
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体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税收政策工具的调节功能。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总结了公共资源配置的税收政策选择,从建立公共资源配置税收政策体系、确立税收政策调节的目标、创新税收政策工具、定期评估税收调节公共资源配置的实际效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晓安  
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文章探讨了近年来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目标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集中体现在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原则上,如土地价格上涨过快,政府获得了高额增值收益,而居民承担了这种社会成本。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和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高引致系数造成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代佳欣  
由城市农民工群体引发的罢工抗议、集体上访及改选企业工会等社会冲突事件的数量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性攀升的发展态势。不同于既有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研究文献所形成的为薪酬而抗争的"经济观"和群体特征影响抗争动机的"代际观",汲取Ralf.Dahrendorf对于社会冲突产生机理的合理理论内核,基于城市场域中的现实案例提出了一种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的新解释,即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并进一步将构成这一解释性框架的基本要素分解为事实性诱因和情感性诱因,提出城市公共制度、政策执行、财政资源、资源质量等的配置失衡是引发农民工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代佳欣  
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正逐渐成为衡量城市发展公平正义和城市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目前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却并不鲜见。新制度主义提供了从制度功能、行为逻辑及认知建构三个维度剖析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之基本成因。该文通过归因框架的构建,发现城市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面临户籍制度和权威型分权制度掣肘,难以突破二元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偏好性地方政策、排斥城市文化等多重壁垒。发展主义逻辑主导下的城市政府利用信息不对称扭曲或修改制度规则以达到自利性经济目的是引致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的又一要因。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实质上还作为一种主观判断而普遍存在,个体的身份认同、制度认知和行为偏好为解释该种判断的生成提供了途径和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代佳欣  
由城市农民工群体引发的罢工抗议、集体上访及改选企业工会等社会冲突事件的数量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性攀升的发展态势。不同于既有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研究文献所形成的为薪酬而抗争的"经济观"和群体特征影响抗争动机的"代际观",汲取Ralf.Dahrendorf对于社会冲突产生机理的合理理论内核,基于城市场域中的现实案例提出了一种农民工社会冲突成因的新解释,即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并进一步将构成这一解释性框架的基本要素分解为事实性诱因和情感性诱因,提出城市公共制度、政策执行、财政资源、资源质量等的配置失衡是引发农民工社会冲突的事实基础,而由此所累积习得的负面社会情感是特定矛盾情景中导致集体行动得以爆发或扩大的潜在要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秀池  
文章分析了北京市优质公共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现状,并提出实现中心城人口疏解的相应对策。指出,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种优质公共资源的吸引。北京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在中心城高度聚集是导致人口在中心城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疏解中心城人口,需采取如下措施:政府主导,在新城高标准配置优质公共资源;优先疏解中心城教育、医疗资源;强化轨道交通的引导作用,降低新城居民出行的成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夏勤  富玫妹  陈光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林业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担负着将公共资源分配到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中的职责。通过研究林业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情况,提出优化政务信息公开服务水平的参考建议。具体包括:建立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选择信息发布方式;统筹好信息公开和保密工作,强化办理时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晓春  
自2005年,厦门市开始实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打破政府垄断提供公共产品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导私人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资源的提供和经营,改变了提供公共资源效率低、成本高的状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