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9)
2023(12504)
2022(10758)
2021(9984)
2020(8417)
2019(19285)
2018(19337)
2017(37641)
2016(20899)
2015(23319)
2014(24061)
2013(23430)
2012(22139)
2011(20058)
2010(20694)
2009(19160)
2008(19337)
2007(17966)
2006(15761)
2005(14175)
作者
(61286)
(51047)
(50973)
(48997)
(32742)
(24499)
(23507)
(20025)
(19325)
(18734)
(17261)
(17130)
(16466)
(16173)
(16160)
(15920)
(15787)
(15049)
(14894)
(14734)
(12827)
(12711)
(12590)
(11780)
(11621)
(11599)
(11378)
(11352)
(10439)
(10422)
学科
(83417)
经济(83321)
管理(59325)
(53359)
(41900)
企业(41900)
方法(34812)
数学(30514)
数学方法(30154)
中国(25950)
(25346)
(23795)
地方(19332)
(18937)
(17777)
业经(16874)
农业(16110)
(16002)
贸易(15997)
(15496)
(14508)
理论(14477)
银行(14474)
(13840)
(13298)
金融(13290)
(13238)
(13209)
财务(13190)
财务管理(13145)
机构
学院(300061)
大学(297195)
(121981)
经济(118954)
管理(111486)
研究(102931)
理学(94416)
理学院(93307)
管理学(91605)
管理学院(91028)
中国(78265)
(63678)
科学(63192)
(60047)
(53025)
(52643)
(48874)
中心(48025)
研究所(47604)
财经(46142)
业大(43976)
(41613)
农业(41333)
(40520)
师范(40099)
北京(40079)
(38751)
经济学(37447)
(37234)
经济学院(33863)
基金
项目(191285)
科学(149016)
研究(142092)
基金(135515)
(117600)
国家(116563)
科学基金(98945)
社会(87990)
社会科(83258)
社会科学(83233)
(76046)
基金项目(70935)
教育(66337)
(63759)
自然(62707)
自然科(61235)
自然科学(61216)
编号(60204)
自然科学基金(60094)
资助(56340)
成果(50481)
重点(43061)
课题(42606)
(42168)
(41770)
(38914)
创新(36427)
(36181)
科研(35985)
教育部(35829)
期刊
(139626)
经济(139626)
研究(91817)
中国(61698)
(47721)
(47699)
学报(45869)
科学(41305)
管理(38976)
教育(36569)
大学(34168)
学学(32012)
农业(31395)
(29739)
金融(29739)
技术(27125)
业经(23592)
财经(22671)
经济研究(22438)
问题(20079)
(19580)
图书(16780)
(16289)
(15311)
技术经济(14524)
统计(14458)
(14453)
商业(14123)
理论(13999)
现代(13827)
共检索到459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福俊  
长期以来, 城市公共物品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 而城市公共物品却是一个城市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进行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 以实现城市居民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 切实加强对于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 必将对国民经济发生重要的拉动作用。在此, 笔者从城市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供给主体的选择、城市公共物品的效应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福俊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切实加强对于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必将对国民经济发生重要的拉动作用。在此,笔者从对城市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供给主体的选择、城市公共物品的效应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妍  朱宪辰  刘琦  
考察一期同时行动时,个体的偏好差异对公共物品自发供给的影响。模型在对数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基础上,设定了反映偏好(偏好差异量)程度的参数,分析个体们的总收入在未达到和越过公共物品生产的最小捐赠水平两种均衡状态下,个体的最佳决策及偏好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偏好差异对公共物品产出的作用依赖于成员们的收入预算开支与公共物品固定成本的比较,“U”型曲线之说不合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光强  
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材消费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双效应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行为方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王化楠  
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巨灾风险管理供给及其主体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首先探索了巨灾风险管理的公共物品属性,然后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对巨灾风险管理供给主体及其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中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属性、巨灾风险管理供给主体的选择以及不同主体的基本职能提出了我们的判断和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要杰  
政府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主要原因在于:分税制后财政能力的逐级上移;国家对农村的历史欠帐;基层政府负债严重。建立"以公共财政(省以上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融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公共财政供给框架下的融资方式、政府和私人联合供给融资方式、私人或非营利组织完全供给融资方式等。在投资序列的设计上,应将农村基础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研与推广等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蕾  
由于城市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使其成为"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传统观点认为由政府供给城市公共物品更有效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物品的边界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也就改变了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的传统观点。这必然要求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也随之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竹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促进城乡公共物品(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公共物品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这一特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选择是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与公平的关键。文章基于此,在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供给格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继新  荆小莹  
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主体协同关系良性有序,对于促进系统内供给主体的互动关系、强化协同意愿、建构整体合作网络、明晰协同合作路径、保障协同行为高效、提升供给协同效能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运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探究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多元主体间的供给协同博弈关系,建立"囚徒困境"模型分析系统内供给企业主体间协同关系,提出实现系统内供给企业主体间协同供给达到最佳效果的对策;同时利用静态博弈分析,研究供给企业主体与政府间通过博弈如何实现共赢,进而分析提出如何利用博弈实现供给主体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采用上海、北京的实例阐释社会组织、供给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协同关系,并提出在系统内各主体间如何进行协同合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继新  荆小莹  
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主体协同关系良性有序,对于促进系统内供给主体的互动关系、强化协同意愿、建构整体合作网络、明晰协同合作路径、保障协同行为高效、提升供给协同效能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运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探究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多元主体间的供给协同博弈关系,建立"囚徒困境"模型分析系统内供给企业主体间协同关系,提出实现系统内供给企业主体间协同供给达到最佳效果的对策;同时利用静态博弈分析,研究供给企业主体与政府间通过博弈如何实现共赢,进而分析提出如何利用博弈实现供给主体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常  
公共物品由于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从而导致收费的困难和“搭便车”的现象 ,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应由政府负责提供。但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和资金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导致公共物品提供的低效和不足。本文通过对公共物品的不同产权安排的效率分析 ,认为要根据公共物品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产权安排方式 ,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 ,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丽敏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瓶颈。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必须改革原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使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依靠乡镇和农民自身为主向以乡镇、国家和农民并重的政策过渡,让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超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公共品的供给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文明及进步程度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品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现有城市公共品的主要供给模式。然后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和公共部门的过度干预控制,而私人部门或是第三部门在城市公共品的供给过程中参与程度却比较低,整体供给效率不高等,进一步剖析其原因。最后指出为了提高我国城市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应继续推进并不断地深化城市公共品的供给市场化改革思路,进行配套地改革,建立起多样化的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探求多样化的公共品供给模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楚尔鸣  鲁旭  杨光  
本文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边际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经验模型,用西部11省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仅给农民带来正向消费效应,而且非生产性的公共物品供给的消费边际效应大于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消费边际效应。因而建议在资金相对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应分主次、按层次地进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霍忻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对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我国农村1983—2012年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效应。结果显示,农村基建、科技、教育和医疗等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即上述公共物品供给每增加1%将分别引致农民纯收入增长0.09%、0.12%、0.13%和0.62%。在长期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均衡关系。同时,在短期中科技、教育和医疗等公共物品均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