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3)
2023(6161)
2022(5250)
2021(4639)
2020(3909)
2019(8777)
2018(8753)
2017(17864)
2016(9629)
2015(10244)
2014(10135)
2013(10198)
2012(9283)
2011(8357)
2010(8532)
2009(8283)
2008(8288)
2007(7419)
2006(6785)
2005(6371)
作者
(25037)
(20792)
(20697)
(20134)
(13414)
(9888)
(9468)
(7915)
(7770)
(7529)
(7329)
(7030)
(6741)
(6733)
(6709)
(6616)
(6185)
(6085)
(6052)
(5850)
(5300)
(4957)
(4917)
(4912)
(4653)
(4637)
(4615)
(4611)
(4175)
(4060)
学科
(35570)
经济(35494)
管理(33647)
(25777)
(22354)
企业(22354)
(21659)
税收(20221)
(20052)
(17160)
中国(13443)
(12780)
方法(11170)
数学(9630)
数学方法(9560)
(8879)
(8496)
财务(8480)
财务管理(8461)
(8248)
企业财务(8039)
地方(7979)
业经(7954)
财政(7815)
体制(7750)
环境(7093)
城市(6691)
(6163)
(6113)
银行(6108)
机构
大学(131451)
学院(130610)
(56124)
经济(54746)
管理(49642)
研究(43656)
理学(42086)
理学院(41592)
管理学(41163)
管理学院(40882)
(36165)
中国(33343)
(27545)
财经(26119)
科学(23669)
(23471)
(21057)
(20739)
中心(19211)
财经大学(19192)
经济学(18536)
研究所(17815)
北京(17189)
经济学院(16657)
(16251)
(16064)
(15532)
师范(15428)
(15083)
业大(14780)
基金
项目(83442)
科学(67122)
研究(63515)
基金(62504)
(53135)
国家(52729)
科学基金(46426)
社会(43650)
社会科(41487)
社会科学(41479)
基金项目(33084)
(30839)
教育(27582)
自然(27547)
自然科(26924)
自然科学(26920)
自然科学基金(26413)
(26049)
编号(25533)
资助(24244)
(22906)
成果(22183)
国家社会(19112)
(18895)
重点(18374)
(17527)
(17399)
(17304)
课题(17272)
教育部(16840)
期刊
(64852)
经济(64852)
研究(49021)
(29895)
中国(26124)
管理(18101)
学报(15900)
(15748)
(15436)
科学(15206)
(13916)
税务(13703)
财经(12990)
大学(12694)
学学(12085)
(11906)
金融(11906)
(11086)
经济研究(10416)
问题(10316)
教育(10313)
技术(9101)
业经(8754)
农业(8596)
财会(7128)
城市(7001)
现代(6669)
会计(6568)
(6463)
(6351)
共检索到208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洋  
通过对公共物品性质的经济学分析 ,论证了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选择问题 ,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体制的弊端 ,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即税收立法权向城市一级政府下放 ,实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踪程  闫浩  陈立文  
保障性住房带给中低收入居民的效用,主要来源于保障性住房本身及其附属的公共物品,且随着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公共物品越来越成为影响这部分居民福利状况的重要因素。在居民福利和住房品质概念阐释的基础上,以经济适用房为例来探究保障性住房及其公共物品对居民福利的获得所产生的影响,构建保障性住房品质和公共物品供给对居民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对保障性住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采集到的223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住房品质和公共物品供给对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踪程  闫浩  陈立文  
保障性住房带给中低收入居民的效用,主要来源于保障性住房本身及其附属的公共物品,且随着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公共物品越来越成为影响这部分居民福利状况的重要因素。在居民福利和住房品质概念阐释的基础上,以经济适用房为例来探究保障性住房及其公共物品对居民福利的获得所产生的影响,构建保障性住房品质和公共物品供给对居民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对保障性住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采集到的223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住房品质和公共物品供给对保障性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武贤  江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主导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忽视了政府监管体系的建立,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应转变工作重点从注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转向构筑农村公共物品监管的法律框架、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监管体系、强化政府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放开市场准入、监控服务价格、规范服务质量、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上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楚永生  丁子信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匮乏不仅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障碍 ,而且构成了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消除制约农村消费水平的“瓶颈”———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协调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福俊  
城市政府通过提供城市公共物品 ,有利于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辅射效应 ,推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此 ,笔者从城市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城市公共物品的效应、供给主体的选择、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最优供给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以期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蕾  
由于城市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使其成为"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传统观点认为由政府供给城市公共物品更有效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物品的边界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也就改变了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的传统观点。这必然要求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也随之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福俊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切实加强对于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必将对国民经济发生重要的拉动作用。在此,笔者从对城市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供给主体的选择、城市公共物品的效应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涛  
盘活城市商业活力是提振消费、确保内循环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路径,而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检测调查数据(2011-2018年),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Kernel核密度等模型系统性研究城市商业活力、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消费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城市商业活力的提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城市商业活力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公共服务供给的改善有利于城市商业活力的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在城市商业活力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城市商业活力对高收入水平和高受教育水平居民的消费增长促进明显,对高养老负担居民的消费增长促进不明显,公共服务供给对高养老负担居民群体的正向调节效应更突出。最后提出促进城市商业活力与民生保障的融合、提升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等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亚军  
税负水平的高低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现有统计从多个口径对税负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结合纳税人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偏好,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探讨我国税负轻重问题,认为在财政预算既定的情况下,应该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增加纳税人需要的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数量,通过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减轻纳税人的"税负痛苦指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妍  朱宪辰  刘琦  
考察一期同时行动时,个体的偏好差异对公共物品自发供给的影响。模型在对数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基础上,设定了反映偏好(偏好差异量)程度的参数,分析个体们的总收入在未达到和越过公共物品生产的最小捐赠水平两种均衡状态下,个体的最佳决策及偏好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偏好差异对公共物品产出的作用依赖于成员们的收入预算开支与公共物品固定成本的比较,“U”型曲线之说不合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臧旭恒  曲创  
一、通过政府供给的两类公共物品1.制度类公共物品。制度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物品。首先,制度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物品,其效用表现在遵守者效用的增加,或者是违反者效用的减少。其次,制度同样需要供给成本,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制度又是一种公共物品,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以三个村庄的公共品供给案例为分析对象,考察了在国家资源输入背景下,当村社作为资源支配的主体时,村级组织如何通过公共品供给来实现对村民的政治动员。研究发现,当村级组织可自主支配资源时,利益博弈逻辑会主导村庄的公共品供给,村民动员具有自发性;如果国家在输入资源的同时也输入了科层制的资源使用程序,村庄的公共品供给就会显示出较高的程序正义逻辑,村级组织对村民的动员也具有制度性的特征;与之对比,如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获取与村干部个人能力高度相关,村级组织对村民的动员主要依靠村干部的长官权威,这种动员形式可能是不稳定的。因此,村社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可以重建利益博弈的政治空间,为村干部和村民打交道创造制度性的条件,避免政权的"悬浮",同时可以激活村庄社会中的非正式权威,达成治理有效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琴  
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部分。现行制度导致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质量偏低、范围较窄、矛盾突出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全面反思当前的财税体制形成、发展所依据的经济结构基础,通过多层面的制度创新对目前的县乡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建立真正适应我国农村实际和公共品供给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高波  任保全  
构建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基于中国市级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分税制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明显降低了公共品供给质量,而财政分权则促进了公共品供给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显著增加了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却对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促进了东部地区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却减少了中西部地区公共品的供给;随着土地成交价款的大幅增加,2004年以后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负面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