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7)
- 2023(16180)
- 2022(13151)
- 2021(12189)
- 2020(9966)
- 2019(22236)
- 2018(22173)
- 2017(41592)
- 2016(23104)
- 2015(25848)
- 2014(25297)
- 2013(24165)
- 2012(22239)
- 2011(19890)
- 2010(20435)
- 2009(18965)
- 2008(18888)
- 2007(17075)
- 2006(15205)
- 2005(13804)
- 学科
- 济(81947)
- 经济(81809)
- 管理(71886)
- 业(66927)
- 企(54818)
- 企业(54818)
- 中国(30531)
- 方法(29038)
- 财(26058)
- 制(24154)
- 农(23918)
- 数学(23807)
- 数学方法(23466)
- 业经(21671)
- 学(19198)
- 技术(18905)
- 地方(18450)
- 体(17200)
- 银(16741)
- 银行(16690)
- 行(16069)
- 融(15948)
- 金融(15940)
- 农业(15698)
- 理论(15558)
- 务(14311)
- 财务(14264)
- 财务管理(14221)
- 企业财务(13560)
- 划(13407)
- 机构
- 大学(318524)
- 学院(315737)
- 济(124941)
- 经济(121909)
- 管理(117934)
- 研究(112232)
- 理学(100369)
- 理学院(99124)
- 管理学(97343)
- 管理学院(96718)
- 中国(85187)
- 京(68604)
- 科学(67372)
- 财(64262)
- 所(56466)
- 农(51166)
- 中心(50859)
- 研究所(50719)
- 江(50317)
- 财经(48883)
- 业大(44499)
- 经(44363)
- 范(43635)
- 师范(43163)
- 北京(43018)
- 院(41668)
- 州(39908)
- 农业(39905)
- 经济学(39061)
- 财经大学(36192)
- 基金
- 项目(212284)
- 科学(168475)
- 研究(157491)
- 基金(153839)
- 家(134888)
- 国家(133726)
- 科学基金(114640)
- 社会(101767)
- 社会科(96242)
- 社会科学(96220)
- 省(83186)
- 基金项目(81031)
- 教育(72572)
- 自然(71853)
- 划(70410)
- 自然科(70239)
- 自然科学(70215)
- 自然科学基金(69013)
- 编号(62777)
- 资助(60136)
- 成果(54013)
- 重点(48573)
- 创(48199)
- 部(46716)
- 发(45836)
- 课题(45330)
- 创新(44359)
- 制(43389)
- 国家社会(42975)
- 教育部(40325)
共检索到493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亚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途径,代表了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核心内容就是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积分制为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现实可行的制度探索,在公共资源、城市发展与流动人口个人利益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制度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同时,流动人口积分制不仅是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化创新,也是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尝试和重要成果。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分制 地方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祝仲坤 郑裕璇 陈淑龙 冷晨昕
公共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均等化程度将会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CMDS2017专项调查,系统考察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中,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差距较大,均等化程度较低。(2)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越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越高,以流动人口居住城市“是否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偏误后,结论依然得到支持。(3)之所以能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其因在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增强其社会资本。本研究有助于审视并理清公共卫生服务在社会融入层面的效应,为探索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流动人口深度融入城市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博 向明勋 李永珍
上海市闵行区是人口流入大区,在计划生育、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推动着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口居住证使用率和含金量过低,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仍难以满足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带来的教育需求,土地资源制约居住保障服务等。因此市级统筹、资源整合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非常必要。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
提高城市流动人口消费水平,对于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构建更大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具有先导性作用。本文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心理认同两个角度阐述了影响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流入地心理认同感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经过一系列差异化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此外,公共服务均等化还能够改善流动人群的心理认同感,从而提升其消费水平。因此,应该加速推动我国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高流动人群的心理认同感,为扩大流动人群消费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胜春
目前,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尚未纳入城乡管理体系,他们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城市人口的差距正逐步拉大。据统计,在已就业的流动人口中,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31.7%、55.7%、23.8%、12.1%和4.6%。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萨 曾红颖 赵崇生 陈成云 徐高鹏
我国城镇化的重点是人口的城镇化,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实质是让广大进城农民能平等享受到城市居民享有的各项公共服务,消除城市内居民的二元结构,使广大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有城乡的转换,还有区域的转换。也就是说,一部分农民能在家乡附近的城镇就地转化为市民,还有一部分农民会离开家乡,到外省的城镇去安家落户。为了解决流入和流出两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梓桢 宋健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础的户籍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阻碍作用愈发明显。而且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行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流动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中山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通过积分构建一套新的量化标准作为流动人口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入户的依据,为打破户籍坚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务实的路径选择。基于对积分制申请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对申请人员访谈的基础,对积分制实施情况进行客观总结,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积分制管理 户籍改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斯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重要制度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的理念逐步得到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不断完善,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将标准指标向城乡一体发展倾斜,深化政府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落实标准的支出责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樊小钢
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交织下所产生的特有现象 ,表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的不同步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造成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 ,也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因此 ,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构建有利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市民化 社会保障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化龙 王文涛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被列为2020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公共服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怎样从众多的政府服务中界定并区分出基本的公共服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向子龙 邓中明
我国现阶段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大,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平衡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模式,并分析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景云 刘志光
文章在阐释积分制实施背景的基础上,利用深圳市2010年至今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积分制入户"门槛"中有关学历和年龄的要求逐年提高;积分制在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改善城市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倒挂"现象和优化人口内部年龄结构的同时,倾向于吸纳高学历、高技能及40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居住地长期停留,人口的流动方式由"个体流动"向"家庭化迁移"的转变进程加快。文章指出,积分制也存在着某些积分指标设计有待完善与内部程序规定滞后等问题,政府应以吸引、容纳、服务人口为中心,把推进"积分入户"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完善积分制的指标设计和管理程序,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积分制 户籍制度 深圳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甘行琼 刘大帅
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为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带来了丰厚的红利,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不容乐观,对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均衡发展形成了潜在隐患。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激励诱导其支出偏好,因而地方税体系的设计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受益税"特征不明显,导致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激励扭曲,下一步改革应对此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公共服务 地方税 受益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钟伟 须晨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显示出券商在未来可能出现重组和退出的浪潮,而证券投资者不应在市场风险外还额外承担券商倒闭的风险,国外通常的做法是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我国已经发生几起券商经营不善而被迫退市的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 郭秀云
户籍制度从建立之初就被赋予了本不应该由它承担的许多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而这些功能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强化和放大,使得以人口管理制度形式存在的户籍制度发展成为我国公共福利体制的载体性制度。文章认为,应当历史地评价户籍制度的功能和历史功过,而不能将其妖魔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应当以渐进的途径,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进行,使户籍管理功能回归本位,使福利制度与普遍的公民身份而不是与歧视性的户籍制度相联系。
关键词:
户籍制度 社会福利 人口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