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3)
2023(14078)
2022(11732)
2021(11026)
2020(9164)
2019(21077)
2018(20532)
2017(39561)
2016(21369)
2015(23700)
2014(23274)
2013(23015)
2012(21079)
2011(19297)
2010(19284)
2009(17915)
2008(17666)
2007(15045)
2006(12966)
2005(11554)
作者
(62250)
(51910)
(51872)
(49207)
(33273)
(25214)
(23185)
(20312)
(19826)
(18318)
(17861)
(17397)
(16572)
(16323)
(16268)
(16156)
(15359)
(15274)
(14987)
(14857)
(12870)
(12787)
(12626)
(11912)
(11707)
(11568)
(11432)
(11027)
(10443)
(10151)
学科
(97197)
经济(97086)
管理(58502)
(56739)
方法(49563)
(45434)
企业(45434)
数学(44859)
数学方法(44260)
中国(28357)
(22602)
(22102)
(19971)
贸易(19962)
(19443)
(18876)
业经(18148)
(16119)
地方(15564)
农业(15266)
(14464)
金融(14464)
理论(14383)
(14359)
银行(14321)
(13695)
(13505)
环境(13501)
财务(13469)
财务管理(13444)
机构
大学(313973)
学院(309844)
(136643)
经济(134255)
管理(119576)
研究(108190)
理学(105254)
理学院(104073)
管理学(102188)
管理学院(101638)
中国(81680)
(65890)
科学(65737)
(59549)
(54502)
(53754)
研究所(50128)
财经(49352)
中心(47812)
业大(47515)
(45447)
经济学(44607)
农业(42827)
(41583)
北京(41403)
经济学院(40439)
(38644)
(38196)
师范(37725)
财经大学(37410)
基金
项目(215239)
科学(171283)
基金(162302)
研究(148695)
(144529)
国家(143449)
科学基金(122999)
社会(99763)
社会科(94978)
社会科学(94954)
基金项目(84812)
自然(81202)
(79780)
自然科(79525)
自然科学(79503)
自然科学基金(78151)
(69341)
教育(68615)
资助(67805)
编号(55310)
(49013)
重点(48830)
(45031)
(44821)
成果(43476)
国家社会(43368)
教育部(42272)
创新(42071)
科研(41815)
人文(40173)
期刊
(134946)
经济(134946)
研究(90285)
中国(54094)
学报(52533)
科学(48886)
(46691)
(43729)
管理(41986)
大学(39626)
学学(37966)
农业(31770)
(26998)
金融(26998)
教育(25706)
财经(25149)
经济研究(24837)
技术(23735)
(21676)
业经(19728)
问题(19514)
(18408)
统计(17488)
(16996)
(15935)
技术经济(15254)
世界(15225)
(14735)
国际(14526)
商业(14097)
共检索到437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程瑶   张松林   黄性芳   林金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的便利性被普遍认为是吸引外来人口流入的重要因素。运用2008-2017年中国34个大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大城市便利性对其人口规模的影响,并检验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吸引外来人口向大城市迁移的不是大城市便利性的提高,而是外来人口迁入后在大城市获得的便利性的提高;(2)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城市便利性与人口规模负相关,原因在于对人口高度集聚的大城市,城市便利性会提高以本地住房价格来反映的生活成本,由此造成外来人口对大城市便利度的获得性随着大城市便利度的提高而减小;(3)分东、中、西三大区域展开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便利性对人口规模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便利性尚未表现出对人口规模的显著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增基  尚秋丽  
本文将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机制,并以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国有股权对民营公司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的存在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渠道,对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伴随社会资本的提高与社会软环境的改善,民营企业在获得信贷资源方面对政治关联依赖的程度会降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段瑞君  
文章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二元经济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采用201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影响逐渐降低;公共财政支出对高分位数城市规模的影响最大;在中等城市规模附近,知识溢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城乡收入差距对中等及中等偏上城市的影响较为显著。另外,文章分区域研究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项本武  杨晓北  
在城市便利性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13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城市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气温、降水等城市自然便利性、人均公共交通资源等交通便利性和在岗工人工资等经济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解释能力较强,收入水平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活质量和生活成本是影响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城市人口密度显著为正,表明流动人口有向大城市聚集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项本武  杨晓北  
在城市便利性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13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城市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气温、降水等城市自然便利性、人均公共交通资源等交通便利性和在岗工人工资等经济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解释能力较强,收入水平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活质量和生活成本是影响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城市人口密度显著为正,表明流动人口有向大城市聚集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袁冬梅  信超辉  袁珶  
文章构建了引入人口规模约束的产业集聚函数,探讨不同的人口规模区间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机理,利用2004~2017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进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当城市人口规模在147.59万~211.71万时,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产业集聚模式均有利于经济增长,当人口规模在此区间以下时,城市产业宜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当人口规模在此区间以上时,城市产业宜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2)专业化集聚因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产品多样化的供给能力有限而限制了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多样化集聚则能更好地发挥Jacobs外部性促进家庭和企业关联效应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人口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张。中国中小城市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加快本地剩余劳动力向多样化程度高的大城市迁移。因而,各地方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小而全""大而全"、产业结构同质化的危害,顺应市场需求和城市人口两极分化的趋势,鼓励中小城市选择专业化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大城市根据资源条件和功能定位选择适度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凤  孔庆峰  
在分析贸易便利化对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鉴Kancs(2007)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考察2004-2007年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谷物磨制品制造业双边相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相对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促进了相对扩展边际,抑制了相对集约边际,且对相对扩展边际促进要大于对相对集约边际抑制。上述结论对于不同的贸易便利化指标稳健。另外,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促进相对扩展边际,抑制相对集约边际;而中国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相对集约边际有显著促进作用,却显著抑制相对扩展边际。由此,文章认为中国应根据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贸易便利化政策和国际合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鹂  郑青彦  罗明志  
电商业和会展业作为平台经济下的商务形态,两者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高新技术发展与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会展业与电商业由相互竞争向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转变。为更好地了解电商业与会展业之间的作用关系,推动会展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与双线融合商业形态创新发展,利用2012—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电商经济与会展规模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从全国层面看,会展规模对电商经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电商经济对会展规模没有显著影响。从区域层面看,两者间的影响效应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三个地区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电商经济对会展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这种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会展规模对电商经济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东部地区这种影响效应更强,而在中部地区则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后疫情时代,为更好地推动电商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应重视会展业对电商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实体产业对虚拟经济的支撑力度;应运用新模式、新技术、新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与实体虚拟协同创新;应采用区域差异化策略引导建立与区域发展特征相匹配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锦亮  卢洪友  朱耘婵  
人口问题与地方政府财政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也并无定论。本文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探讨人口增长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全要素生产率小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具有积极的影响。进而,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在采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各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前提下,本文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证实了在不同全要素生产率门槛区间内,人口增长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钰   杨咸月  
目前,中期借贷便利已经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对国民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整体的、分一级行业的、分制造业二级行业的异质性分析,以确定中期借贷便利资金的流向。研究发现,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企业融资成本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影响渠道;中期借贷便利资金的流向显示出一定的选择性,主要流向第二产业和新兴前沿产业,而在制造业内部没有表现出太强的选择性。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深化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效果的认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从容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1971—2008年碳排放数据,探讨中国与典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G8+5)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GDP增长,中国碳排放快速增长,人均碳排放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单位GDP碳排放持续降低,但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利用秩相关系数检验人均GDP与单位GDP碳排放,发现7个发达国家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南非、中国呈显著下降趋势,巴西、印度、墨西哥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显著;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秩相关系数表明,7个发达国家中,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呈显著下降趋势,加拿大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日本、意大利呈显著上升趋势;5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急剧增加,随着人均GDP增长,人均碳排放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基于此,归纳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动的三种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启良  范红忠  
文章基于1999~2015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高等教育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由于拥挤效应的存在,高等教育人口与城市化之间并非呈简单的正向线性关系。在小型、中型城市高等教育人口对城市化的直接影响为正,而在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正影响明显降低;高等教育人口对城市化的间接效应均为正,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2)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相比,高等教育人口对城市化所产生负向的直接影响、正向的间接影响及其减弱的幅度在东部地区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文章认为,应做好城市发展定位,采取优先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小型和中型城市工作、严格控制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的拥挤效应、合理分布高等教育资源等措施,以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口对城市化的正向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英慧  张庆洋  
文章结合我国当前特有的市场环境背景,以会计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采用Ball andShivakumar模型,对我国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并不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建议,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汪玉兵  
该文利用中国2002-2013年间28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支行为显著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并且公共品的供给和收入差距也强化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土地财政对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还对一线城市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抑制作用,表明土地财政是导致地方政府规模变化出现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而经济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