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0)
- 2023(12087)
- 2022(10270)
- 2021(9169)
- 2020(7904)
- 2019(17717)
- 2018(17667)
- 2017(33217)
- 2016(17819)
- 2015(20147)
- 2014(20109)
- 2013(20060)
- 2012(19182)
- 2011(17849)
- 2010(18526)
- 2009(17596)
- 2008(17505)
- 2007(15966)
- 2006(14788)
- 2005(13656)
- 学科
- 济(94622)
- 经济(94526)
- 管理(53439)
- 业(44562)
- 企(36741)
- 企业(36741)
- 方法(31112)
- 中国(28554)
- 数学(26720)
- 数学方法(26277)
- 地方(23171)
- 学(20116)
- 农(18867)
- 制(18313)
- 财(18060)
- 业经(17706)
- 技术(15296)
- 银(14924)
- 银行(14886)
- 地方经济(14417)
- 行(14416)
- 融(14052)
- 金融(14045)
- 理论(13673)
- 体(13636)
- 环境(12785)
- 贸(12578)
- 贸易(12563)
- 农业(12109)
- 和(12086)
- 机构
- 大学(271687)
- 学院(268931)
- 济(117725)
- 经济(114942)
- 研究(101424)
- 管理(95999)
- 理学(80034)
- 理学院(79012)
- 中国(78042)
- 管理学(77392)
- 管理学院(76862)
- 京(60738)
- 科学(60368)
- 财(56578)
- 所(52675)
- 研究所(46955)
- 中心(43812)
- 财经(43134)
- 江(43031)
- 农(42405)
- 北京(39694)
- 经(38756)
- 院(37439)
- 经济学(37129)
- 业大(36804)
- 范(36100)
- 师范(35754)
- 州(34080)
- 农业(32990)
- 经济学院(32975)
- 基金
- 项目(164595)
- 科学(127941)
- 研究(120156)
- 基金(117031)
- 家(102828)
- 国家(102019)
- 科学基金(85655)
- 社会(76677)
- 社会科(72655)
- 社会科学(72635)
- 省(64037)
- 基金项目(60435)
- 划(54280)
- 教育(54202)
- 自然(53110)
- 自然科(51871)
- 自然科学(51849)
- 自然科学基金(50831)
- 资助(48660)
- 编号(47441)
- 成果(40483)
- 重点(37213)
- 发(36746)
- 部(35575)
- 课题(35157)
- 创(35004)
- 创新(33121)
- 国家社会(32198)
- 科研(30478)
- 教育部(30135)
- 期刊
- 济(144022)
- 经济(144022)
- 研究(93404)
- 中国(60551)
- 财(42693)
- 学报(41832)
- 管理(40557)
- 科学(38485)
- 农(38076)
- 大学(31822)
- 教育(31049)
- 学学(29719)
- 融(27716)
- 金融(27716)
- 技术(25637)
- 农业(24999)
- 经济研究(24228)
- 财经(22195)
- 业经(20805)
- 问题(20145)
- 经(19368)
- 统计(16041)
- 技术经济(15567)
- 贸(15323)
- 策(14433)
- 国际(13215)
- 图书(13061)
- 业(12880)
- 现代(12867)
- 科技(12775)
共检索到440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容
中国的经济区划发轫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前期。经济地理学界率先引入前苏联经济区划的理论,在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上做了尝试,并首次拟订了有关我国综合经济区划的若干方案。胡兆量教授评述:“五十年代编写中华地理志经济地理篇时,把我国划分为10个大区以及许多教科书中的一些区划都是以认识为目的。苏联把全国划分为18个基本经济区,作为制订国民经济长期计划的依据,属于实践型的区划。” 我国历史上长期沿袭的小农自然经济,以及旧中国的以被掠夺为特征发展起来的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放 张务栋
当前,改革、开放、搞活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以后,又出现了沿江、沿边、内地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地方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区域化的趋势,同时也存在“重复建设项目过多,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分割与封锁严重,难以发挥比较优势,影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加强综合经济区划工作日益重要。但是,经济区划是一种综合性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应对政府部门、经济界和学术界以往的综合经济区划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使综合经济区划工作能更加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晓明
对于我国经济类型区的划分,提出以五分法(沿海区、近海内陆区、内陆核心区、深远内陆区、沿边区)来取代传统的东、中、西三分法,并根据五大类型区的区位条件,对其各自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全国的地域分工格局提出了初步设想。在经济类型区“五分法”的基础上再通过合纵连横来划定综合经济区,把全国分为五大辐射圈(每个辐射圈都由辐射源和受辐射区两部分所组成)和四个独立辐射区。辐射圈和独立辐射区都是对综合经济区的表述形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宗兴,唐海彬,刘科伟
一、陕西生产布局状况及经济区划的意义陕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经济发达的东部与经济落后的西部之间的过渡地带。全省人口3001.7万人,土地面积205,603平方公里,南北狭长,省内区城差异非常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志红
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从区域、综合、战略的观点探讨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区域地位和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城市经济区划是中心城市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 一、城市经济区划的意义 城市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与区域联系为基础,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客观规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裕民
城市管理被视为城市发展中问题最多、公众满意度最低的领域之一。传统城市管理的问题根源于"部门化"管理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各职能部门"低成本、高效率"与整个城市管理"高成本、低效率"的城市管理悖论。Citi-PODAS模式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全新的城市管理流程再造与制度改革,根除传统城市管理弊病,实现中国城市管理的革命性突变和历史性进步,推动中国城市管理由传统走向现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纯齐
经济区划是提高经济建设效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术界和行政、经济管理等部门都开始研究经济区划问题。但由于过去长期忽视经济地理人才的培养、忽视社会经济的宏观研究,而使目前在湖南的经济区划问题上存在分歧多、差别大、部门色彩浓等现象。为振兴湖南经济,笔者试从宏观分析出发,对湖南的综合经济区划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谈点初步意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建国 龚循礼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亦不平衡。为了更好地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组成合理的经济网络,以求得全局上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必要科学地进行全国大经济区的划分。目前,不少专家学者已对此问题做了大量很好的研究,思想活跃,百花齐放,方案纷呈,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化。在已见到的全国综合经济区划方案中,多将湖南划入以武汉为经济中心的华中经济区,就此,笔者拟结合对湖南、广东、湖北实际情况的分析,发表一点意见,以求教于大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毅
在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分析的理论基础上,探讨美国、日本、苏联及俄罗斯、欧盟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经验及教训,研究中国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制约因素及其原因,构建加快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理论模式。研究发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开放性、创新性、突破性、竞争性与经济区划转型稳定性、保守性、封闭性、约束性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经济区划转型二者关系表现为"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规律。成功的经验是尊重经济区划转型一定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律,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失败的教训是违背经济区划转型一定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树珍
1981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提出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是针对着过去我国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管基本建设项目,而对整个国土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与保护缺乏总体规划的问题;又是为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的特点出发,合理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国土资源,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从而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隆福
经济区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资源组合的特殊性、经济发展条件的类似性、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与经济联系的合理性等因素进行划分。这项工作反映了各个地区生产专业化发展方向与地区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和地区经济结构的特征,为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发挥地区经济的优势创造条件,为生产力合理布局、编制地区中、长期国民经济计划、开展国土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必须在全省总体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兆强
生态经济区划是我国已故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使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宏观上的协调。迄今,有过许许多多的区划,然而生态经济区划却无任何先例可循。生态经济区划的难点首先就在于如何处理如此众多的不同类型的因子。从理论上讲,生态经济区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О.А.基巴尔奇契 М.Н.斯捷潘諾夫 章良(?)
一地理学界对于经济区划问题之所以经常感到兴趣,这从经济区划在地理科学上、在苏联生产力的计划和研究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应当可以得到解释。经验表明:如果不去分析各经济区经济的地域结构,如果没有考虑各经济区的经济联系,那么,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任何一个稍为重要一点的问题便不可能得到解决。在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前的讨论中,在该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的发言中,特别是在代表大会以后出版的刊物上,对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了不少批评性的意见。这种批评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定的要求。如果把代表大会上和期刊上所发表的意见归纳起来,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本盛
本文基于对中国经济区划变迁的回顾,经验的总结和学术界目前比较欣赏的方案分析,提出了以行政区归类取代经济区划,重新划分我国行政区域,组建国务院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合理布局"增长极"体系等综合方案,从而淡化、弱化乃至消解我国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所导致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等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К.雅宗斯基 杨郁华
列宁的著作,特别是他的天才著作"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是为经济地理学者奠定了基础的一部著作。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指明了一切不同方式的资本主义底发展中的统一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他指出,这种统一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怎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中表现出来,在各种不同的农业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以及在各种不同的区域中表现出来。为了要科学地进行分析,必须要按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