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7)
2023(12072)
2022(10207)
2021(9582)
2020(8147)
2019(19074)
2018(18941)
2017(36154)
2016(19557)
2015(22345)
2014(22481)
2013(22027)
2012(20476)
2011(18450)
2010(18122)
2009(16518)
2008(16144)
2007(14295)
2006(12157)
2005(10409)
作者
(55637)
(47101)
(46781)
(44539)
(29826)
(22538)
(21420)
(18543)
(17917)
(16657)
(15975)
(15752)
(14675)
(14631)
(14580)
(14434)
(14250)
(13751)
(13534)
(13480)
(11566)
(11302)
(11244)
(10817)
(10574)
(10556)
(10359)
(10219)
(9440)
(9427)
学科
(88622)
经济(88532)
管理(54444)
(53554)
(40611)
企业(40611)
方法(40506)
数学(36528)
数学方法(36091)
(28600)
中国(22797)
(21400)
农业(19797)
地方(19080)
业经(18088)
(16202)
(13843)
贸易(13837)
(13660)
(13367)
(12736)
财务(12691)
财务管理(12661)
企业财务(11998)
环境(11864)
理论(11665)
(11593)
技术(10831)
(10515)
银行(10485)
机构
学院(278218)
大学(277441)
(113078)
经济(110573)
管理(109893)
理学(95519)
理学院(94453)
管理学(92695)
管理学院(92161)
研究(89493)
中国(66100)
(57054)
科学(55673)
(50120)
(48102)
(43843)
中心(43651)
业大(42941)
(41433)
财经(40808)
研究所(40111)
农业(37361)
(37108)
(36816)
师范(36466)
经济学(35401)
(35146)
北京(34809)
(32281)
经济学院(32149)
基金
项目(194278)
科学(153664)
基金(142229)
研究(140191)
(123592)
国家(122554)
科学基金(105985)
社会(90219)
社会科(85336)
社会科学(85308)
基金项目(76417)
(76359)
自然(69308)
自然科(67730)
自然科学(67711)
自然科学基金(66485)
教育(64886)
(64284)
资助(57510)
编号(56884)
成果(45053)
重点(43450)
(43148)
(41818)
(39932)
课题(38591)
科研(37852)
创新(37330)
国家社会(37222)
教育部(37033)
期刊
(119908)
经济(119908)
研究(74904)
中国(49277)
(45038)
学报(43448)
科学(40547)
(39585)
管理(36418)
大学(33246)
学学(31638)
农业(30331)
教育(25572)
技术(24564)
(22060)
金融(22060)
业经(21326)
财经(19627)
经济研究(18271)
问题(18162)
(16840)
(14872)
(14509)
统计(14497)
技术经济(13545)
(13073)
资源(12958)
理论(12754)
图书(12553)
商业(12479)
共检索到393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书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书芝  陈成文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省内迁移家庭城市融入水平高于跨省迁移家庭,中小城市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水平高于发达城市移民家庭。中小城市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构成较为单一,发达城市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构成较为复杂。研究认为,一方面应继续加强有效的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变革;另一方面也应促成合理的迁移模式——就近进城,扶助乡城移民家庭稳定居留城市,才能使其有效融入城市,并提升城市化质量与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书芝  刘桂生  
住房获得对乡城移民而言不仅具有居住生活等使用价值,住房获得途径、结果的差异也具有阶层分化、身份认同等象征价值,是乡城移民家庭立足城市、实现城市融入的关键;乡城移民的家庭式迁移对城市住房问题提出了现实要求,城市住房政策需要随着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推进而不断变迁,二者相互调整和适应,才能真正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超  魏天保  杨政宇  
在人口城市化大步迈进的时代背景下,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使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实证考察了教育程度与乡城移民城市融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借助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工具变量,采用2SLS方法进行了稳健回归。实证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能够显著提高乡城移民的城市身份认同感。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文章进行了相应的渠道分析,结果发现,教育在乡城移民获取城市户籍、城市住房以及嫁娶城市原著居民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由此促进了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根据研究结论可知,不断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提高乡城移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加快实现乡城移民城市融入的可取之道。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丰付  朱书琦  白云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城移民群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住房为代表的社会性因素成为影响移民城市定居意愿的主要原因。基于杭州、广州、大连、西安四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回归模型,探讨乡城移民的居住现状以及住房特征对其定居意愿的综合性影响,研究发现:住房特征是移民是否愿意定居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住房产权对移民定居意愿影响最大,住房面积、住房支出、住房区位和住房环境也对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对于无本地户口移民而言,住房区位和住房面积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更大,而住房支出和住房环境对定居意愿的影响相对不敏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桂金  刘小敏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八城市社会融合数据,文章分析了影响乡城移民乡土文化认同的三种机制:市民化、社会排斥与乡土联结。结果表明,总体上,三种作用机制共同影响了乡城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其中市民化机制降低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而社会排斥机制则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与家乡的互动联系也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市民化能力的移民,其乡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达  
农民工是构成城市移民的主要成分,尽管住房并不是移民支出的主要部分,大多数农民工在进城后选择低端房屋,但家庭聚居方式让移民对住房的要求逐步提高。计算发现,我国每年新增约200万-250万城市移民,即使按照廉租住房标准给他们提供住房,每年的需求增量也多达2600万平方米。因此,解决城市移民的住房问题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在此期间,我国每年将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移民城镇,作为"农民工",他们是乡城移民的主体。促进乡城移民摆脱城市和农村的两栖游离状态,顺利融入城市,成了保证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关键问题。《乡城移民建构可持续生计的新视野——基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思考》一书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立论视角、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等为乡城移民生存状况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珍贵的学术资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翔  吕庆华  
文章从消费者行为视角切入,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消费者—品牌"关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居民、潜在迁入者、旅游者、投资者等)城市品牌依恋对其城市品牌忠诚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品牌个性、城市品牌享乐主义价值、怀旧情感、城市品牌涉入度对利益相关者城市品牌依恋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城市品牌的依恋通过消费者—品牌关系(信任、满意、承诺维度)对其城市品牌忠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锡广  申鹏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选择相关指标测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值为0.539,说明移民生计具有不可持续特征,需要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培养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累积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王彬  郑文博  
研究目的:揭示乡土依恋、城市融入等心理情感因素在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中的影响机理,为科学设计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受到城乡空间依恋的共同影响,乡土依恋越强烈,退出意愿越弱;城市融入程度越高,退出意愿越强。(2)在乡城空间转换中,乡土依恋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强于城市融入的正向影响,乡城移民只有真正融入城市后才会乐意退出宅基地。(3)乡城移民对宅基地作为私人财产和居住保障的产权认知对其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乡土依恋在其中起着显著中介作用。(4)相比老一代乡城移民,相对更高的城市融入和较低的乡土依恋感知使得新生代乡城移民退出意愿相对较高。研究结论:政策设计应重视城镇化过程中心理情感层面人地关系的作用,保持历史耐心,加强城乡联动,从促进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满足过渡阶段多元需求等方面提升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意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国栋  谭静池  李玲  
陕南移民搬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搬迁移民240万人,比三峡移民多100万人。移民搬迁是集地质灾害移民、洪涝灾害移民、生态建设移民、扶贫移民、工程移民为一体,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十年完成,目前已开展两年有余。认真总结移民搬迁的工作成效,分析政策执行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的举措,对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发展民生经济,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直东  宗振利  
在现有就业体制下,乡城移民可能面临很高的收入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假说,乡城移民的消费可能会受到收入不确定性的制约。利用2009年乡城移民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收入不确定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乡城移民的消费行为。研究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乡城移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乡城移民的消费行为不符合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LC/PIH)的理论预期,暂时性收入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乡城移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有可能是限制人口城镇化消费效应的重要因素。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政府更要注意改善乡城移民的就业环境,稳定他们的收入预期,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人口城镇化的消费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全国6省市"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获得感是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的共同产物;客观社会地位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下层居民的获得感是最低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丰付  潘加顺  邹琳华  
住房支付能力是城市生活的关键要素,然而国内新移民群体的住房支付能力研究被长期忽视,并且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和户籍制度安排何者对移民住房支付能力影响更重要仍然有待研究。利用杭州市问卷调查数据,从新移民住房的客观支付能力和主观支付意愿两个方面入手,考察城市新移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位背景对移民住房支付能力有显著影响,个人职位对住房支付能力影响不显著,就职于体制内单位和外资企业的新移民住房支付能力显著好于供职于民营企业的新移民。在控制职业背景因素后,户籍制度对住房支付能力影响不显著,但是户籍制度对新移民的主观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