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3)
- 2023(18097)
- 2022(15762)
- 2021(14850)
- 2020(12481)
- 2019(29045)
- 2018(28759)
- 2017(56522)
- 2016(30763)
- 2015(34814)
- 2014(35119)
- 2013(34557)
- 2012(31940)
- 2011(28853)
- 2010(28793)
- 2009(26657)
- 2008(26352)
- 2007(23499)
- 2006(20405)
- 2005(17886)
- 学科
- 济(127725)
- 经济(127587)
- 管理(91825)
- 业(86671)
- 企(71494)
- 企业(71494)
- 方法(60769)
- 数学(53648)
- 数学方法(52981)
- 农(33908)
- 财(33348)
- 中国(33110)
- 业经(26265)
- 学(26167)
- 地方(25857)
- 贸(23938)
- 贸易(23929)
- 易(23161)
- 制(22702)
- 农业(22187)
- 务(21528)
- 财务(21437)
- 财务管理(21391)
- 企业财务(20275)
- 理论(20082)
- 银(19106)
- 银行(19052)
- 融(19004)
- 金融(19000)
- 环境(18957)
- 机构
- 大学(441852)
- 学院(441495)
- 济(178767)
- 管理(176457)
- 经济(174724)
- 理学(152731)
- 理学院(151061)
- 管理学(148397)
- 管理学院(147588)
- 研究(145608)
- 中国(109115)
- 京(93050)
- 科学(89828)
- 财(82591)
- 所(73033)
- 农(71555)
- 中心(67284)
- 财经(66574)
- 研究所(66278)
- 业大(65936)
- 江(64699)
- 经(60529)
- 北京(58623)
- 范(57294)
- 师范(56751)
- 农业(56316)
- 经济学(53820)
- 院(52932)
- 州(52179)
- 财经大学(49484)
- 基金
- 项目(299851)
- 科学(235511)
- 基金(217736)
- 研究(217122)
- 家(189018)
- 国家(187486)
- 科学基金(161782)
- 社会(135969)
- 社会科(128895)
- 社会科学(128860)
- 省(116613)
- 基金项目(115410)
- 自然(107009)
- 自然科(104515)
- 自然科学(104485)
- 自然科学基金(102599)
- 教育(100438)
- 划(98421)
- 资助(91294)
- 编号(89031)
- 成果(71708)
- 重点(66587)
- 部(66399)
- 发(63089)
- 创(61359)
- 课题(60930)
- 科研(57625)
- 创新(57326)
- 教育部(56919)
- 大学(56033)
- 期刊
- 济(191604)
- 经济(191604)
- 研究(128473)
- 中国(78452)
- 学报(68146)
- 财(63672)
- 农(63600)
- 科学(62664)
- 管理(62281)
- 大学(51573)
- 学学(48737)
- 教育(44747)
- 农业(43471)
- 融(40619)
- 金融(40619)
- 技术(38691)
- 财经(32402)
- 业经(31743)
- 经济研究(30880)
- 经(27660)
- 问题(26550)
- 业(22192)
- 技术经济(21812)
- 图书(21593)
- 理论(21579)
- 统计(21276)
- 商业(20309)
- 版(20139)
- 贸(19841)
- 现代(19799)
共检索到63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谢波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志勇
预期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从形成机制可以把预期分为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因其特殊性,是介于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之间的准理性预期。通过建立住房价格调控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后,可以发现准理性预期是一种效果较好且与实际更相符的预期;预期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而预期对于房价的放大效应和预期的不稳定性又使得政策调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房价基本上与预期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
预期理论 准理性预期 预期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邹薇 彭韬 伍玥
本文建立动态因子模型和改进的Campbell方程,从房价租金比视角将全国28个大中城市的住房市场波动分解成总体因子与本地因子波动,并将以上因子拆分成租金、利率及风险溢价等部分,研究住房市场波动的推动因素。结果发现:大部分城市房价波动主要源于本地因素,且时变的风险溢价是波动的主因,而利率和预期租金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本地风险溢价水平较高的城市,总体风险溢价也较高,两者共同导致了房价波动的差异化;本地风险溢价及其波动率与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存在较强正相关关系,与人均储蓄负相关;在总体风险溢价中存在着由非理性预期或投机活动导致的错误定价。
关键词:
房价租金比 住房市场波动性分解 风险溢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邹薇 彭韬 伍玥
本文建立动态因子模型和改进的Campbell方程,从房价租金比视角将全国28个大中城市的住房市场波动分解成总体因子与本地因子波动,并将以上因子拆分成租金、利率及风险溢价等部分,研究住房市场波动的推动因素。结果发现:大部分城市房价波动主要源于本地因素,且时变的风险溢价是波动的主因,而利率和预期租金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本地风险溢价水平较高的城市,总体风险溢价也较高,两者共同导致了房价波动的差异化;本地风险溢价及其波动率与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存在较强正相关关系,与人均储蓄负相关;在总体风险溢价中存在着由非理性预
关键词:
房价租金比 住房市场波动性分解 风险溢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耀国 杜江 邓国营
文章基于DID模型选取成都市的两个区域作为对比研究区域,采用2008年3月至2014年2月两个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全样本微观交易数据来研究限购政策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限购政策对住房价格的负向影响是显著的,导致住房价格下降约6.5%~6.8%,且对大套型住房的影响超过中小套型住房。此外,在控制价格以后,限购使得消费者偏好发生了变化,购房家庭倾向于购买大面积的住房。
关键词:
住房限购 住房价格 购房行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石松 郭建民 陈红梅
研究住宅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以及特征、成因和根源,是解决住宅市场结构性问题的关键。解决住房市场绐构性问题,要调整好三个比例关系:保障类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与廉租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消费中"租"与"借"的比例关系。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比例结构 支付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旭君 姚玲珍
文章运用住房市场存量—流量模型,动态分析居住用地供给对新建商品住房供给及住房价格的影响,并据此模拟不同居住用地供给思路下商品住房市场的运行状况。基于上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新增居住用地供给对一定时期后的新建商品住房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居住用地供给能够影响远期住房价格,但很难对当期住房价格产生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增加居住用地供给所能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较为有限。据此提出,政府居住用地供给应着眼于长期,不宜依据短期住房市场状况进行频繁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波 温佳玥 袁春来
本文基于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的月度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限购政策对地区房价增长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1)住房限购并未扭转房价普遍上涨的局面,但是显著降低了房价上涨幅度,与未限购的城市相比,住房限购城市房价增长率下降0.9%,并且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具有持续性;(2)同一经济区内城市间限购政策出台具有空间关联性,区域内限购城市比例越高,本地限购的概率越大;(3)住房限购通过降低住房市场关注度和价格预期抑制房价增长;(4)一二线城市、房价水平高、市场关注度高的城市以及华北、长三角、东南沿海和中部经济区的城市住房价格增长更易受到限购政策的影响。相关结论为政府因城施策、调整改进购买引导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建立区域住房市场联动机制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伍虹 贺卫
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表明,住房市场是一个非均衡的市场。随后把上海短期住房市场分为增量房和存量房两个市场,运用非均衡市场的供需函数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市场的非均衡程度很高,因为上海住房市场中需求缺乏价格弹性,而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使得投资需求的比重明显上升,同时供给的响应相对较慢,加之囤积土地现象的存在,加剧了住房市场非均衡的程度。
关键词:
住房市场 非均衡 供需函数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剑平 郑伟汉 郎昱 施昱年
房价周期循环过程中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为抑制市场过度扩张,我国自2003年正式开启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并首次提出"房地产市场健康"概念。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是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然而,有关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在国内一直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住房市场的健康度评价体系,为验证所建评价体系的可用性,对市场宏观层面和价格、结构、速度、质量层面的健康状况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度与调控政策趋势具有一致性,本文构建的住房市场健康度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以期为我国未来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梓境 张波 朱琳
住房供给弹性关系到房价形成机理与住房政策稳定性,是建立中国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理论研究重点。政府行为是住房供给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地方政府运用控制土地出让量与管制用地类型等两个核心路径,通过土地要素对住房市场实施干预。本文通过选择土地供给弹性与招拍挂收入占土地总收入比重两个代理变量,运用34个大中城市2012-2016年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会降低住房供给弹性,导致供给调整出现粘滞效应,使得需求侧的调控政策失灵。因此应当通过调整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地方财税体制、升级区域产业结构等方式改变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的目标函数,会更有利于住房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地方政府 房地产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巧
住房公积金的推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量,从而进一步影响住房市场的量价关系。本文以上海市为例,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上海市居民住房需求实现的贡献,实证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获得的公积金支持与住房市场成交量、成交价格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住房成交量与住房公积金支持互为因果关系,住房成交价格是住房公积金支持的格兰杰原因。研究表明,在住房市场调控中需进一步关注住房公积金对居民住房需求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公积金制度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沛言 孙聪 刘洪玉
由于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在土地购置、住房开发、交易规模和交易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实证分析中样本城市选择的不当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偏误。文章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样本城市的住房市场数据发现:大中城市在新房市场上的代表性正在减弱,而在二手房市场上仍然具备较好的代表性;不同等级城市在住房价格波动、住房可支付性等市场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研究主题选择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样本城市,并充分考虑不同等级城市的差异性;进一步推动覆盖更多城市住房市场的数据统计和发布,为住房市场发展规律的差异性研究和分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样本选择 代表性 城市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悦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各地政府房地产调控力度增强,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间的比较分析,检验房贷首付比例政策工具对于房地产市场供求及房价的传导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贷房贷首付比例工具在调节房价上涨率的效果及持续时间上弱于土地供给工具和利率工具,而土地供给政策和利率政策实际上主要通过调整房地产市场供需达到调控房价的效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娟锋 张丽娟 刘洪玉
供求结构失衡与中低收入者住房难是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住房市场过滤机制具有缓解供求结构矛盾的作用。通过构建城市住房市场的空屋链模型,利用杭州市270户家庭调查数据,对城市住房过滤现象与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杭州住房市场存在过滤现象但不明显,住房等级与住房过滤效果具有正向的变动关系,高等级住房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住房机会。空屋转移多发生在同级内部,各等级间的空屋转移不显著。
关键词:
住房市场 住房过滤 空屋链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