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0)
- 2023(15400)
- 2022(13198)
- 2021(12183)
- 2020(10532)
- 2019(24025)
- 2018(23865)
- 2017(45423)
- 2016(24737)
- 2015(27933)
- 2014(27831)
- 2013(27148)
- 2012(24751)
- 2011(22142)
- 2010(22179)
- 2009(20486)
- 2008(20048)
- 2007(17682)
- 2006(15038)
- 2005(12880)
- 学科
- 济(99970)
- 经济(99846)
- 管理(70719)
- 业(68872)
- 企(56983)
- 企业(56983)
- 方法(50730)
- 数学(45463)
- 数学方法(44742)
- 中国(26365)
- 农(25845)
- 财(25837)
- 学(20819)
- 业经(20384)
- 贸(18822)
- 贸易(18813)
- 地方(18581)
- 易(18289)
- 制(17105)
- 农业(17075)
- 务(16858)
- 财务(16796)
- 财务管理(16758)
- 理论(16160)
- 企业财务(15876)
- 技术(15259)
- 环境(14620)
- 和(14539)
- 银(13953)
- 银行(13896)
- 机构
- 学院(352521)
- 大学(352363)
- 济(139365)
- 管理(138020)
- 经济(136402)
- 理学(120912)
- 理学院(119516)
- 管理学(116945)
- 管理学院(116322)
- 研究(114804)
- 中国(84469)
- 科学(74690)
- 京(73340)
- 农(64829)
- 财(61401)
- 业大(58284)
- 所(58207)
- 中心(54450)
- 研究所(53642)
- 农业(51706)
- 江(51267)
- 财经(50335)
- 经(45861)
- 北京(44997)
- 范(44561)
- 师范(43935)
- 经济学(42570)
- 院(41408)
- 州(40652)
- 经济学院(38704)
- 基金
- 项目(248900)
- 科学(195294)
- 基金(181823)
- 研究(172011)
- 家(162312)
- 国家(160746)
- 科学基金(137492)
- 社会(108963)
- 社会科(103342)
- 社会科学(103308)
- 省(98050)
- 基金项目(96763)
- 自然(93511)
- 自然科(91463)
- 自然科学(91434)
- 自然科学基金(89793)
- 划(83459)
- 教育(80672)
- 资助(74912)
- 编号(68101)
- 重点(56425)
- 部(54169)
- 成果(53198)
- 发(52154)
- 创(52099)
- 科研(49035)
- 创新(48691)
- 计划(48217)
- 课题(46816)
- 教育部(46081)
- 期刊
- 济(140954)
- 经济(140954)
- 研究(91782)
- 中国(62591)
- 学报(62346)
- 农(57037)
- 科学(55416)
- 财(48432)
- 管理(48407)
- 大学(46377)
- 学学(44302)
- 农业(38506)
- 教育(33158)
- 技术(31413)
- 融(26546)
- 金融(26546)
- 财经(24165)
- 业经(23492)
- 经济研究(23117)
- 业(21569)
- 经(20689)
- 问题(20192)
- 统计(18883)
- 版(18643)
- 策(17553)
- 技术经济(17341)
- 科技(17162)
- 业大(16330)
- 商业(16124)
- 资源(15705)
共检索到491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妙彧
针对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社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中的实际问题,以“能力—环境压力”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构建虚弱指数,从“家户”和“城市”两个层面选取适老化改造变量,构建多层线性模型。研究发现,91%的老年人虚弱指数差异来自个体层面,城市间老年人虚弱指数差异占到了总差异的9%。房龄对于身体无残疾老年人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对于身体有残疾老年人的健康则有明显影响。“互联网+”适老化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效果面临高龄与性别的双重瓶颈,家庭加装热水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尤其对老年女性的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助推我国城市社区及家庭适老化精细化建设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倪晨旭 邵宝魁 丛正龙 王震
社区适老化改造是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质量的关键举措,其潜在价值有待系统研究。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社区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多维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优化照明、平整路面、增设无障碍设施为核心的社区适老化改造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降低了抑郁风险,改善了社会适应性和生活满意度。这些健康效益会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效益:一是通过降低老年人的住院率,减少医疗卫生支出;二是通过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照护负担。社区适老化改造主要通过降低跌倒风险、增加社会互动、改善健康行为及增加社区内医养服务利用来实现其健康效应,相应效应对高龄老人、失能老人以及资源匮乏地区的老人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突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适老化改造投入的必要性,并为制定差异化的改造策略、最大化健康及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适老化改造 居家养老 老年健康 社区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红云 陈晓华 董叶
文章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划分为医疗保健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四个维度,描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城市老年人健康的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城市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除了生活照料服务外,其他服务对生理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所有的服务项目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除了医疗保健服务外,其他服务对社会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老年人健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西国 王健
目的:为了验证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尤其是经济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控制了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分析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与老年人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发现老年人自评健康总体较好,而经济支持、性别、户口、老年人经济状况(是否有存款)、老年活动中心是影响老年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支持影响最为重要。结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中青年人的收入、增加养老金和老年活动设施,以增进国民健康水平,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状况 经济帮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宣如 章晓懿
文章基于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 HARL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考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水平。(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抑郁得分。(3)异质性检验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60~69岁、受教育水平较低、独居及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改善效果更为突出。(4)与健康服务相比,生活照护和精神慰藉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文章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针对差异化老年群体精准施策,重视生活照护及精神慰藉服务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强化健康服务的实质成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竞垚
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6)数据在探讨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生命历程理论、机会成本视角以及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构建了中国本土化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国居家老年人家庭-社会照料模型。研究发现,总体上社会照料可以减轻家庭照料负担,但两者关系并非线性,而是因社会照料类型、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经济资源禀赋的不同表现为或替代或补充的关系。对中国居家老年人家庭-社会照料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精准匹配社会照料资源需考虑老年人主观能动性及健康状况、照料类型、家庭经济资源禀赋等微观因素,同时当宏观层面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照料政策等作用于个体行为时,需结合城乡发展实际并注重供求对接。
关键词:
居家老年人 家庭照料 社会照料 照料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扬名 柳孜 宫仁贵
探讨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改善独生子女家庭特有的养老困境具有积极意义。利用CGSS2017年全国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从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维度对老年人健康进行综合考量,分析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结构型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对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影响更显著,关系型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对多子女家庭老年人生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老年人健康问题不仅是狭义上的生理机能退化,更是养老资源多寡的现实表现,社会应关注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共同营造“适老”环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瑞霞
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双重背景下,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发展成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运用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潜在类别模型结果表明,城乡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呈综合型、低使用型和预防保健型三类,占比分别为1.13%、85.67%和13.19%。回归分析发现,需求因素和使能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使用的重要因素。其中,教育程度越高和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使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更高;经济条件不是限制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的主要因素;相比城镇,农村无配偶或独居的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使用率更低。基于此,文章认为我国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使用率整体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服务功能建设,并重点关注失能和农村等对社区卫生服务依赖度高的老年群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伟 李玉娇
基于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如个人身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自身行为和医疗保险可及性等,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和户籍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晨蕾 罗佳丽
引导农村中老年人理性就医,提高其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健康差异的分析视角,利用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门诊与住院两个方面分析患者就诊选择的现实状况与特征,探讨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中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基层就诊的比例分别为63.2%和44.3%,整合地区患者就近就医的比例均高于未整合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健康状况患者的就医选择趋于理性。城乡医保整合有效引导了农村中老年门诊与住院患者就近就医,其中对门诊患者就近选择基层就诊产生更大程度的促进效果。城乡医保整合有助于提升优良健康状况门诊患者就近就医的概率,能够有效引导中等健康状况住院患者就近就医,但显著弱化不健康的住院患者选择基层就诊的倾向。随改革实施时间的推移,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就近就医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一档制整合模式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的引导效果优于多档制整合模式。据此,提出基于健康差异细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偿政策,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鹃娟 孙可心
文章基于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分析视角,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家庭和社区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考察社区环境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不同年龄组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和社区环境均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影响,且社区环境对家庭环境的健康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在不同年龄的老人中,社区环境各因素的影响不同。在中龄老年人中,社区为老设施对于家庭居住条件较差的老人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更强;在高龄老年人中,社区养老服务对家庭居住条件较差的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应注重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家庭及社区环境,以社区为老设施和养老服务扩面、提质、增效为契机,打好家庭和社区环境“组合拳”;通过二者高效配合,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国斌 于翠婷 鲁万波
本文利用2013年CHARLS数据库,重点分析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及其不平等程度对于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相比社会养老对健康的边际效应,家庭养老的边际效应更强。相比二者对躯体健康的影响,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无论是基于基尼系数还是泰尔指数测算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不平等指标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地负向影响。随着新农保政策的推进,社会养老保护老年人健康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其附加的老年人养老金收入不平等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
整体健康 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易松国 鄢盛明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数据,比较分析养老院老人和居家老人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养老院老人和居家老人患有慢性疾病、抑郁症的比例以及抑郁程度都较高,但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也比较高。养老院老人的抑郁程度低于居家老人,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高于居家老人。教育和年龄与老人的抑郁程度及其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影响养老院老人和居家老人抑郁程度及其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的个人因素,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养老院 居家老人 健康状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勤 黄洁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远 张会萍
基于健康老龄化理论,阐述了民族地区发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逻辑。利用5个民族省份的调查数据,引入安德森行为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修正,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考察了先决、促能和需求三类因素对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促能因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选择影响最大,先决因素和需求因素也对因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