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8)
2023(3811)
2022(3161)
2021(2879)
2020(2157)
2019(4964)
2018(4546)
2017(8414)
2016(4540)
2015(4883)
2014(4940)
2013(4789)
2012(4244)
2011(3765)
2010(3856)
2009(3354)
2008(3212)
2007(2684)
2006(2448)
2005(2086)
作者
(13840)
(11685)
(11502)
(10980)
(7357)
(5559)
(5171)
(4575)
(4465)
(4020)
(3948)
(3917)
(3894)
(3763)
(3463)
(3455)
(3399)
(3345)
(3341)
(3114)
(2862)
(2737)
(2640)
(2626)
(2614)
(2593)
(2470)
(2425)
(2318)
(2298)
学科
(20770)
经济(20757)
管理(10125)
地方(9665)
中国(8534)
城市(6371)
(6365)
方法(6052)
数学(5527)
数学方法(5368)
环境(4762)
城市经济(4566)
地方经济(4296)
(4249)
(4237)
(3983)
企业(3983)
(3466)
业经(3352)
农业(2994)
理论(2793)
资源(2746)
方城(2731)
(2642)
(2574)
贸易(2570)
生态(2518)
产业(2410)
(2385)
(2369)
机构
学院(64522)
大学(63563)
研究(24453)
(23046)
经济(22191)
管理(21957)
理学(18865)
理学院(18469)
管理学(17922)
管理学院(17804)
科学(17153)
中国(16137)
(14439)
(11705)
中心(10932)
研究所(10828)
(10647)
师范(10536)
业大(10403)
(10028)
(9837)
(9273)
(9099)
北京(8929)
师范大学(8865)
(8117)
农业(7847)
环境(7620)
科学院(7583)
财经(7579)
基金
项目(49325)
科学(38990)
基金(36093)
(32857)
国家(32673)
研究(32097)
科学基金(28270)
社会(21003)
基金项目(20230)
社会科(20061)
社会科学(20053)
自然(19800)
自然科(19289)
自然科学(19282)
(19054)
自然科学基金(18860)
(16832)
教育(14008)
资助(13749)
编号(11522)
(11270)
重点(11181)
计划(9938)
(9493)
(9483)
国家社会(9180)
科研(9074)
创新(9049)
课题(8896)
大学(8608)
期刊
(25859)
经济(25859)
研究(18725)
中国(10751)
科学(10256)
学报(10194)
(8279)
城市(7946)
管理(7940)
大学(7598)
学学(7383)
技术(6137)
(5993)
资源(5884)
农业(5694)
(5551)
问题(5229)
地理(4569)
教育(4256)
现代(3965)
业经(3673)
经济研究(3651)
发展(3617)
(3617)
科技(3471)
经济地理(3336)
财经(3086)
(3078)
(3010)
(2923)
共检索到90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春聚  姜乖妮  王苗  
对住区边界空间的忽视,已经引起了诸多城市问题。针对目前住区边界空间现状,结合其内涵、类型及要素,提出了优化原则,并以现状问题最突出的围墙边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优化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小平  王妍婷  
针对城市住区环境照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西安典型住区室外环境照明的问卷调查和照度测试,分析了水平照度、均匀度及最小半柱面照度的规律,并基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照明标准和国内照明设计标准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城市住区照明标准建议值,进而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防止光污染及照明整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住区室外环境照明设计的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益   宋德萱   朱丹   王正阳   马明  
合理的热环境评价方法是实现住区热环境品质提升的基础。目前,住区热环境的传统评价方法多为对某一时刻、局部空间的热环境测量或模拟,缺少与居民长期行为的时空匹配,故难以反映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热环境的全面感知。针对此问题,本研究结合多智能体模拟方法对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以热绩效为指标的住区室外空间热环境优化评价方法。首先,对住区内的日常行为活动进行问卷调研与实地观测,梳理居民行为链条、计算逐时行为概率、引入空间选择模型,建立住区内居民时空行为的多智能体模型;其次,整合住区室外空间热环境微气候与居民的时空行为,构建住区室外空间热绩效优化评价模型,实现时空行为视角下对住区热环境的有效评估;最后,以上海某住区的夏季典型周为例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热绩效评价方法相较传统评价方法,在住区室外空间热环境评测的精度与时空匹配方面有显著提升效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  陈亚玲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中不断涌现出新消费景观和高档住区,这两者不仅具有空间上的毗邻性,在形成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基于对若干高档住区的实地考察及与相关政府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访谈,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探讨了上海城市新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形成之间的因果关联性。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相伴而生并导致了上海住区的分化,其间隐藏着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睿煊  李香会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了中国当代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代住区存在的不适应当代居住需求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多个"两难结构"是其制约原因,并分析了其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万勇  王玲慧  
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的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趋势 ,从理论上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产生的机制 ,并对这一现象引发的社会效果进行了分析 ,从城市住区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衡宇  胡晓鸣  
对当下城市住区邻里社会资本的缺失现状和背景成因进行了探讨,揭示出当前住区空间变异与邻里社会网络退化的相互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重新审视城市住区发展的价值取向,并结合住区空间营造提出变革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辰阳  田宝江  刘忆瑶  
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城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面临着环境陈旧,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中,管理者和规划师往往试图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更新规划的公平正义,但更新程序与协商机制的不完善反而激化了居民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空间资源分配中的矛盾,首先应确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回顾"空间正义"的理论源头,反思了当前老旧住区更新中的"非正义"问题,并以实地调研访谈为基础,从实现住区更新的"正义"出发,提出了能够优化住区公共空间更新实施机制的若干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燕  陈帆  孙楠  李婵娜  刘晓霞  王茜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住区逐渐向城市边缘区偏移,"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束缚住区居民出行的瓶颈问题。以银川市为例,基于"时间知觉"视角,对住区"最后一公里"范围内的设施建设现状及周边环境状况、居民活动规律及活动心理进行了调研。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居民的心理时间感知对"最后一公里"距离认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最后一公里"范围内设施及环境的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坚  
从城市环境、居住需求、旧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城市边缘区住宅建设在实际运作中的若干弊端,并提出体现城市发展的城市边缘区住宅可持续性设计观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汉琳  史津  高楠  
我国已进入典型的"老年型"社会,各种各样的老龄问题接踵而来。滨海新区原有的住区环境已不适应老年人行为和心理的要求,住区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滨海新区住区环境的空间布局和空间设计方面存在的空间层次、可达性、坐息空间设计、步行空间设计和绿化空间设计等问题,应用老年心理学、生理学、环境设计等相关理论,提出了注重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设计原则,以及增加空间层次、结合绿化空间、细化空间设计等相应的设计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少湃  
城市旅游景区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的复杂系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只有人与自然共同创造,协同进化,才能使城市旅游景区系统走向有序发展。在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旅游景区空间现状,认为城市化、旅游需求变化和旅游发展模式是其空间演变的驱动因子,同时提出了城市旅游景区空间优化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江  杨帆  
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城市住区设计是当今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城市生活倡导的主题。文章通过对瑞典斯德哥尔摩新阿斯塔法特住区国际建筑竞赛获奖方案进行解析,从城市一致性与可持续开发、都市混合与新旧并置、识别性强的公共空间等方面阐述了瑞典在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创新理念和策略,同时结合新阿斯塔法特住区竞赛获奖案例,归纳和总结出对我国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建石  
随着城镇化建设及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国各城市正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区建设。但由于原有的城市空间资源或已被开发殆尽,导致全国很多城市的发展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通过新城(新区)的建设所带来的新的城市空间,这一举措正好打破了城市发展的瓶颈。文章通过对国内过往已建设保障房项目空间布局传统做法的研究,分析了城市社会空间选址合理性对保障房居民及社会的影响,并结合对南京地区过往建设保障性住区项目入住居民的问卷数据分析,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及居住分异理论对现存问题进行反思。强调了城市新城的空间布局应着力处理好"三个平衡",即:人口和配套设施的平衡、居住和就业的平衡、个体和城市生活关系的平衡。并借鉴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江  崔胜辉  唐立娜  邱全毅  黄云凤  
半城市化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人居环境出现了剧烈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住区形态。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住区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住区进行了分类判别和比较。然后结合SPOT-5全色波段影像,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在城区和样区两个尺度分析了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农村居民点在所有形态的住区中所占比重达到43%,并在城区内呈分散分布;城市建成区中城中村所占的比例大于城市型住区,前者呈分散分布,后者更趋于集中分布。在样区尺度上,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形态的住区周边的景观格局呈现出城市化梯度特征,而且城市化程度越高的样区,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