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2)
2023(9984)
2022(8572)
2021(8019)
2020(6738)
2019(15636)
2018(15172)
2017(29464)
2016(15914)
2015(17711)
2014(17571)
2013(17408)
2012(16250)
2011(14812)
2010(15295)
2009(13900)
2008(13837)
2007(12550)
2006(11623)
2005(10654)
作者
(45362)
(37660)
(37154)
(35673)
(24192)
(18130)
(17084)
(14628)
(14387)
(13781)
(12816)
(12516)
(12346)
(12044)
(11846)
(11735)
(11111)
(11056)
(10872)
(10786)
(9440)
(9288)
(9126)
(8623)
(8619)
(8554)
(8322)
(8280)
(7567)
(7392)
学科
(62526)
经济(62474)
管理(45318)
(39955)
(32353)
企业(32353)
中国(20393)
方法(20270)
地方(19814)
(18836)
银行(18690)
(18609)
(18509)
(17405)
数学(17269)
数学方法(16907)
(15326)
环境(14507)
业经(13222)
(12547)
金融(12545)
(12229)
(12150)
农业(12139)
(11910)
贸易(11896)
(11680)
制度(11671)
(11395)
(11377)
机构
学院(217287)
大学(215962)
(88836)
经济(86516)
管理(81815)
研究(79696)
理学(68161)
理学院(67270)
管理学(66132)
中国(66079)
管理学院(65670)
(47581)
科学(47337)
(43676)
(39992)
中心(37214)
(36292)
(36045)
研究所(35808)
财经(33064)
(30474)
北京(30421)
师范(30275)
(29805)
业大(29600)
(29587)
(29321)
农业(28168)
经济学(26156)
(25870)
基金
项目(139791)
科学(109608)
研究(103616)
基金(100123)
(87215)
国家(86481)
科学基金(73762)
社会(65111)
社会科(61694)
社会科学(61672)
(54362)
基金项目(52453)
自然(47701)
自然科(46424)
自然科学(46406)
教育(46373)
(46308)
自然科学基金(45505)
编号(42273)
资助(41268)
成果(35086)
(31795)
重点(31706)
课题(30397)
(30172)
(28088)
国家社会(26526)
创新(26299)
(26140)
科研(25934)
期刊
(106656)
经济(106656)
研究(72091)
中国(48444)
(34951)
金融(34951)
(33794)
(33252)
管理(31246)
科学(30205)
学报(30142)
教育(24469)
大学(22922)
学学(21227)
农业(20808)
技术(18248)
业经(16313)
财经(15997)
经济研究(15754)
问题(15095)
(13780)
(12258)
资源(12023)
国际(11901)
(11871)
(11755)
现代(11423)
图书(10876)
(10705)
论坛(10705)
共检索到356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燕  陈帆  孙楠  李婵娜  刘晓霞  王茜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住区逐渐向城市边缘区偏移,"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束缚住区居民出行的瓶颈问题。以银川市为例,基于"时间知觉"视角,对住区"最后一公里"范围内的设施建设现状及周边环境状况、居民活动规律及活动心理进行了调研。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居民的心理时间感知对"最后一公里"距离认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最后一公里"范围内设施及环境的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小鹏,米文宝  
通过分析银川市 2 0世纪 90年代城市住区居民住房、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设施、住区环境等城市住区特征及与全国 6 6 8个设市城市平均水平的比较 ,指出银川市城市住区虽有较大改善 ,但仍不能满足现代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为达到可持续的人居目标 ,文章提出了创建一种人文的、高技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反映银川市城市独特风貌和城市文化的城市住区发展模式及其优化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邢永明  
在对国内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客户的"最后一公里"综合配送模式,在对客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直接送货上门的直接配送模式和利用人工自助提货点、自助提货柜相结合的间接配送模式相结合,提出了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新思路,为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军齐  
分析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风险,同时针对电子商务末端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规划电子商务物流活动来解决电商企业的风险,实现电商、物流、快递企业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本次LPR改革旨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和化解利率"双轨制"诸多弊端,后续我国利率中枢将趋于下降,但短期内房贷利率难以实质性下调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就LPR的报价方式予以调整,并于8月25日公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改为盯住LPR的定价新方案。总体来看,本次LPR改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旨在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和化解利率"双轨制"诸多弊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张晶  
作为《物流技术》杂志的记者,我这次接到的采访任务,是跟随快递员去体验在城市派件的工作,关注包裹在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联系了旋风达快递公司,今天准备跟随快递员王师傅一起去派件。早上7:30,我就来到了城市五环外的旋风达分拨中心。王师傅已经在门口等我,分拨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临近年末,各种购物网站的促销活动十分火热,大大刺激了网购消费,因此,快递的包裹也格外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高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是"三农"的急切需求,也是农信人的追求。2014年以来,湖北省农信社全面开展"进村入户"金融服务活动,万名员工进万村入万户,了解农村金融需求,普及金融知识,送贷款、送银行卡、送转账电话、送手机银行,把普惠金融服务送进千家万户,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如,通过调查走访,湖北省农信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勇安  
本文认为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转变观念是先导,转到深处是课程,转到难处是教学,转到痛处是教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士芳  
分析了"最后一公里"反映出的当下物流业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旨在帮助解决社区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物流业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章雪岩  桂欣  郑巧然  
根据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业务特点,对最后一公里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启发式算法求解的配送优化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的思想设计了算法。从模拟仿真的角度证明该方法对求解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优化问题具有简单可行、计算效率高、并行能力强、自动学习的特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章雪岩  桂欣  郑巧然  
根据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业务特点,对最后一公里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启发式算法求解的配送优化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的思想设计了算法。从模拟仿真的角度证明该方法对求解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优化问题具有简单可行、计算效率高、并行能力强、自动学习的特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明  陈勇  
近年来随着电商物流的高速发展,智能自提柜是解决终端配送"最后一公里"较好的方式之一。从自提商品、盈利模式、投资成本、故障维护、安装选址等六个方面,对智能自提柜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对智能自提柜如何应对"最后一公里"的发展策略提出建议,期望推动我国智能自提柜的发展,提升居民的智能化生活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雪峰  高攀  魏芳芳  
针对宜昌市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现状与存在布局节点不合理、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模式单一、供需匹配能力不足,规模小、碎片化严重等问题,提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与网点建设、采用物流众筹模式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信息不对称、供需匹配困难等问题,进一步给出互联网+农村策略解决农村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固萍  
能源消耗与CO2排放主要来源于城市,而交通又是城市碳排放的三大主要来源之一。城市公共设施是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也是城市中主要的交通吸引源之一。文章以减少交通碳排放为目标,提出市级公共设施空间布局结构是在小城镇宜集聚于城市中央位置,在大中城市宜分散布置于城市中央和四周;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要与住宅区混合并与绿色低碳交通设施相结合;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设计中按照居民可步行距离确定公共设施街区适宜的深度与宽度、减少公共设施用地中的停车场,以减少居民出行交通距离,方便步行与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车交通空间,实现城市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席波  
以小麦公社为例,探讨基于校园物流业务开展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培养电商、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的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