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4)
- 2023(9812)
- 2022(8255)
- 2021(7273)
- 2020(5812)
- 2019(13531)
- 2018(13429)
- 2017(25052)
- 2016(13627)
- 2015(15431)
- 2014(15930)
- 2013(15756)
- 2012(14999)
- 2011(13768)
- 2010(13846)
- 2009(12468)
- 2008(11853)
- 2007(10829)
- 2006(9886)
- 2005(8945)
- 学科
- 济(80118)
- 经济(80058)
- 管理(38043)
- 业(28248)
- 地方(24244)
- 方法(23089)
- 企(22253)
- 企业(22253)
- 数学(19989)
- 中国(19770)
- 数学方法(19742)
- 环境(15935)
- 学(15777)
- 农(15729)
- 业经(14975)
- 地方经济(14191)
- 财(11853)
- 农业(11025)
- 制(10810)
- 理论(10565)
- 和(10377)
- 经济学(10115)
- 发(9855)
- 划(9546)
- 资源(8930)
- 融(8480)
- 金融(8477)
- 体(8162)
- 银(7953)
- 银行(7945)
- 机构
- 学院(198360)
- 大学(196441)
- 济(86073)
- 经济(83969)
- 管理(71893)
- 研究(70830)
- 理学(60131)
- 理学院(59316)
- 管理学(58259)
- 管理学院(57865)
- 中国(53611)
- 京(43587)
- 科学(42884)
- 财(37469)
- 所(35256)
- 中心(32830)
- 江(32280)
- 研究所(31511)
- 财经(29094)
- 范(28758)
- 师范(28549)
- 农(27990)
- 北京(27865)
- 经济学(26776)
- 业大(26276)
- 州(26200)
- 院(26110)
- 经(26024)
- 经济学院(23648)
- 师范大学(22979)
- 基金
- 项目(126212)
- 科学(98444)
- 研究(95180)
- 基金(88191)
- 家(75450)
- 国家(74784)
- 科学基金(64483)
- 社会(60332)
- 社会科(57033)
- 社会科学(57015)
- 省(51200)
- 基金项目(47166)
- 教育(42926)
- 划(42157)
- 自然(39759)
- 编号(39467)
- 自然科(38693)
- 自然科学(38686)
- 自然科学基金(37902)
- 资助(35440)
- 成果(31622)
- 发(29632)
- 课题(28501)
- 重点(28468)
- 部(26443)
- 创(25194)
- 国家社会(24473)
- 发展(24284)
- 展(23898)
- 创新(23639)
共检索到316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晓燕 邓玲
低碳经济是由经济系统、科技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该文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四个直辖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直辖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羡瑛楠 殷晨曦
论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环境发展为基础,社会发展为目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科技系统四个子系统出发,构建了18个指标组成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直辖市2008—2013年的低碳发展指标进行处理,得到量化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直辖市低碳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排名次序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008—2013年北京和上海低碳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天津和重庆的低碳发展水平在2011年出现了微小的拐点,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鼎 高强 李宪翔
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营商环境建设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从政务环境、公共环境、金融环境、人力资源、创新环境及市场环境等6个方面构建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6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间营商环境差距明显,呈现东部地区最优、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及东北地区较为落后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放管服”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胜 谭显春
以重庆为例,就西部重工业城市低碳转型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节能情景、强化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下,2020年重庆工业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的预期目标分别2.33、2.16和2.09吨/万元GDP;应采取"增"、"压"、"减"、"吸"的四大基本转型路径,即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压缩落后产能,减少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渠道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关键词:
西部 重工业城市 低碳转型 重庆 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陕西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分布呈现四个组团。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依据三大区域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的低碳发展道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陕西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占斌 黄锟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常态,我国城镇化发展亟需转变理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速度适中、水平适当、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等五个基本要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年的数据,对我国35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城镇化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健康状况整体水平不高,且在城市之间的差异不大,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人口密度的城市城镇化健康状况分布不均衡。这一结果与我国城镇化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是一致的,因而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评价 城镇化健康状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健 甄庆媛
本文运用2003—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通过构建面板线性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发现城市人口规模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负向影响,并存在一重门限效应,当城市人口规模超过门限值1333.4万人时,其减排效应更强;城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成立。本文按照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分组考察了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当前的发展阶段,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EKC的拐点,而人口规模仍在门限值之下,因此合理地吸引人口聚集有助于工业污染减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健 甄庆媛
本文运用2003—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通过构建面板线性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发现城市人口规模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负向影响,并存在一重门限效应,当城市人口规模超过门限值1333.4万人时,其减排效应更强;城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成立。本文按照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分组考察了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当前的发展阶段,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EKC的拐点,而人口规模仍在门限值之下,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相郁
最佳城市规模问题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最佳城市规模分析方法可概括为四种方法,其中,本文利用聚集经济方法与最小成本方法度量并比较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三个超大城市的最佳城市规模。由于统计资料的有限,聚集经济方法利用从1978年至2002年的资料,而最小成本方法利用从1985年至2002年的资料。本文的聚集经济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最佳城市规模为1251.714万人,天津市为951.311万人,上海市为1795.516万人,并且,最小成本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最佳城市规模为801.452万人,上海市为2123.078万人,天津市为1126.208万人。
关键词:
最佳城市规模 聚集经济 最小成本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林 朱文静 潘陈益 吴江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索基于p指数的微博传播力评价方法,并探究使用p指数来评价微博传播力的应用效果。【方法/过程】首先,笔者依据现有研究中微博传播力的影响指标,提出微博转发p指数、微博评论p指数和微博点赞p指数,并用综合p指数来统一这三个指标的评价结果。然后,基于我国34省的旅游政务官方微博数据,通过对比综合p指数与综合h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表现,以及对传播力评价中综合p指数与微博传播力相关的几个重要指标作关联分析,实证探究了p指数评价微博传播力的应用效果。【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综合p指数评价微
关键词:
微博 传播力 p指数 h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花 刘文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关注经济增长质量。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很多,而碳效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挖掘输入指标,将单位碳排放所支持的GDP产出和所承载的人口数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DEA模型;并以我国四个直辖市为例,进行碳效率评价,以期通过碳效率评价,客观反映经济增长质量,为政府相关部门环境经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碳效率 DEA模型 碳排放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生 杨洪艳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河北省在2005—2009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但其整体的低碳环境发展水平却不令人满意,因此,应尽快发展适合河北省实际状况的能源技术和政策,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状况。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 综合合成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先春 凌亢 郭存芝
在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规则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目标值,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2000-2002年各城市发展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测算城市质量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的一般计量模型,根据此模型及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的结论,分别研究了13个城市在近三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质量系统发展的协调性。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城市发展 综合评价 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传胜 徐欣 侯文甜 许凤茹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需要建立评价机制来辅佐相关政策的制定。模糊粗糙集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处理不确定性、不精确性的数学理论,可以仅利用数据本身的信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约简,在处理决策信息系统的离散属性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此,本文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理论,建立了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并用实例佐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综合评价 模糊粗糙集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