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71)
2023(17383)
2022(14882)
2021(13768)
2020(11330)
2019(25868)
2018(25894)
2017(49210)
2016(26805)
2015(30024)
2014(30224)
2013(30065)
2012(28122)
2011(25560)
2010(25616)
2009(23475)
2008(22592)
2007(19841)
2006(17819)
2005(16031)
作者
(78791)
(65285)
(64848)
(61797)
(41834)
(31499)
(29515)
(25691)
(25070)
(23391)
(22294)
(22171)
(20968)
(20851)
(20202)
(20054)
(19322)
(19226)
(18631)
(18585)
(16384)
(16243)
(15767)
(15063)
(14834)
(14531)
(14523)
(14507)
(13323)
(12843)
学科
(126211)
经济(126089)
管理(73913)
(67678)
(53926)
企业(53926)
方法(46721)
数学(40246)
数学方法(39765)
中国(35089)
地方(33193)
(31525)
业经(26901)
(26867)
(24078)
农业(21739)
环境(21339)
(19987)
(18906)
贸易(18889)
(18406)
理论(18354)
(18144)
地方经济(17951)
(17384)
金融(17381)
(17296)
银行(17252)
技术(16846)
(16822)
机构
大学(381332)
学院(380147)
(156739)
经济(153173)
管理(147308)
研究(136542)
理学(126141)
理学院(124647)
管理学(122557)
管理学院(121877)
中国(101271)
科学(84531)
(83406)
(69339)
(68888)
研究所(62926)
(62863)
中心(61018)
(57514)
业大(56602)
财经(54281)
北京(53371)
(53098)
师范(52635)
(49950)
(49105)
农业(48640)
(46684)
经济学(46510)
师范大学(42716)
基金
项目(256479)
科学(200867)
研究(188364)
基金(183169)
(159494)
国家(158120)
科学基金(135250)
社会(118108)
社会科(111771)
社会科学(111738)
(102211)
基金项目(97668)
自然(87131)
教育(85718)
(85194)
自然科(85013)
自然科学(84995)
自然科学基金(83405)
编号(77212)
资助(75085)
成果(62458)
(58765)
重点(57648)
(55502)
课题(54357)
(52598)
创新(49160)
科研(48245)
国家社会(47872)
教育部(47253)
期刊
(183378)
经济(183378)
研究(118414)
中国(79873)
学报(58631)
(57268)
科学(55531)
管理(55255)
(50564)
教育(45196)
大学(44254)
学学(41338)
农业(39692)
技术(35344)
(33694)
金融(33694)
业经(29273)
经济研究(28835)
财经(25956)
问题(24495)
(22340)
图书(20981)
(20616)
技术经济(19882)
资源(18884)
科技(18519)
理论(17889)
现代(17714)
(16823)
统计(16716)
共检索到582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分布呈现四个组团。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依据三大区域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的低碳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本文提出“综合效益协调度”和“综合效益协同度”两个新指数。分别用来衡量综合效益发展水平及发展过程的协调程度。同时,选取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指标群,对陕西省各地市“八五”期间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水平、综合效益协调程度、综合效益递增幅度及递增过程中的协同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跃  郭秋艳  武奔  
文章从碳排放、能源消耗、经济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15个世界主要经济国家作为评价对象,定量分析评价了各个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向英  潘杰义  
单一评价方法适用条件各异,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AHP法、熵权TOPSIS法、熵权灰色关联投影法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单一评价,然后构建基于漂移度的组合评价模型,根据相容单一评价结果对我国区域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组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陕西省排名第21名,处于较落后位置,制造业低碳经济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并从制定经济政策、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重视技术研发四个方面提出促进陕西省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艳  徐晓琪  王琰  
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的手段,也是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要步骤,本文从资源耗减、污染排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循环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以辽宁省为例,对辽宁省若干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珺东  李波  
省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经济问题,但是单一的评价方法很难有效地对省域经济这样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给出科学评价。本文首先运用层次分析、灰色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的组合评价方法,选取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5个年度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三种方法的综合排名结果。其次,利用组合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地区综合排名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呈现"东部平稳、中部发展、西部落后"格局的结论。最后,就促进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张晓棠  宋元梁  
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到2003年尚处于中低水平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个城市在安徽的经济地位,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丽娜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颖  
在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综合反映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效率、效果,及时修正区域低碳经济的战略途径,是亟待突破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利用2010年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到了影响以上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因子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彦龙  李同昇  李梦雪  陈云莎  王昭  赵新政  
探讨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构建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9—2014年,西安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陕西省首位,其他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较西安有较大的差距,且区域创新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整体耦合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为中度协调耦合,区域差异明显;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由2009年的"一极两强"空间格局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丽生  冯建  虞斌  
本文选取不同的指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浙江省2003-2008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以研究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进度,为浙江省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