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2)
2023(11423)
2022(9632)
2021(8554)
2020(7008)
2019(16472)
2018(16255)
2017(31326)
2016(17311)
2015(19645)
2014(20092)
2013(20394)
2012(19682)
2011(18130)
2010(18502)
2009(16977)
2008(17071)
2007(15678)
2006(13888)
2005(12855)
作者
(54121)
(45246)
(45074)
(42798)
(28918)
(21839)
(20673)
(17793)
(17287)
(16110)
(15515)
(15240)
(14580)
(14565)
(14194)
(14165)
(13876)
(13521)
(13209)
(13022)
(11406)
(11331)
(11096)
(10334)
(10276)
(10267)
(10205)
(10027)
(9277)
(9218)
学科
(84770)
经济(84687)
管理(46262)
(43723)
(32407)
企业(32407)
方法(31792)
数学(27695)
数学方法(27463)
中国(26897)
地方(25059)
(23341)
(18314)
业经(17728)
环境(16962)
(16835)
农业(15951)
(15379)
贸易(15364)
(14768)
(13878)
(13517)
地方经济(13369)
(13322)
金融(13320)
(13317)
银行(13282)
(13019)
(12847)
技术(10769)
机构
学院(260802)
大学(260388)
(110189)
经济(107689)
研究(97155)
管理(95153)
理学(80354)
理学院(79265)
管理学(77954)
管理学院(77440)
中国(72531)
科学(60768)
(57691)
(51159)
(49280)
(48996)
研究所(46292)
中心(43843)
(41684)
业大(40109)
农业(38732)
财经(38197)
北京(37130)
(37014)
师范(36630)
(34912)
(34370)
经济学(34034)
(33354)
经济学院(30752)
基金
项目(167498)
科学(130481)
研究(121544)
基金(118614)
(103920)
国家(103015)
科学基金(86602)
社会(76409)
社会科(72421)
社会科学(72399)
(67041)
基金项目(62969)
(56675)
自然(54844)
教育(54673)
自然科(53507)
自然科学(53492)
自然科学基金(52477)
编号(49361)
资助(48364)
(42656)
成果(40392)
重点(38451)
(36428)
课题(35495)
发展(34200)
(34030)
(33644)
创新(31969)
科研(31959)
期刊
(128623)
经济(128623)
研究(80449)
中国(55614)
(45283)
学报(41723)
科学(38830)
(36579)
管理(33646)
农业(30757)
大学(30638)
教育(28811)
学学(28763)
(25786)
金融(25786)
技术(22498)
业经(21918)
经济研究(20142)
问题(18819)
财经(18408)
(16905)
(15912)
技术经济(13715)
(13349)
商业(13034)
资源(13024)
统计(12612)
图书(12261)
(12219)
现代(12124)
共检索到404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守先  
城市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空间集聚过程。与之相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则具有明显的面状和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资源环境保障就成为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而决定这一基础保障的关键则在于资源与环境的有效和合理组织,低碳发展是解决城市资源环境保障问题的重要理念。本文比较分析若干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选择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和能源碳排放系数作为量化指标,探索城市低碳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以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彼爱  高建华  
人为的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我国中部六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碳能源排放系数等一系列指标对中部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对比各指标空间差异,认为中部地区目前还处于高碳发展阶段,碳排放总量大,碳生产率低,碳能源排放系数高,山西、河南尤为严重;在此基础上,采用产业-能源关联模型和能源-碳排放关联模型分析中部地区的低碳发展潜力,认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和能源结构多元化水平低,且演化速率极其缓慢,致使碳排放增长速率无法减缓;中部地区虽然碳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炜铃  许申来  焦文涛  陈卫平  
通过对北京市与全国的人均GDP、单位GDP能耗、经济结构及能耗、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碳能源排放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北京市的经济与能耗水平、低碳发展水平和潜力。结果显示:北京市GDP与能源消费总量都处于上升的趋势,但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5.68%)小于GDP的增长率(16.01%),实现了相对的节能发展,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低碳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也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北京市将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守先  
由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的差异,世界各国低碳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论文选取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对影响低碳发展的3个核心要素(人均碳排放、碳经济强度和碳能源强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对13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碳排放指数进行了层次划分,以期为各国低碳路线图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爱兰  
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王钦萍  白彩全  涂红  
本文从中部六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碳排放情况以及环境资源情况对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区域内部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基于中部六省的区域特征,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碳排放情况和经济发展与减排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中部六省应加强区域合作来促进优劣势互补,创建可以有效降低减排成本的碳市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开发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制定适合地区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久文  姚鹏  
运用2012年中国新疆的数据,从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排放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支撑指标、经济发展指标6个方面对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2)各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规律,其中山西、内蒙古、宁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差,而东南沿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连玉明  
大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国家和区域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借鉴DPSIR模型构建了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earman秩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5个重点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跃迁的良好势头,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及利用仍然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南平  曾伟  
围绕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土地资源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期存在的急剧增长的城市土地需求引致以占用耕地为主的城市土地供给增加,进而带来与农业用地及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化解该矛盾依赖于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城市化发展方式以及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我国不应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应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应走"内涵型"城市化拓展道路,坚持"集约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相适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源于我国城市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翔  范翘  赵先超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潜力巨大。鉴于中部6省发展的基础、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均不相同,在综合考虑各省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规划、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利用情景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下的中部各省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并针对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碳情景下,中部地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56.72%,远远超过了国家制定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路正南  王志诚  王健  
传统DEA方法研究碳减排潜力时以能源效率最优行业为参照标准,忽视了行业低碳发展存在阶段性特征的事实,测算的减排潜力值在短期内难以全部释放,不能作为我国工业部门制定碳减排目标的依据。而改进的广义DEA模型可自由选择参照集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尝试采用比各行业低碳发展阶段高一级的行业组为低碳发展标准,并对比分析两种方式下的碳减排潜力。结果显示:(1)我国工业部门2011年低碳发展水平总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处于低碳发展一般阶段的行业比例最大,为36.8%;(2)阶段式减排下绝大多数行业比传统方式下要求的减排量减少,工业总体要求减排量降低8.1%;(3)我国工业部门推进碳减排工作的重点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方方   涂先青   杨智晨   胡星楠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客观存在性、动态发展性和价值创造功能,本文从生产力的先进性、发展潜力和实现水平3个维度构建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熵权法测算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迁移模型、Markov链分析等方法刻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先缩小(2012—2016年)后扩大(2016—2021年),地区差异及其变化主要来源于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三大区域间的差异,东部与西部最大,东部与中部次之,中部与西部最小;区域内各省份间的差异,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新质生产力空间分布重心位于河南省内,并先向西(2012—2017年)后向南(2017—2022年)移动;新质生产力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分布(标准差椭圆面积减小);各省份新质生产力的相对发展水平较为稳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和“俱乐部收敛”趋势;地区新质生产力相对发展水平的变化受到邻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空间格局的演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慧超  王礼茂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与全球气候变暖紧密相连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一直以来被世人所关注。而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3种灵活机制之一。它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于项目的合作形式。推行该机制不仅可减少发达国家在国内实施碳减排的高额成本,又可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和急需资金。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政策。该文从中国CDM项目市场占全球份额的角度,在假设2010年所有非附件Ⅰ国家CDM项目实施率为70%的情景下,分析得出2010年中国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碳市场的规模是0.525×108tC,相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英新  
通过研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性、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理念落后以及信息化水平低下等问题,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物流企业在企业规模、盈利情况、资金周转效率、人员规模以及投资情况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比较我国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发展潜力存在的不同,并在均衡发展的视角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王玺  古明明  
中国和印度的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不同增长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决定了印度和中国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国的高增长来自高投资、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贡献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推动,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带来的服务业出口以及国内消费的拉动。当前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深化改革的抉择,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中国模式虽然获得了发展的奇迹,但是一系列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当前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与印度依靠技术进步和服务业发展推动增长的模式相比增长潜力相对不足,但是基于索洛余值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反映这点,通过对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的改进并对中印两国发展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