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1)
2023(9077)
2022(7678)
2021(6992)
2020(5521)
2019(12363)
2018(12142)
2017(23275)
2016(12451)
2015(13505)
2014(12907)
2013(12636)
2012(11865)
2011(10748)
2010(11182)
2009(9968)
2008(9825)
2007(8968)
2006(8275)
2005(7282)
作者
(33470)
(27958)
(27586)
(26173)
(18087)
(13079)
(12393)
(10624)
(10616)
(10055)
(9393)
(9309)
(8995)
(8882)
(8743)
(8674)
(8416)
(8114)
(8003)
(7975)
(6755)
(6746)
(6598)
(6477)
(6306)
(6263)
(6133)
(6023)
(5609)
(5419)
学科
(48405)
经济(48359)
管理(46610)
(42539)
(37242)
企业(37242)
中国(18034)
技术(16304)
方法(14429)
(13289)
地方(13256)
环境(13198)
(12503)
业经(12125)
(12059)
技术管理(12028)
数学(11608)
数学方法(11392)
(11257)
(10036)
(9196)
农业(8819)
理论(8727)
(8517)
贸易(8508)
(8438)
银行(8430)
(8237)
(8213)
(8146)
机构
学院(171135)
大学(167935)
(73495)
经济(71733)
管理(70621)
理学(59936)
研究(59410)
理学院(59266)
管理学(58570)
管理学院(58189)
中国(45041)
(35760)
(34118)
科学(33212)
(27793)
(27778)
中心(26961)
财经(25935)
研究所(24724)
(23415)
(22817)
(22683)
北京(22603)
师范(22549)
(21979)
(21573)
经济学(21105)
业大(20941)
财经大学(18857)
商学(18745)
基金
项目(111591)
科学(91007)
研究(85607)
基金(81176)
(69397)
国家(68801)
科学基金(61180)
社会(56087)
社会科(53376)
社会科学(53362)
(44857)
基金项目(43008)
自然(38536)
教育(38516)
自然科(37694)
自然科学(37688)
(37653)
自然科学基金(37025)
编号(33828)
资助(30964)
(29101)
成果(27218)
创新(26115)
(25821)
课题(24852)
重点(24835)
(24144)
国家社会(22799)
(21853)
发展(21482)
期刊
(86522)
经济(86522)
研究(56437)
中国(37986)
管理(30429)
(25405)
科学(21864)
教育(21145)
(19412)
(18189)
金融(18189)
学报(17734)
技术(15943)
大学(14468)
业经(14389)
学学(13436)
经济研究(13289)
农业(13087)
财经(12211)
问题(12037)
(10679)
科技(10634)
现代(9910)
技术经济(9644)
(9166)
(9091)
论坛(9091)
(8754)
城市(7949)
商业(7776)
共检索到268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敏  陆小成  资武成  
构建和传播城市的低碳创新形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传统粗放型城市形象、展现低碳城市新风貌的重要名片,是面向生态文明、推进低碳发展、加强创新驱动、重塑低碳、生态、和谐、宜居的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战略。城市低碳创新的形象传播应从城市精神、城市行为、城市视觉、风情感受、消费感受、经济感受等方面构建六维度规划模型。加强城市低碳创新形象传播与规划,应重视低碳创新的形象设计,树立低碳创新的城市理念,制定低碳创新的城市传播战略,构建低碳城市人居环境和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充实低碳创新的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低碳经济感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路  
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剧的今天,一个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自身形象建设,因为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区域体,其自身形象的雅俗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参与市场竞争、谋求更多发展资源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被认知的范围越大、时间越久,其价值就越高。而要达此目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就是广泛传播城市形象。本文认为,搞好城市形象传播的关键是要创新传播理念,而拓展传播路径和改进传播策略则是目前城市形象传播理念创新的必然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建杰  
城市形象传播成为各地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由于理念、方法等方面的不成熟,城市传播形象存在手段单一、定位不清晰、主题同质化等误区。需要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传播理念、方式和工具、内容三方面加以整合,灵活运用品牌策略、口碑策略、植入策略、危机转化策略、个性化策略,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周国艳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碳排放具有锁定作用。文章针对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从空间规划入手,提出了绿色城市规划策略:构建公交导向的绿色交通体系,发展混合密集型城市和城市单元,建设生态单元与楔形绿地系统,实现在碳来源、碳排放、碳捕捉三个方面的减碳化,真正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晓梅  
民族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民族院校在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等方面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民族院校要充分认识其形象传播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量身打造自己的形象传播策略,并建立完善的传播效果评价机制,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时期,向社会公众充分展示其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成绩,实现良好的形象传播效果,从而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震  
我国当前正值经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优化城市建设、以城市化发展拉动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发展重心逐渐向内陆倾斜。因此,在多种经济发展背景叠加下,创新发展路线、寻求城市新的经济发力点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谋求未来更好发展亟需妥善解决的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蔡羽  张韶辉  
低碳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新热点。结合实际,就深圳国际低碳城在生态本底安全、规划目标制定和实施、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与工作内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震弘  韩冬青  罗纳德·维纳斯坦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块,城市能耗和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越来越高。目前对城市节能减排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各项子系统的节能,而对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不足。通过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来控制城市物质形态,可以优化城市子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些策略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减少能源的需求,另一类是通过优化用能单位的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南京河西南部地区城市设计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导则中对这些策略进行了具体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智凯  
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推出了各种政策引导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我国城乡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面临各种问题,乡村让位于城镇、城乡发展不均衡严重等,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开展乡村振兴深度分析,做好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从乡村经济、乡土社会以及乡村文化等各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宁  张佳  胡迅  
美国已在各层次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划)中纳入城市农业相关内容,主要策略包括:修订区划代码,新增城市农业用地类型,放宽其他类型城市用地对农业的兼容性,确立城市农业合法地位;出租公有土地,制定减税等措施,保障城市农业用地供给;制定管理条例,涉及土壤、堆肥和动物管理等方面,以控制城市农业的负面影响。借鉴美国经验,中国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将城市农业纳入法定规划体系,以推动城市农业的稳定发展;将城市农业作为优化城市存量空间的手段之一,以保障城市农业的用地供给;健全城市农业的环境管理细则,以控制城市农业的负面影响,使农业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伯红  刘路云  
快速城市化意谓越来越多的新城成为碳源排放地,对不同目标取向的新城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碳审计评估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的量化研究较少。研究旨在通过引入低碳城市的建筑、交通、产业、自然碳汇四大子系统,构建碳排放情景模型,并以乌鲁木齐西山新城低碳示范区为例,模拟不同城市规划方案碳排放动态情景,全面审计与评估计量结果,比选确定最优方案,提出空间优化建议与对策。该研究方法与技术思路可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决策的分析工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剑静  任占营  
面对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形象传播与塑造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成因,提出了更加重视形象塑造、新媒体传播、口碑传播、"经营学校"、舆情管理等"5个更加重视"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晓莉  
高职院校形象传播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微时代传播模式不断变化,媒体传播出现新的格局,对高职院校形象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清当前传播态势,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充分发挥新媒体交互传播功能,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化传播网络,实现形象传播的效益最大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静  甄峰  王晶  
在全球化、信息化及消费主义的影响下,部分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私有化、商品化与符号化的现象,街道、酒吧、咖啡馆等成为公共生活的新容器,联合办公空间、网络线下空间为城市添加了生机与活力。雷·奥尔登堡将此类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称为"第三空间"。针对北京市五道口地区的第三空间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空间具有混合功能性、创新性、流动性等特征,是城市中的弹性空间与智慧单元。在阐述空间发展特征的同时,试图厘清信息技术在第三空间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提出第三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建议,以期对城市公共空间、创新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祝根  张青萍  Stephen J.Barry  
由于受历史、发展水平及规划理论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我国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没有较好地与城市大规模扩张、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相适应。本文对墨尔本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进行了分类与特征分析,对其基于层级、网络与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理论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其较系统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能够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空间功能优化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多样性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