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8)
- 2023(18627)
- 2022(16176)
- 2021(15242)
- 2020(12869)
- 2019(30194)
- 2018(29531)
- 2017(56638)
- 2016(30514)
- 2015(34776)
- 2014(34649)
- 2013(34391)
- 2012(31740)
- 2011(28665)
- 2010(28550)
- 2009(26454)
- 2008(26096)
- 2007(22796)
- 2006(19632)
- 2005(17224)
- 学科
- 济(127148)
- 经济(126997)
- 管理(86316)
- 业(84132)
- 企(67286)
- 企业(67286)
- 方法(60892)
- 数学(53761)
- 数学方法(53117)
- 中国(35635)
- 农(35576)
- 财(32056)
- 学(26898)
- 业经(26369)
- 地方(24798)
- 贸(24543)
- 贸易(24534)
- 农业(24203)
- 易(23812)
- 制(21896)
- 务(20036)
- 财务(19955)
- 财务管理(19908)
- 环境(19633)
- 理论(19467)
- 和(19257)
- 企业财务(18858)
- 银(18443)
- 银行(18389)
- 技术(18376)
- 机构
- 大学(441918)
- 学院(438416)
- 济(180453)
- 经济(176679)
- 管理(173185)
- 理学(150756)
- 理学院(149065)
- 研究(148948)
- 管理学(146386)
- 管理学院(145597)
- 中国(111178)
- 京(93958)
- 科学(92317)
- 财(80542)
- 所(74585)
- 农(72196)
- 研究所(68353)
- 中心(68160)
- 业大(65983)
- 财经(65664)
- 江(62176)
- 经(59887)
- 北京(59541)
- 范(57847)
- 师范(57297)
- 农业(56737)
- 经济学(55444)
- 院(54035)
- 州(50394)
- 经济学院(50231)
- 基金
- 项目(303141)
- 科学(238518)
- 基金(221788)
- 研究(218541)
- 家(194225)
- 国家(192486)
- 科学基金(165044)
- 社会(138842)
- 社会科(131574)
- 社会科学(131539)
- 基金项目(117329)
- 省(116246)
- 自然(108046)
- 自然科(105534)
- 自然科学(105504)
- 自然科学基金(103608)
- 教育(100436)
- 划(98572)
- 资助(92391)
- 编号(88089)
- 成果(71008)
- 重点(67758)
- 部(67499)
- 发(63950)
- 创(62101)
- 课题(60393)
- 科研(58306)
- 创新(58086)
- 教育部(57867)
- 国家社会(57668)
- 期刊
- 济(189060)
- 经济(189060)
- 研究(127149)
- 中国(78437)
- 学报(70843)
- 农(64976)
- 科学(64932)
- 财(60815)
- 管理(60329)
- 大学(53457)
- 学学(50374)
- 农业(44894)
- 教育(44409)
- 技术(37470)
- 融(35670)
- 金融(35670)
- 财经(31482)
- 经济研究(31148)
- 业经(30094)
- 经(26944)
- 问题(26187)
- 业(23889)
- 图书(22120)
- 统计(21549)
- 技术经济(21318)
- 版(20959)
- 贸(20516)
- 理论(20275)
- 科技(20262)
- 资源(19668)
共检索到630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文剑 王文
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分别以国际贫困线、低保线和相对贫困线作为贫困标准,通过比较总样本、低保样本和应保样本这三个组群在低保救助前后FGT指数的变动情况,全面评估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研究表明,城市低保对低保样本的减贫效果较为显著,但对应保样本和总样本的减贫效果并不理想;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城市低保的减贫效果逐渐降低。在分析城市低保减贫效果的基础上,可以从瞄准有效性和救助充足性两个维度阐释影响城市低保减贫效果的机理,并提出提高城市低保减贫效果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城市低保 减贫效应 CFPS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念 张兆强
本文首先运用两部门生产模型和RCK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在减损,但人力效率在提高;同时,两种效率都有利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其作用机制为:农机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该地区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减损更少,人力效率提高更多。同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耕地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组测算和分析了农机补贴的效率特征,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应该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倾斜,在资源效率减损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势下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机补贴 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效率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超 吴淑媛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地区层面数据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家庭创业活动的开展。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产生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不同,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决策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降低了家庭创业的概率。该研究结论为中国鼓励大众创业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创业帮扶政策,提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创业 要素市场扭曲 资本 劳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航 程竹 陈前恒
家庭教育投资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探究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会互动理论讨论了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6年农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村教育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农户个体的教育支出随着村庄其他农户教育投入平均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境效应和固定效应情况下,村庄平均教育支出每增长1%,农户教育投资将会增加0.27%,对应的社会乘数为1.37,即外生冲击引起的平均教育支出的均衡反应约为个体初始教育投入增加幅度的1.37倍。进一步地,同群效应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有利于提高相关政策的有效性,阻绝贫困的代际传递,摆脱"贫困陷阱",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瑛 陈钰晓 田益豪
准确识别贫困及致贫原因,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随着对致贫原因的深入剖析,信贷约束对贫困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收入、生活水平、健康及教育四个维度8项指标,应用A—F "双界线法"从多个维度识别贫困农户。在精准识别贫困农户的基础上,研究信贷约束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信贷约束对收入、生活水平维度贫困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却会显著加剧健康、教育维度的贫困,多维度识别贫困更加精准,信贷约束是导致农户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力度,帮助农户摆脱信贷约束。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户多维贫困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广肃 樊纲 申广军
收入分配状况的日益恶化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加强或减弱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减轻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尤其体现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农村地区。收入差距通过减少医疗资源的配置从而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却通过其促进民间借贷和亲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以及其对医疗资源获取和保健行为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社会资本 健康水平 民间借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饶育蕾 冀希 许琳
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费不断从生存发展型向享受型过渡。本文根据效用函数理论,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2012、2014和2016三年的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享受型消费如何影响居民幸福感。研究发现,家庭享受型消费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性别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收入更不平等的省份中,高收入人群从享受型消费中获得的幸福感更大。这些结论可以为政府提高居民消费尤其是进行消费升级提供可靠的政策依据。
关键词:
享受型消费 收入不平等 幸福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弘 罗长远
高房价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已得到充分的研究,而少有研究关注房价对个体价值观的扭曲。本文利用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对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房价对公众价值观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公众倾向于认为努力工作无法获得回报,而社会关系比个人才智更重要,该负面影响对高学历群体尤为明显。此外,高房价也降低了公众对未来的预期。通过对价值观的关注,本文指出了高房价可能影响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房价 价值观 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青 段笑娜
根据已有文献对“大五”人格分类,并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消费者人格特征对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征的“大五”维度下,仅有外向性对商业保险的购买行为有显著且积极的影响。消费者的人际关系越好,正向情绪的程度越强,更加乐于成为其他人的伙伴,进而其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可能性越高,且支出份额与支出比重都相对更大。该研究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关于商业保险政策时,需要充分关注外向性人格特征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陆远权 蒙媛 陈莉
我国扶贫战略已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据此,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之举。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严谨性、外向性、顺同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五大维度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非认知能力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显著地纾解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且非认知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农户发生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概率依次降低28.54%和20.89%。此外,上述五大维度对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不一。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非认知能力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户主性别和教育水平的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男性户主和高教育水平的农户相对贫困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通过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缓解客观相对贫困,而通过非农就业缓解主观相对贫困。以上研究结论为减轻农户相对贫困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 吴丹萍
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分析框架和多重剥夺的福利损失,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和2014年的数据,考察农村地区贫困的识别、追踪和分解。研究表明:从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条件、食物支出与收入水平六个维度综合来看,考察期内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有所改善;相比一维视角的收入贫困,多维视角下可以借助更多信息对贫困户进行有效地识别和追踪;对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发现,一些特定维度(如教育、生活状况和卫生状况等)的变化对于多维贫困指数变化的影响较大。得出政策启示:对贫困的识别应当借助多维视角的福利剥夺,以便尽可能"识真贫"和"扶真贫";对于贫困的改善应当致力于贫困户福利水平和脱贫能力的改善;扶贫过程中,应注重一些特定维度对贫困户脱贫能力的影响,将这些维度作为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收入识别与长期多维贫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空气质量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家庭收入结构、收入差距与土地流转——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城市房价与家庭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村电子商务、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考察
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农村女性创业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社会网络有助于降低过度教育概率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分析
西部城市家庭生活用水的人口边际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