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2)
2023(6184)
2022(5550)
2021(5085)
2020(4475)
2019(10783)
2018(10669)
2017(21432)
2016(12041)
2015(13977)
2014(14617)
2013(14645)
2012(13905)
2011(12654)
2010(13146)
2009(12381)
2008(12624)
2007(11727)
2006(10306)
2005(9408)
作者
(37197)
(30964)
(30948)
(29806)
(19728)
(14956)
(14291)
(12151)
(11626)
(11089)
(10512)
(10430)
(9793)
(9764)
(9700)
(9691)
(9670)
(9186)
(8990)
(8960)
(7751)
(7624)
(7598)
(7056)
(7025)
(6958)
(6953)
(6845)
(6363)
(6265)
学科
(55195)
经济(55131)
管理(32805)
(31413)
方法(25275)
(23609)
企业(23609)
数学(22625)
数学方法(22366)
中国(18480)
(15713)
(13682)
地方(12832)
(11143)
(10340)
农业(10272)
(10146)
贸易(10144)
业经(9845)
(9782)
(8206)
银行(8186)
(8068)
财务(8044)
财务管理(8015)
环境(7980)
(7883)
(7716)
理论(7600)
企业财务(7499)
机构
大学(184334)
学院(183294)
(76765)
经济(74823)
管理(68549)
研究(63336)
理学(58066)
理学院(57332)
管理学(56313)
管理学院(55957)
中国(48181)
(39994)
科学(39375)
(35662)
(33424)
(32530)
研究所(29984)
中心(29788)
(28979)
财经(28085)
业大(27462)
农业(25617)
北京(25587)
(25185)
(25175)
师范(24993)
经济学(24050)
(23225)
(22072)
经济学院(21847)
基金
项目(114914)
科学(89423)
研究(83352)
基金(82219)
(71016)
国家(70417)
科学基金(59626)
社会(52245)
社会科(49347)
社会科学(49327)
(45156)
基金项目(44049)
教育(38515)
(38347)
自然(38339)
自然科(37415)
自然科学(37402)
自然科学基金(36692)
编号(34696)
资助(34184)
成果(28973)
重点(25881)
(25619)
(25174)
课题(24246)
(22734)
科研(21981)
教育部(21711)
大学(21533)
创新(21266)
期刊
(86860)
经济(86860)
研究(56210)
中国(34171)
(29381)
(28278)
学报(27587)
科学(25575)
管理(22365)
大学(20285)
农业(19148)
学学(19003)
教育(18162)
(17131)
金融(17131)
技术(15580)
问题(14216)
财经(14061)
业经(13935)
经济研究(13049)
(12109)
(9940)
技术经济(9825)
(9552)
统计(9543)
理论(9483)
(8664)
(8663)
商业(8579)
现代(8508)
共检索到276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磊  
如何平衡救助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各国社会救助政策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经过10余年的发展,"应保尽保"目标早已实现。但是,随着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却逐渐成为低保对象的主体,低保群体的制度依赖倾向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与低保对象在不同模式下救助、就业间的博弈问题,旨在寻找城市低保制度中救助与就业的最佳平衡点,建立促进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积极就业的利益导向机制,以期为我国低保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奇恒  孟传慧  
一、问题的提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政府推行的一项社会福利救助制度,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后防线。另一方面,由于低保群体骤增,使得财政面临较大压力,2005年全国各级财政共支出低保资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佳颖  
解决城市低保边缘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低保边缘群体的就业动机和行为进行多角度分析,揭示影响他们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不仅要从客观方面加大援助力度、增加援助政策弹性,还要从主观上进行指导和激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保边缘群体就业困难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淮  
一、1998: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为“九五”所始料不及1998年是中国就业形势明显趋于严峻的一年。199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1年2.32%,上升为3.1%,不仅为“七五”以来的最高点;登记失业人数达570万人,失业人口连续5年趋于上升(见表1)...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探讨当前的就业问题 ,认为只有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考虑 ,形成有效的劳动就业制度 ,才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秦韬  
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被人们提到日程,在研究了中国的就业与三大产业产值数据后,笔者认为我国自1992年以来,经历了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成为中国就业的新引擎,就业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梅建明  刘频频  
近年来,随着国家“应保尽保”政策的逐步落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在急剧扩张。我国低保群体生活状况及生活条件仍然堪忧,但低保群体对政府的低保政策普遍持满意态度。当前应从主要关注效率转移到公平与效率并重上来,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城市扶贫救助体系尽可能缓解城市贫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娟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在保障贫困市民基本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低保制度的就业负激励问题日益凸显。实证研究表明,利用就业补贴政策,并对当前就业补贴政策中的比例系数进行适当调整,可有效提高低保对象的就业积极性,激励其提高收入水平、摆脱贫困状态。因此,应加快改革差额补贴救助制度,调整就业补贴政策,构建综合救助体系,完善最低保障退出机制,多渠道提升受助者就业能力及意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娟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在保障贫困市民基本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低保制度的就业负激励问题日益凸显。实证研究表明,利用就业补贴政策,并对当前就业补贴政策中的比例系数进行适当调整,可有效提高低保对象的就业积极性,激励其提高收入水平、摆脱贫困状态。因此,应加快改革差额补贴救助制度,调整就业补贴政策,构建综合救助体系,完善最低保障退出机制,多渠道提升受助者就业能力及意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边恕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着按照低保标准与低保家庭人均收入间的差额进行补偿的机制,称为"补差制"。这一制度背离了社会救助的初衷,打击了受助者的就业积极性,形成了"贫困陷阱"下的福利依赖。而负所得税制能够使受助者在获得基本生存补助的同时,依据劳动收入获得相应的津贴,使受助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受助者的就业积极性,使其摆脱"贫困与失业陷阱"。在阶梯式救助与地区差异的前提下,两种负所得税制方案表明,负所得税制下的可支配收入高于补差制下的可支配收入,并且负所得税制下的收入保障线与收入目标线差距越大,就业激励效应就越强。据此,本文提出了构建负所得税机制的相关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东明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又相对落后,这是产生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已经存在,但是没有直接暴露出来,而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又使这一矛盾转为了隐性的社会问题。从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的就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上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原因,使我国长期以来潜伏着的劳动力供需矛盾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形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欢  周娟  
无论从政策还是理论层面看,目前已经较为认可中国城市医疗救助的发展方向是分类救助。作者在分析医疗分类救助的国外经验和国内试点后,提出了医疗分类救助的政策标准,进而利用在西北兰州、白银和西宁三城市的入户问卷调查数据,提出了一种以属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对象分类方法,并成功将西北三城市贫困人群进行了符合所提标准的分类。无论本文提出的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分类方法还是分类结果都值得医疗救助实践予以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建军  刘立佳  徐吟川  
文章基于全国227个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等多种计量方法检验了低保救助制度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低保享受人数每增加1%,犯罪率将会减少0.065%,且运用检察院批捕率作为犯罪率的替代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稳健。(2)东部地区低保救助制度对犯罪率的影响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贫困城市中低保救助制度减少犯罪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另外,少数民族聚居城市中低保救助制度对犯罪率的影响与其他城市没有显著区别。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完善低保救助制度能够提升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林  
一、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由在业人员和那些具有劳动能力而尚未就业但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构成。城市劳动力供给状况可用城市劳动力人口数和城市劳动力参与程度来表征。城市劳动力人口数与城市的人口规模、自然增长率、年龄结构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紧密相关。在我国,从1952—198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