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7)
- 2023(14339)
- 2022(11766)
- 2021(10742)
- 2020(8898)
- 2019(19785)
- 2018(19368)
- 2017(37344)
- 2016(20416)
- 2015(22165)
- 2014(21415)
- 2013(20880)
- 2012(18960)
- 2011(16775)
- 2010(17043)
- 2009(16030)
- 2008(16110)
- 2007(14399)
- 2006(12956)
- 2005(11595)
- 学科
- 业(88156)
- 济(85147)
- 经济(85042)
- 企(80057)
- 企业(80057)
- 管理(75509)
- 方法(33433)
- 业经(30394)
- 农(28578)
- 财(28361)
- 数学(25260)
- 数学方法(25018)
- 中国(24761)
- 务(20720)
- 财务(20704)
- 财务管理(20685)
- 农业(20513)
- 技术(20067)
- 企业财务(19609)
- 策(18333)
- 制(18181)
- 理论(16582)
- 地方(16429)
- 划(16016)
- 贸(15926)
- 贸易(15918)
- 易(15474)
- 和(14410)
- 技术管理(13225)
- 体(13168)
- 机构
- 学院(285527)
- 大学(276848)
- 济(122234)
- 经济(119859)
- 管理(116139)
- 理学(99620)
- 理学院(98622)
- 管理学(97393)
- 管理学院(96849)
- 研究(92266)
- 中国(72535)
- 京(57619)
- 财(56849)
- 科学(54584)
- 农(50773)
- 所(45583)
- 江(44865)
- 财经(44451)
- 业大(42299)
- 中心(42184)
- 研究所(40873)
- 经(40433)
- 农业(39901)
- 经济学(36239)
- 北京(35613)
- 州(35205)
- 院(33626)
- 范(33534)
- 师范(33169)
- 商学(32774)
- 基金
- 项目(187624)
- 科学(150384)
- 研究(137259)
- 基金(137246)
- 家(119448)
- 国家(118316)
- 科学基金(103705)
- 社会(90156)
- 社会科(85627)
- 社会科学(85605)
- 省(75237)
- 基金项目(72999)
- 自然(67175)
- 自然科(65754)
- 自然科学(65735)
- 自然科学基金(64642)
- 划(62162)
- 教育(62024)
- 资助(54108)
- 编号(54023)
- 创(44220)
- 重点(42029)
- 成果(41765)
- 发(41603)
- 业(41543)
- 部(40721)
- 创新(40580)
- 课题(37848)
- 国家社会(37247)
- 制(36051)
- 期刊
- 济(139262)
- 经济(139262)
- 研究(84139)
- 中国(56596)
- 管理(48568)
- 农(46957)
- 财(46741)
- 科学(39525)
- 学报(39418)
- 农业(31798)
- 大学(30529)
- 学学(29335)
- 融(28592)
- 金融(28592)
- 教育(27159)
- 技术(25902)
- 业经(25558)
- 财经(22246)
- 经济研究(22132)
- 业(19797)
- 经(19315)
- 问题(19267)
- 技术经济(16385)
- 现代(15501)
- 商业(14591)
- 贸(14370)
- 科技(14201)
- 财会(13188)
- 世界(13140)
- 版(12620)
共检索到429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哲远 白燕
本文通过对人才引进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基于2016-2021年中小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人才政策显著有利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且这一结果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人才政策的实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低质量创新矫正效应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来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进程;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人才政府对拥有较强营销能力、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水平股票流动性以及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中,运用门槛效应揭示了随着中小企业政企关系水平的上升,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人才政策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璠 王竹泉 于小悦
如何科学发挥政策扶持作用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话题。本文采用文本量化分析法构建2012—2020年省级民营企业扶持政策效力指数,以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政府的民营企业扶持政策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扶持政策推动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从政策工具视角来看,相较于需求型政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其中,供给型政策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源困境,需求型政策仅在竞争激烈行业中稳定市场预期,而环境型政策则专注于营商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地,基于异质性视角,扶持政策对高新技术行业和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促进作用明显。本文为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协同,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澳 张羽丰 刘勇
本文以16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提质增效作用尚不显著;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规模、成长周期、行业类别密切相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支持、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运营能力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关键影响因素,且影响效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三大关键影响因素的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呈不同高低等级变化,外部支持因素中的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影响效应最高,而政府政策的影响效应较低;数字化生产要素中资金预算、组织管理影响最直接;数字化运营能力因素中数据要素获取和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是最重要的间接影响因素。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树民 宋敬波 周琼 于岚 郑江鹏 王汉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对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整体质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化税收政策和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是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税收发挥了积极支持作用,但还存在企业总体实力不强、上市意愿不高等问题。从税收政策及服务角度,要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实施更精准的服务,从促进企业提升实力以符合相关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条件和激发企业上市意愿两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实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立威 程泉
采用NCA和QC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探究营商环境和数字经济组态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或者数字经济不构成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但提升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数字经济水平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产生发挥着普适作用。产生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即数字经济支持下的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协同驱动型、数字经济辅助下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协同驱动型;产生非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缺失、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缺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濛 刘嫦
如何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视角,选取2009—2019年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关注国有股权参股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显著促进了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并且这一影响是通过打破融资渠道约束、制度体系约束和人才体系约束充分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行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利于全面认识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为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桂兰 谭嘉慧 杨亦民
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2021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单门槛效应,其表现形式为门槛值左侧的促进作用小于门槛值右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根据产权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影响的单门槛效应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文章从“专精特新”视角研究政府补助的有效性,有助于引导政府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影 梁祺
基于2012~2021年的中国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并购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并购直接驱动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证实,知识基础产生的知识叠加效应和盈利能力表征的财务倍增效应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并购或内部控制水平高、处于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容易在数字并购中获益。鉴于此,应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并购,利用并购赢取的知识资本与盈利优势,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辉 赵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建设、中德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等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仍受到企业规模不够、国际化程度不足、数字化应用深度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为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应完善健全科学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培训企业家创业精神,优化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国际化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超 李占国 周宏华
<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佼佼者,是部分中小企业未来转型发展的目标。面对新发展阶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形势,中小企业加快迭代升级迫在眉睫。江苏省泰州市是江苏省传统制造业城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省中游,本文以21家泰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专精特新企业为典型案例,由点及面,以小见大,探寻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永健 吴小萌
“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国家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提出的新政策,与原有科技创新政策相比,更注重提升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的创新活力,从而实现技术补链效果。为评估该政策的有效性,基于2014—2020年制造业中小企业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并运用Tobit模型检验“小巨人”企业培育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巨人”企业培育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水平提升实现,而非技术进步率本身,这体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2)政策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提升作用大于资本密集型。研究结论可为完善“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智林 谭文浩 毛凌翔
VUCA时代背景下,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灵魂,组织韧性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2013—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组织韧性越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越高。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组织韧性能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二,组织韧性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三,组织韧性能够提升行业市场化水平,进而改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组织韧性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组织韧性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从而带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结论可丰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企业借助组织韧性提高创新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岳辉
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对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特征,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其发展面临的“缺人才、缺资金、缺平台”和“增效难、融通难、提档难”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梯度培育、数智赋能、深化改革三大方向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文琳 张鲲翼 蒙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税收视角对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有待完善、初创期转型期较难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缺乏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可从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加大针对初创期转型期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税费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税收优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程 许志勇
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单元,不但承载着员工的就业,还发挥着技术创新的重要功能。由于众多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阶段,更加侧重于公司业务的开拓,对其内部治理和管理相对较弱。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谋求资本市场的需求,这些企业有着强烈的加强管理的诉求,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就是企业管理至关重要的方面。文章基于业务实践,在分析“专精特新”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其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建设和要点,以便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认知对精一创业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
智慧供应链建设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究
“专精特新”政策是否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基于精确断点回归的分析
知识搜寻与重构如何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柔性与激励型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
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
政府采购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基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视角
工业智能化赋能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专精特新”视角的研究
数字经济有利于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成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