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51)
2023(19786)
2022(16577)
2021(15232)
2020(12918)
2019(29575)
2018(29123)
2017(55665)
2016(30111)
2015(33750)
2014(33489)
2013(33084)
2012(30710)
2011(27715)
2010(28061)
2009(25847)
2008(25947)
2007(23424)
2006(20586)
2005(18616)
作者
(86829)
(72766)
(72538)
(68566)
(46539)
(34895)
(32869)
(28470)
(27650)
(26026)
(24611)
(24366)
(23200)
(23192)
(22550)
(22471)
(21747)
(21549)
(21000)
(20899)
(18038)
(17982)
(17807)
(16708)
(16356)
(16245)
(16226)
(16116)
(14707)
(14541)
学科
(134262)
经济(134123)
(104478)
管理(97422)
(90648)
企业(90648)
方法(57996)
数学(47445)
数学方法(46925)
(38662)
中国(37845)
(36463)
业经(35787)
地方(30596)
(29163)
贸易(29141)
(28203)
农业(26492)
技术(25949)
(25133)
财务(25071)
财务管理(25024)
(24634)
理论(23848)
企业财务(23715)
(22896)
(21529)
(19883)
银行(19836)
环境(19525)
机构
学院(433937)
大学(428712)
(183379)
经济(179614)
管理(170634)
理学(146177)
理学院(144567)
研究(144534)
管理学(142172)
管理学院(141351)
中国(110664)
(91076)
科学(86708)
(83325)
(73108)
(72628)
(67582)
中心(66769)
财经(66040)
研究所(65375)
业大(62940)
(59915)
农业(57251)
北京(57251)
经济学(55411)
(55244)
师范(54706)
(53645)
(52703)
经济学院(50136)
基金
项目(284184)
科学(225362)
研究(208072)
基金(205829)
(178711)
国家(177139)
科学基金(153771)
社会(133442)
社会科(126700)
社会科学(126665)
(113205)
基金项目(109072)
自然(99230)
自然科(97072)
自然科学(97047)
教育(96178)
自然科学基金(95351)
(93868)
资助(83888)
编号(83604)
成果(66270)
(64572)
重点(63941)
(62823)
(62711)
课题(58303)
创新(58128)
国家社会(55051)
科研(54078)
教育部(53990)
期刊
(205906)
经济(205906)
研究(127306)
中国(89610)
管理(68114)
(67292)
(67128)
学报(62656)
科学(60641)
大学(48332)
教育(47302)
农业(46106)
学学(45691)
技术(42799)
(40100)
金融(40100)
业经(35595)
财经(32770)
经济研究(32427)
问题(28828)
(28369)
(27413)
技术经济(24575)
(24480)
商业(21390)
统计(21178)
国际(20897)
现代(20701)
科技(20589)
(20294)
共检索到658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伊泺  
如何打造宜居乐业的城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成为当前各大城市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城市人才引留能力、城市年轻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吸引力、城市环境吸引力三个维度12个细分指标构建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以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为样本,客观评估比较了15个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情况,并进一步基于城市人才吸引力对城市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婉娟  
建设高效畅通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文以我国26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技术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技术创新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都呈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城市技术创新将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淑慧   欧璇   胥若男  
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业聚集会抑制商贸流通业发展,而工业与服务业的大规模聚集,会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三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呈“U”型,在产业聚集低水平区域,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在产业聚集高水平区域,呈现促进效应;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加速知识、技术的传播与溢出,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最后文章从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完善技术创新制度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钱晶晶  钟韵  张横峰  
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限回归模型对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市金融集聚整体上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金融集聚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从而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效应,亦即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建议各地区推动金融集聚建设,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克琴  
创新驱动是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维度的创新可能会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企业创新驱动视角,通过构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指标以及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维度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相比较而言,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要略强于技术创新。进一步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对于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而言,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而对于仓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强度相近。控制变量中,省域层面的居民消费水平和企业层面的企业成长能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其他变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解鹏程  
本文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地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在内的空间计量模型,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参数进行估计,以探究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且均高度显著;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强于东部地区。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技术创新不利于东部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却在中西部地区呈现正向空间外部效应。信息化水平存在正向空间外部溢出效应,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解鹏程  
本文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地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在内的空间计量模型,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参数进行估计,以探究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且均高度显著;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强于东部地区。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技术创新不利于东部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却在中西部地区呈现正向空间外部效应。信息化水平存在正向空间外部溢出效应,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本文从技术创新模式视角切入,基于2006-201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了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甚。同时,互联网能够通过引进高端技术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模仿创新却不能成为互联网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互联网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正向的"N"型非线性特征,而且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约束,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下,两者分别呈现倒"U"型、倒"U"型和边际效率递增的规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  闫博  杨良  
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是构建高质量商贸市场的关键举措,亦是建设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根本要义。本文立足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基于2011-2020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同关系。研究表明,全国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且两大系统间存在紧密协同发展关系。该协同关系于2011-2012年处于低位,2013-2014年过渡为初级协调,2015-2016年实现中等协调,2017-2020年呈现高度协调。随着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两大系统耦合协同度将随之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李倩  丁琳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联国   陈兴旺   何蒲明  
在经济转型至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也不断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就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及改善。为探究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本文利用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并且将产业升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能使得就业获得增长,并且产业升级作为其中的作用变量,很好的助推了我国就业的增长;从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在内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层面来看,研发机构R&D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研发机构R&D支出经费的提升、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扩大均显著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发展。分区域来看,扩大对研发机构R&D从业人数的培养有利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却与中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呈负相关变动;增加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的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影响效应为正,但均未通过一定显著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在内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层面来看,研发机构R&D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研发机构R&D支出经费的提升、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扩大均显著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发展。分区域来看,扩大对研发机构R&D从业人数的培养有利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却与中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呈负相关变动;增加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的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影响效应为正,但均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的假设检验。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小婷  
数字经济和传统零售业融合,推动了“新零售”发展。本文分析数字经济对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理论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直接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促进知识和技术传播,加速技术和零售业融合,帮助零售商发掘潜在消费者;另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变革传统的零售模式,赋能新零售发展,降低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数字经济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并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零售业市场规模,倒逼零售商变革运营模式,提高零售商运营效率,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说明技术创新和消费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詹敬彬   王晨  
数字贸易对外贸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贸易效率和便利性,拓宽贸易渠道和市场机会,促进跨境贸易和国际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和产品质量,并加强贸易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利用。本文利用2013-2022年数据,探究数字贸易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可以直接助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贸易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中介变量间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