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6)
- 2023(16695)
- 2022(14120)
- 2021(13137)
- 2020(10760)
- 2019(24343)
- 2018(23873)
- 2017(45683)
- 2016(24417)
- 2015(27410)
- 2014(26625)
- 2013(26067)
- 2012(23512)
- 2011(21088)
- 2010(21483)
- 2009(19815)
- 2008(18359)
- 2007(16116)
- 2006(14168)
- 2005(12282)
- 学科
- 济(96362)
- 经济(96269)
- 管理(73894)
- 业(72330)
- 企(62073)
- 企业(62073)
- 方法(40573)
- 数学(34607)
- 数学方法(34188)
- 中国(33465)
- 融(27113)
- 金融(27111)
- 银(25703)
- 银行(25662)
- 农(25239)
- 行(24772)
- 业经(24732)
- 地方(24055)
- 财(23414)
- 技术(21075)
- 制(19928)
- 学(18930)
- 理论(18692)
- 农业(17138)
- 贸(15996)
- 贸易(15980)
- 产业(15784)
- 务(15592)
- 财务(15525)
- 财务管理(15501)
- 机构
- 学院(334421)
- 大学(332147)
- 管理(135311)
- 济(133208)
- 经济(130158)
- 理学(117290)
- 理学院(116053)
- 管理学(114176)
- 管理学院(113566)
- 研究(109057)
- 中国(85231)
- 京(70539)
- 科学(66592)
- 财(59591)
- 所(52543)
- 中心(50849)
- 江(48291)
- 财经(48199)
- 研究所(47944)
- 农(47840)
- 业大(47498)
- 北京(44509)
- 范(43866)
- 经(43748)
- 师范(43494)
- 院(40693)
- 州(40381)
- 经济学(40075)
- 农业(37048)
- 经济学院(36273)
- 基金
- 项目(233121)
- 科学(184546)
- 研究(174182)
- 基金(167570)
- 家(144715)
- 国家(143461)
- 科学基金(124966)
- 社会(110123)
- 社会科(104548)
- 社会科学(104523)
- 省(93251)
- 基金项目(89491)
- 自然(79700)
- 教育(79286)
- 自然科(77895)
- 自然科学(77881)
- 划(77099)
- 自然科学基金(76474)
- 编号(71102)
- 资助(67419)
- 成果(56540)
- 创(52440)
- 重点(51979)
- 发(51183)
- 部(49825)
- 课题(49582)
- 创新(48289)
- 国家社会(45021)
- 项目编号(44323)
- 科研(43506)
- 期刊
- 济(143268)
- 经济(143268)
- 研究(99396)
- 中国(65426)
- 管理(50920)
- 学报(47425)
- 科学(45823)
- 财(43680)
- 农(43339)
- 教育(40547)
- 融(39266)
- 金融(39266)
- 大学(36781)
- 学学(34578)
- 技术(30991)
- 农业(29726)
- 业经(24903)
- 经济研究(22979)
- 财经(22601)
- 问题(19626)
- 经(19435)
- 科技(18231)
- 技术经济(16555)
- 图书(16548)
- 理论(16360)
- 现代(15876)
- 业(15563)
- 商业(15306)
- 实践(15028)
- 践(15028)
共检索到489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婷婷 张所地 胡琳娜
基于中国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20年的截面数据,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首先运用改进的TOE理论,探析了影响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的机理;其次构建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创新链与人才链的融合度;最后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的多元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业存在4条高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的路径:①数字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人才综合保障政策-经济环境型;②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建-协同创新型;③数字基建-人才综合保障政策型;④数字基建-财政科技支持政策型。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产业 创新链 人才链 融合 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娟
被广泛谈论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其内在规定性和指向性必须加以界定,才能促进其伦理研究的深入开展。为寻求合理性伦理诠释和系统化伦理方案,明确其伦理内涵是必要前提。实际上,无论是融合创新目标所负荷的伦理价值,还是创新主体应该具有的道德观念,以及融合创新过程及结果需要受到的规范约束,都蕴含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之伦理内涵的两个维度——内在的伦理秩序和外在的伦理规约。这两种内涵表征既召唤了积极伦理的调节作用,也昭示了消极伦理的限制特点,它们共同廓清了“应为”和“禁为”的伦理边界。因此,积极伦理与消极伦理相结合的实现路径,有助于调和乐观追捧和悲观忧虑的观念矛盾,从而消除融合创新之伦理决策的模糊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屹然 胡晓 张博
为推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采用调研数据结合主观指标评分的方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3092家专精特新类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潜在融合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快速识别新知识与技术、快速融合新技术与自身技术、快速处理合作技术问题、快速感知合作伙伴技术变化四个维度形成创新链;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有率、增强核心技术先进性、提升市场认可度三个维度转化创新链;最终通过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两个维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链 产业链 结构方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屹然 胡晓 张博
为推动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采用调研数据结合主观指标评分的方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3092家专精特新类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潜在融合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快速识别新知识与技术、快速融合新技术与自身技术、快速处理合作技术问题、快速感知合作伙伴技术变化四个维度形成创新链;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有率、增强核心技术先进性、提升市场认可度三个维度转化创新链;最终通过提升行业影响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两个维度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链 产业链 结构方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丽莉
将供应链集成性、合作性、一体化的思想运用在所有具有"供给—需求"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多元化的供应链模式,提出集群内可以构建技术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并与产品供应链进行耦合,多元供应链的构建融合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升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多元供应链 升级 核心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雪原 李家先
本文基于多主体协同视角,确定产业链与创新链“链际融合”路径。依据基础态、衔接态与产品态的环节主体态势、创新链与产业链相关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糊集定性分析,以干细胞产业为研究对象,确定链际融合路径与全链路融合路径。研究表明:基础态与衔接态链际融合路径有3类,即科研反哺型、企业延展型、政府协筑型;衔接态与产品态链际融合路径有3类,即组织发轫型、知识破茧型与功能涌现型;根据两阶段链际融合路径结果,获得干细胞产业两链融合的全链路必要路径“企业-企业-医院”;围绕产业必要路径,依次佐以首要、进阶、补充路径所需的协同主体,可实现地区链际融合水平不断攀升。研究结论在丰富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研究视角的同时,可为地区两链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与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本秀 吴福象
本文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互动理论模型,从资本积累和就业极化两方面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使用中国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资本积累效应和就业极化效应;进一步地,在积极应用机器人、就业政策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和创新基础薄弱的行业中,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以不同规模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受到机器人应用的促进。本文主要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可为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提供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龙鹏 张双志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如何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本文综合使用大数据方法和计量方法,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的全样本数据构造了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度量指标,并从制造业产业层面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在不断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人工智能融合程度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人工智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融合的增速快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创新数量方面,也体现在创新质量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性越强,其与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效应越显著;与低技术产业相比,人工智能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效应。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融合发展 技术创新 制造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薇 吴哲宇 李怡为
人工智能在全球引领了新一波技术热潮,并对教育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开创教育行业新纪元。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对“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梳理研究现状,通过聚类分析归纳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四大视角,包括中观层面的行业变革以及技术应用,以及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主体,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变革的影响,包括智慧教育的赋能路径、智能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智慧课堂的创新探索等;二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包括ChatGPT等应用推动教学效率提升、大数据教学模型构建、在线教育体系构建等;三是推进人才培养和知识学习方面,“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带来观念和实践的变化以及对知识学习途径的创新性影响;四是人工智能对教育主体的影响,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义和塑造,学生角色要推动自主、个性化、混合和泛在学习,低年级教育要利用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最后,人工智能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伦理困境,需要制定算法向善和数据向善的伦理准则,建立人工智能算法监测与数据安全防护措施,来构建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再进 张亮 应益昕 庞宇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以下简称“四链”)融合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本文在深入探讨“四链”融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四链”融合的基本特征及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剖析总结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在重点领域推动“四链”融合的主要做法,结合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当前科技改革新要求及国外案例启示,从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完善关键领域布局、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打造高能级链条、促进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有关政策举措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晨 王戈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和“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充分发挥人才效能,使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议题。新型研发机构是科研机构的创新模式,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重要尝试。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的七所新型研发机构为例,从价值链视角对新型研发机构内部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出新型研发机构实践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动态协同模式。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给出具体指导建议,为人才链支撑双链融合的过程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实践三链融合给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晨 林晨 高中华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应深入探讨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逻辑理路。首先,构建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理论逻辑。然后,对比中美制度,提炼建设我国人才链的政策启示。最后,提出“人才—创新”闭环、“人才—产业”闭环及推动“创新—产业”螺旋三类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理论过程;从政策进程、政策基调、政策推进归纳中美在三类过程的差异;总结政策借鉴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体制优势,提出激发人才链效能的中国方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超超
在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和国内外商业力量的推动下,重庆两江新区实现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爆发式增长,有力支撑和引领了重庆市的创新驱动发展。但是,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和重庆市域经济的"增长极",两江新区对重庆大数据智能化的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仍存在市内创新资源争夺加剧、产业集群集聚难度加大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两江新区建设全国领先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策源地的路径:一是完善创新链条,优化创新体系;二是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三是推进转型升级,推动融合发展;四是构筑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两江;五是推动全域创新,构筑产业生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江波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分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和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融合两种模式:前者起步模式是"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理念,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而后者起步模式是"产业链拉动创新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思想,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弱的国家或地区。而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是一项涉及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在现实中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常常致使两者陷入相互割裂状态。通过分析可知,应从完善创新链整
关键词:
创新链 产业链 产业升级 融合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