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8)
- 2023(9617)
- 2022(8479)
- 2021(7881)
- 2020(7043)
- 2019(16613)
- 2018(16489)
- 2017(32780)
- 2016(18110)
- 2015(20771)
- 2014(21273)
- 2013(21289)
- 2012(20294)
- 2011(18543)
- 2010(18954)
- 2009(18214)
- 2008(18154)
- 2007(16508)
- 2006(14742)
- 2005(13468)
- 学科
- 济(80533)
- 经济(80425)
- 管理(52149)
- 业(47568)
- 方法(37030)
- 企(36885)
- 企业(36885)
- 数学(33247)
- 数学方法(32936)
- 中国(24233)
- 农(22191)
- 财(20642)
- 地方(18393)
- 制(17449)
- 学(16414)
- 环境(15911)
- 贸(14853)
- 贸易(14844)
- 业经(14723)
- 易(14371)
- 农业(14106)
- 银(12855)
- 银行(12820)
- 行(12259)
- 和(12159)
- 务(11769)
- 财务(11743)
- 融(11738)
- 金融(11736)
- 财务管理(11706)
- 机构
- 大学(274229)
- 学院(271022)
- 济(113547)
- 经济(110915)
- 管理(102984)
- 研究(93785)
- 理学(87710)
- 理学院(86609)
- 管理学(85254)
- 管理学院(84732)
- 中国(71541)
- 京(59673)
- 科学(57467)
- 财(54809)
- 所(48343)
- 农(46048)
- 中心(43593)
- 研究所(43511)
- 财经(43078)
- 江(41549)
- 业大(40015)
- 经(38915)
- 北京(38324)
- 范(36614)
- 师范(36308)
- 农业(36294)
- 经济学(35476)
- 院(33803)
- 州(33406)
- 经济学院(32266)
- 基金
- 项目(173541)
- 科学(135126)
- 研究(125700)
- 基金(124622)
- 家(108395)
- 国家(107521)
- 科学基金(90776)
- 社会(79685)
- 社会科(75388)
- 社会科学(75358)
- 省(66967)
- 基金项目(66730)
- 自然(58129)
- 划(57483)
- 教育(57103)
- 自然科(56670)
- 自然科学(56649)
- 自然科学基金(55571)
- 资助(51658)
- 编号(51259)
- 成果(42439)
- 重点(39305)
- 部(39265)
- 发(37943)
- 课题(35743)
- 创(34623)
- 科研(33358)
- 教育部(33145)
- 创新(32620)
- 国家社会(32517)
- 期刊
- 济(128057)
- 经济(128057)
- 研究(82309)
- 中国(52512)
- 财(42099)
- 学报(40952)
- 农(40722)
- 科学(38431)
- 管理(34539)
- 大学(30401)
- 学学(28586)
- 农业(26913)
- 融(26096)
- 金融(26096)
- 教育(25209)
- 技术(22220)
- 财经(21558)
- 业经(20332)
- 经济研究(19764)
- 问题(19579)
- 经(18534)
- 业(14615)
- 贸(14305)
- 统计(14200)
- 技术经济(14074)
- 理论(13820)
- 资源(13657)
- 商业(12826)
- 策(12736)
- 现代(12695)
共检索到409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坤鹏
在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人文、经济三个层面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架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并选取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采用2009年统计数据,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城市人居环境总宜居度、人文环境宜居度、自然环境宜居度及环境宜居度协调性上得分均最高,上海的经济人居环境宜居度最高,重庆、天津均不具有比较优势;四大直辖市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协调性均不高。这与所作的专门公众意识调查结论也基本一致,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提供了新视域。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宜居度 城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汤俊晓
本文以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运用单核心假设下Clark模型,对4大直辖市的人口密度梯度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北京呈现人口郊区化趋势;上海拟合效果较差,脱离单核心结构;天津不符合Clark模型;重庆呈现人口城镇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直辖市的交通规划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勇 曹轩祯 罗楚珺 秦以旭
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四直辖市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四市的城市创新能力现状并引入Theil系数模型对四城市的创新能力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创新能力明显强于天津和重庆;四直辖市的城市初始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大致呈现Z字型曲线,而城市最终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呈现三个波动阶段;城市经济规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城市创新投入对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四市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相郁
最佳城市规模问题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最佳城市规模分析方法可概括为四种方法,其中,本文利用聚集经济方法与最小成本方法度量并比较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三个超大城市的最佳城市规模。由于统计资料的有限,聚集经济方法利用从1978年至2002年的资料,而最小成本方法利用从1985年至2002年的资料。本文的聚集经济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最佳城市规模为1251.714万人,天津市为951.311万人,上海市为1795.516万人,并且,最小成本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最佳城市规模为801.452万人,上海市为2123.078万人,天津市为1126.208万人。
关键词:
最佳城市规模 聚集经济 最小成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莉丽 郭沛
论文使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2000至2013年的数据,运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模型,分析需求、供给和宏观经济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不同影响因素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度之间存在着城市差异,影响房地产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分别为:成交土地楼面均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建筑安装工程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成本与北京和上海的房地产价格关联非常密切,但大小稍有差异。宏观经济因素中,贷款余额对各城市影响都比较大,对重庆影响最大,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值为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聂强
文章在构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综合测度我国四个直辖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对四个直辖市当前的投资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了提升四个直辖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竞争力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花 刘文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关注经济增长质量。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很多,而碳效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挖掘输入指标,将单位碳排放所支持的GDP产出和所承载的人口数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DEA模型;并以我国四个直辖市为例,进行碳效率评价,以期通过碳效率评价,客观反映经济增长质量,为政府相关部门环境经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碳效率 DEA模型 碳排放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
本文基于1985-2006年中国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利用人均能源终端消费量、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基于FGLS估计方法和Swamy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四大直辖市能源利用状况的扩张趋势以及能源利用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测度,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果 能源统计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鼎 高强 李宪翔
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营商环境建设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从政务环境、公共环境、金融环境、人力资源、创新环境及市场环境等6个方面构建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6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间营商环境差距明显,呈现东部地区最优、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及东北地区较为落后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放管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羡瑛楠 殷晨曦
论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环境发展为基础,社会发展为目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科技系统四个子系统出发,构建了18个指标组成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直辖市2008—2013年的低碳发展指标进行处理,得到量化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直辖市低碳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排名次序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008—2013年北京和上海低碳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天津和重庆的低碳发展水平在2011年出现了微小的拐点,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宏 潘俊 叶堃晖
基于产业组织结构理论研究建筑业问题,以直辖市为例,从企业规模结构、专业结构、行业进入壁垒以及产品差异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当地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建筑业 集中度 行业壁垒 产品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晓辉
制度创新的扩散溢出效应,可由中观层面的测度指标直观确定辐射波及范围。借鉴国内外文献常用的一些制度变量代理指标,本文通过设定门槛值距离的局域空间自相关Moran I分析,发现制度变量的相关性随31个省会(直辖市)城市间距离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且最佳距离得到威尔逊模型和非参数方法的验证。用1996-2013年度截面数据的空间动态过程,显示制度"试验场"往往具有明显的政策外溢效应。因此,制度的经验推广要考虑空间近邻效应,将时间分散到多个空间进行试验,如建立多个自贸区"试验田"。
关键词:
制度 空间自相关 辐射范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城市财源实证分析与发展》课题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璐源 陈文来
打造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与机场群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为例,充分考虑城市群核心机场的引领带动作用,运用相关系数法、熵权法、耦合协同度、莫兰指数等模型在时间与空间维度共同对各城市群与其机场群、内部各城市及对应机场、所有机场间发展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分类排序。结果发现:一是四大城市群与其机场群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内部协同度层次结构分明,协调性有待均衡提升;二是协同度与城市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与空间布局有一定依赖性;三是核心城市、核心枢纽机场对整体发展协同水平贡献较大;四是城市群与机场群耦合协同度时间截面与空间维度测算结果整体相同,局部存异,核心城市与机场耦合协同度的空间集聚带动特征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涛 张越 王玉阁 李志英
综合运用PSR模型、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2009—2019年间,我国城市紧凑度整体上升,但增速逐渐减缓,且已出现下降趋势;逐渐形成"中—东—西—东北"阶梯式递减的分布格局。(2)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下降,但已呈现好转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因子将是未来几年省会城市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3)城市紧凑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协调性、相互促进关系逐步增强,总体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阶段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