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3)
- 2023(18019)
- 2022(15807)
- 2021(14772)
- 2020(12707)
- 2019(29553)
- 2018(29266)
- 2017(57185)
- 2016(31288)
- 2015(35277)
- 2014(35531)
- 2013(35110)
- 2012(32350)
- 2011(29128)
- 2010(29180)
- 2009(26973)
- 2008(26721)
- 2007(23655)
- 2006(20430)
- 2005(17938)
- 学科
- 济(128336)
- 经济(128189)
- 管理(89057)
- 业(85120)
- 企(71098)
- 企业(71098)
- 方法(63376)
- 数学(55708)
- 数学方法(54850)
- 农(33262)
- 财(32799)
- 中国(32533)
- 学(29379)
- 业经(26930)
- 地方(25939)
- 贸(22965)
- 贸易(22956)
- 制(22598)
- 易(22188)
- 农业(22064)
- 理论(21787)
- 务(21270)
- 财务(21180)
- 财务管理(21127)
- 企业财务(20010)
- 和(19470)
- 环境(18842)
- 技术(18635)
- 银(17949)
- 银行(17874)
- 机构
- 大学(452295)
- 学院(450099)
- 济(176028)
- 管理(175941)
- 经济(172059)
- 理学(153375)
- 理学院(151579)
- 研究(149322)
- 管理学(148461)
- 管理学院(147665)
- 中国(108973)
- 科学(96404)
- 京(96219)
- 财(79832)
- 农(77216)
- 所(76344)
- 业大(70804)
- 研究所(70034)
- 中心(67842)
- 江(65693)
- 财经(65014)
- 农业(60966)
- 北京(60353)
- 范(59378)
- 经(59035)
- 师范(58671)
- 院(54613)
- 经济学(53348)
- 州(53183)
- 财经大学(48454)
- 基金
- 项目(310943)
- 科学(242969)
- 基金(224907)
- 研究(220392)
- 家(197900)
- 国家(196322)
- 科学基金(167882)
- 社会(136795)
- 社会科(129609)
- 社会科学(129574)
- 省(121961)
- 基金项目(119187)
- 自然(112711)
- 自然科(110130)
- 自然科学(110102)
- 自然科学基金(108115)
- 划(103200)
- 教育(102760)
- 资助(94949)
- 编号(89156)
- 成果(71640)
- 重点(70183)
- 部(68105)
- 发(65302)
- 创(63680)
- 课题(61936)
- 科研(60434)
- 创新(59524)
- 教育部(57883)
- 计划(57726)
- 期刊
- 济(185064)
- 经济(185064)
- 研究(125897)
- 中国(79423)
- 学报(76415)
- 科学(68553)
- 农(67852)
- 管理(62134)
- 财(61415)
- 大学(56838)
- 学学(53762)
- 教育(47369)
- 农业(46316)
- 技术(39966)
- 融(34553)
- 金融(34553)
- 财经(31298)
- 业经(30553)
- 经济研究(29917)
- 经(26735)
- 问题(25781)
- 业(24513)
- 统计(23322)
- 技术经济(22114)
- 图书(22062)
- 版(21925)
- 科技(21200)
- 策(21061)
- 理论(20484)
- 商业(20087)
共检索到639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云廷 张永芳
城市群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分形理论的位序规模法则和异速生长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演化规律及异速增长速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齐夫维数接近1,城市体系较为健全,各规模等级城市数量比例较为合理。同时,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异速生长系数与城市规模呈现明确反向变化关系。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异速生长系数分别为0.41、0.98、3.59、8.19和16.7,即城市越大,越应该向高层发展,异速生长系数b值应该越小。应根据异速生长系数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土地供应,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科学引导人口集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形成特色支柱产业,全方位提升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金龙 陈雯
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已往学者主要关注于单体城市的研究,而对全球化背景下大都市区或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尚显不足。为此,通过构造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动力分析框架,并基于2000、2005和2010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城市用地结构数据,对中国经济转型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长三角51个样本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演进,长三角城市正经历着以居住与工业用地增长为主导的空间重构;发达地区(或高级城市)凭借先发优势,其城市用地变化动态度逐渐减小,结构趋于成熟稳定;而相对落后地区(或低级城市)由于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慢,其用地结构调整规律也较发达地区滞后。总体上,长三角地区城市用地结构总体变动趋于均等化,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热点区"逐渐由发达地区大城市转向相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通过对城市用地结构演变规律分析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的复杂巨系统中,全球化与城市化共同驱动下的市场、政府和居民的行为共同促进了城市用地结构演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燕 张云鹏
运用异速标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各个省份的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工业用地利用基本合理;(2)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利用存在一定规律,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系统发育程度较高;(3)从幂函数的分形关系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发展遵循城市演化机制,自上而下的组织关系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时中 丁雨洁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依据绿色化测量指标和极值熵值法,系统测算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化指数,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样本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化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群内城市间绿色化指数截面差异明显。②子系统指数呈现稳步增长的时序动态演变特征;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和绿色治理子系统分别呈现"快速"上升、"直线"式上升、"平稳"增长和"波浪式"上升态势。③截面上,2016年各子系统绿色化水平和2007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演变轨迹差异化明显。④26个城市绿色化波动类型分为发展平稳型、持续波动型和跳跃型。⑤经济增长、城镇化、科技发展、环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化水平提升,而工业化和资源消耗显著抑制了绿色化发展。据此,提出推进绿色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响 严广乐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将是长三角城市区域今后发展的主要特征。文章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结构属性和网络微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内部各城市间联系不均衡性特征明显,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通过网络分析进一步提出为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网络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建构;区位条件差异、要素空间流动、交通综合发展及政府政策推动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时空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明翠琴 彭宏亮
文章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4—2021年的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探索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不同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上,数字经济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波浪形态;居民消费在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在不同的城市规模中,相较于其他城市,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大城市的经济活力;在空间效应分析中,数字经济对本地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但在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中,大城市间存在虹吸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露露 王子晨
文章根据绿色创新的动因,将绿色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环境规制型。分别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据此作出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假设。随后利用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一体化是否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长三角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不明显,说明长三角城市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要素流通渠道,通过最大化区域一体化效应,促进城市绿色新水平的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涵江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测算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市的金融空间联系,采用传统OLS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外部金融联系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整体金融联系增强,由单一线型结构逐步向复杂网络结构演化;城市外部金融联系增强有利于本地产业的高级化、合理化转变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但对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负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完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地区间差异化分工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桢业 金银花
近10年来长三角的政府公共投资(分配)过多地流向了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使这些城市的人均公共资本拥有量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其边际生产率递减情况的发生。但它们的资本利用效率或技术创新水平没有明显提升(或下降),不足以抵消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对这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公共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在数量上表现得不明显,但对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且资本边际生产率呈递增态势的长三角外缘中小城市而言,公共投资却有着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新飞 陈珊珊 李腾
本文论证表明现有测算跨地区边界效应的文献关于市场一体化的前提假设可能不成立,且实证分析中还存在数据的加总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等问题。本文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长三角15个城市224个市场37种农产品的161个周度价格及成本数据,在一价定律的框架内重新考虑地区间市场分割情况,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对省际边界和价格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价差变动来源于成本差异和利润差异的变动,跨边界市场分割程度更大;(2)控制了当地市场供给和需求特征后,长三角地区省际边界效应显著存在,上海-江苏、上海-浙江和江苏-浙江的边界效应分别为42%、45%和32.4%;(3)由于跨边界农产品零售市场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晓伟 刘澈元
研究长三角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对于促进区域一体化以及制定各市的发展规划有着重大意义。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和东部21个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改进的象限图方法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长三角格局。研究发现:省际尺度上两者关系的地域差异并不明显,仅存在南北翼的微弱差异。此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格局存在马太效应。长三角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进程,依据客观的发展规律,研究两者适度不协调的合理性,制定两者协调发展的合理规划。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水平 关系 长三角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开明
在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内不同规模城市逐步形成具有等级分布特征的城市体系,不同层级城市的功能等级、辐射范围及经济联系存在明显差异。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显示,上海作为区域首位城市,城市流强度突出,经济辐射范围较广,与周边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强度。熟悉城市体系的分布特征及功能联系,对于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无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服务业增加值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关系分析——借助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等级划分的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的实证分析
中国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的演变及异速生长关系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校企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研究——长三角城市群高校的省际比较
长三角金融发展影响城市群空间经济演变的时空异质性分析——基于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双重维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城市的区位决定: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