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8)
2023(10913)
2022(8631)
2021(7718)
2020(6304)
2019(13690)
2018(13648)
2017(26358)
2016(13854)
2015(15616)
2014(14987)
2013(14460)
2012(13143)
2011(11846)
2010(11911)
2009(10968)
2008(10514)
2007(9415)
2006(8335)
2005(7294)
作者
(37580)
(31357)
(31294)
(29697)
(20489)
(14935)
(13988)
(12082)
(11977)
(11143)
(10656)
(10585)
(9977)
(9905)
(9800)
(9611)
(9241)
(9166)
(9053)
(8849)
(7655)
(7610)
(7470)
(7221)
(6996)
(6964)
(6902)
(6858)
(6199)
(6175)
学科
(64682)
经济(64623)
(46989)
管理(45832)
(38853)
企业(38853)
方法(28359)
数学(25119)
数学方法(24988)
中国(22405)
技术(20378)
(16634)
业经(14912)
地方(14284)
(14189)
技术管理(13407)
农业(11892)
(10969)
(10089)
贸易(10081)
(9724)
产业(9600)
理论(9553)
(9408)
银行(9391)
(9338)
金融(9338)
(9042)
(8989)
(8980)
机构
大学(195266)
学院(194987)
(86022)
经济(84314)
管理(79440)
理学(69025)
理学院(68336)
管理学(67434)
管理学院(67050)
研究(64273)
中国(47746)
(40480)
(38178)
科学(35807)
财经(30641)
(30026)
中心(29689)
(29612)
(28123)
经济学(27639)
研究所(26891)
(26100)
业大(25476)
北京(25118)
(25113)
经济学院(25027)
师范(24890)
(23813)
(23489)
财经大学(22891)
基金
项目(134247)
科学(109540)
研究(100941)
基金(99772)
(85566)
国家(84876)
科学基金(75580)
社会(68851)
社会科(65553)
社会科学(65539)
基金项目(53238)
(52684)
教育(46788)
自然(46382)
自然科(45485)
自然科学(45481)
自然科学基金(44731)
(43662)
编号(38981)
资助(38262)
(33952)
成果(30806)
创新(30760)
(30087)
重点(30062)
国家社会(29727)
(29655)
课题(27658)
教育部(26847)
人文(26331)
期刊
(91183)
经济(91183)
研究(61315)
中国(41552)
管理(31785)
(28492)
科学(26367)
学报(24289)
(23384)
教育(23113)
技术(20051)
大学(19888)
学学(18688)
(18525)
金融(18525)
农业(15892)
财经(15664)
经济研究(15394)
业经(14727)
(13566)
问题(13524)
技术经济(12113)
科技(11954)
现代(9734)
(9573)
(9567)
商业(9500)
(9315)
论坛(9315)
(9242)
共检索到28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裴文乾  
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胜关键。人口结构变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突出。在人口结构变化和技术创新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基于146个城市54个行业的经验数据,利用人口多样性指数、通过构建多维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口多元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发现:总体来看,人口多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且其对技术复杂度较高的行业的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相对更为显著;分行业来看,城市人口多元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具有阶段性特征和规模异质性特征;区分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来看,人口多元化对于高技术行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在500万以下规模的城市中比其在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指出,应充分发挥人口多元化对不同行业技术创新和不同规模城市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通过提升人口多元化水平、形成人口多元化与技术创新和城市创新的自我增强正反馈机制,促进城市创新实现高质量新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文乾  王红霞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使许多城市形成了多元化的人口结构,同时呈现出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水平。文章基于人口结构变化视角,以2000—2015年中国147个城市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及城市专利申请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人口多元化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口多元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从影响机制来看,人口多元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会受到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年龄人口的正向调节;人口多元化还能通过改善城市创新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空间和规模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城市人口多元化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比中西部强,规模较大的城市人口多元化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比规模较小的更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赖凯  孙慧  
以2010—2015年42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多元化经营、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基金持股对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型呈显著正U型关系;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激励与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因此,公司治理应该与多元化程度相匹配,只有采取灵活的公司治理,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苏晓华  谢志敏  夏燕  
技术多元化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在探讨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过程中,现有文献忽视了技术创新和技术关联对于两者关系的影响。文章采用了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和技术关联在技术多元化提升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中的作用。最终发现:技术多元化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技术创新在两者之间承担中介角色,但是过高的技术多元化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关联性会加强技术多元化对绩效的正效应,这种调节效应通过技术创新发挥作用。文章研究的结论为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企业采取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卫红  王田绘  王永健  
本文以珠三角地区的285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多元化程度企业的创业导向、IT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其中IT能力为中介变量,创业导向被划分为创新与先动性、风险承担性两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与先动性、风险承担性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有显著促进作用,IT能力对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与先动性对IT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风险承担性对IT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于是IT能力只在创新与先动性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但是,企业多元化程度不同,IT能力的中介作用也不同。在相对低度多元化企业中,IT能力在创新与先动性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相对高度多元化企业中,IT能力则起完全中介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忠雪  高心仪  
在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家族企业多元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和家族治理有效性问题却缺乏相关探究。以2010—2020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多元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家族治理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多元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家族控制和代际传承起到了扭转作用,而家族管理则加剧了这一负面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现金配置的负向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正向中介效应都对抑制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传导作用。研究结果对家族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优化内部治理、提升创新效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校美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基于1985-2016年G20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临界值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4.61左右,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该临界值时,它能促进技术创新;当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该临界值时,它又会抑制技术创新。目前G20中越过该临界值的国家和组织有12个,它们分别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表明,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和法定退休年龄也是影响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临界值的重要因素,且采用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国家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国家都能使该临界值增大。这一研究结果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丽  陈蕾  
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内地107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基于军民融合企业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结构洞和网络密度)等指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及两者交互作用、结构洞与网络密度的互补关系/平衡关系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多元化、结构洞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网络密度及其与技术多元化的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网络密度和结构洞的互补关系会抑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两者在军民融合企业内部的平衡关系能够促进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茹  梁绮君  吕拉昌  
城市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已有较多的研究,但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对城市发展尤其重要,城市人口结构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有何种关系?基于我国50个样本城市分析,对各城市人口结构要素、总体人口结构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性别构成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在人口的年龄构成中,"0~14岁"组与城市创新能力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15~64岁"组与城市创新能力有一定正相关性,"65岁以上"组与城市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城镇人口比重与创新能力有非常显著正相关性。城市总体人口结构也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相关性。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改善城市人口结构,可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姜富伟   张杉   丁慧   张华婧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视。基于企业绿色转型的背景,本文探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性别多元化的董事会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这一结论在以二孩政策作为自然实验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多元化的董事会通过提高企业环境关注度、促进制定CEO长期激励计划以及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此外,在性别更为平等的地区和家族企业中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或职业经历单一的董事会中尚未发挥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企业环境表现,即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本文对厘清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的影响机制,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元平  王品超  朱晓盼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自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科教支出增加及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是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原因。这可以解释为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人力资本、教育资源及企业在城市的集聚,城市化过程的知识的溢出和要素的流动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的内在机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庆垒  施建军  刘春林  汤恩义  
近年来技术多元化研究一直都是探讨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忽略了技术多元化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探索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双元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作用。采用2007—2010年568家中国主板上市公司数据的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多元化能够有效促进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能力,并且技术多元化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利用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我们还发现,行业跟风研发创新的竞争互动是影响技术多元化与双元创新能力关系的重要情境因素。企业所在行业跟风研发创新的竞争互动越频繁,越有利于技术多元化的企业培养利用式创新能力,却不利于对探索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采用技术多元化战略培养双元创新能力时,既要注重利用多元化的技术知识库来实现双元创新能力之间的平衡,又要考虑跟风研发创新的行业竞争互动造成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云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与金融支持和技术创新内生协同发展。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具有不对称的长期互动机制,金融支持对城市化影响更为明显,而城市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此外城市化冲击对金融支持在短期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张卫  
技术创新是工业绿色化的重要动力,研究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化的影响,对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化影响的作用机理归纳为直接作用机理、市场传导机制和路径依赖三大部分,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将技术创新对工业绿色化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①技术创新有利于工业绿色化;技术创新还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工业绿色化,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则相反;市场开放形成的国际市场潜力促进工业绿色化,但国内市场潜力与之相反;上一期工业绿色化积累有利于本期工业绿色化。②技术溢出效应与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及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均有利于工业绿色化,但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对工业绿色化起抑制作用。③技术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对工业绿色化影响及国内外市场潜力联动对工业绿色化影响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④以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因子分别替代发明专利因子并作为技术研发创新的测度指标,实证结果仍具有一定稳健性。因此,为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化,一是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清洁型技术创新;二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降低制度对人力资本市场流动束缚,消除创新外溢与市场联动对工业绿色化影响的区域异质性;三是统筹内外市场联动发展,释放创新外溢与市场联动对工业绿色化的促进作用,并抑制国内外市场联动对工业绿色化的不利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红霞  
文章通过构造人口多样性指数,利用"五普"和"六普"数据,定量分析了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中人口多元化的进程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随着人口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特大城市的人口构成逐渐改变了以本地人口为主的单一模式,人口多样性日益增强,而且近郊区是人口多样性最强和人口多元化发展最快的区域。从人口多元化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来看,由近郊区带动向周边扩散发展的空间特征明显。由于人口多元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因此,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政府政策在积极促进人口多元化有机发展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以便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