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3)
- 2023(12706)
- 2022(10705)
- 2021(9690)
- 2020(8016)
- 2019(18477)
- 2018(18480)
- 2017(35411)
- 2016(19411)
- 2015(22101)
- 2014(22362)
- 2013(21721)
- 2012(20509)
- 2011(18763)
- 2010(19360)
- 2009(17677)
- 2008(17394)
- 2007(15495)
- 2006(13799)
- 2005(12340)
- 学科
- 济(93203)
- 经济(93100)
- 管理(52362)
- 业(49463)
- 方法(40209)
- 企(38270)
- 企业(38270)
- 数学(36482)
- 数学方法(35902)
- 中国(29795)
- 地方(25009)
- 农(23298)
- 财(18500)
- 业经(18447)
- 学(16630)
- 制(16044)
- 农业(15836)
- 融(14762)
- 金融(14755)
- 贸(14600)
- 贸易(14587)
- 银(14506)
- 银行(14479)
- 理论(14093)
- 行(14024)
- 易(13985)
- 发(13432)
- 地方经济(13231)
- 环境(13129)
- 技术(12637)
- 机构
- 学院(280066)
- 大学(277293)
- 济(115318)
- 经济(112736)
- 管理(105153)
- 研究(99052)
- 理学(89767)
- 理学院(88714)
- 管理学(86858)
- 管理学院(86344)
- 中国(74520)
- 京(60434)
- 科学(60203)
- 财(53058)
- 所(50468)
- 农(47357)
- 研究所(45475)
- 中心(44811)
- 江(43633)
- 财经(41606)
- 业大(40723)
- 北京(38500)
- 范(38185)
- 师范(37744)
- 经(37689)
- 农业(36918)
- 院(36273)
- 经济学(35694)
- 州(35326)
- 经济学院(32146)
- 基金
- 项目(185317)
- 科学(146113)
- 研究(134914)
- 基金(132715)
- 家(115799)
- 国家(114832)
- 科学基金(98655)
- 社会(85698)
- 社会科(81329)
- 社会科学(81311)
- 省(74424)
- 基金项目(68937)
- 教育(63634)
- 自然(63203)
- 划(62285)
- 自然科(61833)
- 自然科学(61819)
- 自然科学基金(60659)
- 资助(56195)
- 编号(54391)
- 成果(44490)
- 发(44321)
- 重点(42093)
- 部(40338)
- 课题(40025)
- 创(38300)
- 创新(35799)
- 发展(35593)
- 国家社会(35259)
- 展(35031)
共检索到43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炎炎
在单极驱动的背景下,西部省会城市的日益极化使城市人口压力日趋显现,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均衡发展。近年来,成都市人口从量上直观展现出人口低生育率得到巩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进程加速,但人口机械增长逐年提升,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文章通过对2006~2012年截面数据的收集分析发现,成都市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状况良好,但人口与外部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总体人口均衡发展进程缓慢;解决城市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思路,实现从"单极"到"多点多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转变,同时要切实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口与城市资源环境的矛盾。
关键词:
西部 极化 人口均衡 测度指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梅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西部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省会城市面临一系列城市问题。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对西部省会城市人口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成都面临诸如人口机械增长过快、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凸显等问题。解决西部人口发展的症结关键在于改变以往城市人口发展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平衡西部人口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
西部 省会城市 人口 均衡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俊良 郭显超
文章在综述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均衡、人口均衡、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构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模型,认为均衡的基本含义就是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人口内外部各子系统同时具备了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状态,其内容包括内部均衡、外部均衡和总体均衡三个方面。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内部、人口外部、人口总体三个方面,分别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协调度和可持续度进行测评,并利用1982~2010年的数据对四川省主要年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3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不容乐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继军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某些发达省份提出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构建省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量化测度指标体系,对于从整体上把握和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量化测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构建了省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论证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量化测度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兰 薛向岭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意义重大,为了评价和解析城乡经济发展现状,研选城乡经济发展对策,本文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配置为观测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我国各省市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
城乡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庞文 刘洋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利的保障和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针对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测算和评价至今尚属空白。在借鉴相关理论和同类工作的基础上,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结合统计数据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但特殊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任务艰巨,是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吴中元
教育均衡发展评价在教育发展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文章从教育发展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教育评价理论提出了包含教育发展数量指标和教育发展质量指标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天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国秋 徐剑
均衡的物流体系是连接顾客端(C端)与制造端(M端)的有效载体。当前,C端与M端需要通过均衡的物流体系以实现合理的"短链式"快速连接方式。本文利用物流均衡理论,以工作流改进率为基础,给出了物流均衡度的概念,构建了物流均衡度测度模型。在模型构建中,本文将物流均衡理论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四要素设为均衡约束目标,以工作流流量改进率和工作流流速改进率为影响均衡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每个均衡要素所对应的流量和流速的相对重要程度,以获得物流体系的竞争优势。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阐述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这一研究完善和丰富了物流均衡理论,也可以为物流均衡度测度模型的拓展提供支持和应用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龚文海
依据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和中原经济区实际,构建了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体系包括4个层级,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参照多个标准确定了指标阈值,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层级指标权重。并运用2012年度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内28个地市以及整个区域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和评价。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的人口均衡发展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很小;区域内各地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指标的发展程度也不均衡。从影响均衡程度的关键因素看,人口质量和人口分布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与社会的均衡状况、人口与资源的均...
关键词: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评价模型 中原经济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董俊燕 赵佳音
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校际资源分配是否均衡与居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校际的机会和规则的公平,而目前已有的义务教育均衡研究微观上集中于县域层面,对于关系居民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校际均衡关注较少。校际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有效地监控和评价县级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程度的有效工具。制订义务教育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资源配置均等原则、财政中立原则、弱势补偿原则、数据可得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入学规则均衡指标、资源配置均衡指标和学校教育产出均衡指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校际均衡 均衡发展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发友 赵慧玲 赵承福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建构首先应明确优先超前原则、协调统筹原则、政府为主原则、资源均享原则、重在普及原则、质量第一原则,然后可以从环境均衡度、城乡均衡度和结果均衡度三个维度考虑,整合三个指标的总体均衡情况为综合均衡度。
关键词:
县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辉 王征兵
农村的均衡发展是指其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之间和谐共生的发展状态,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据此,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21个指标的农村均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且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婉 范志鹏 秦艺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态势,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分为良好协调、中度协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四种类型;采用fsQCA评价方法,以组态视角探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曲岩 王前
针对如何促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文章构建了一套基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水平测度体系,运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4个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了19个智慧城市之间的差距,对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 王广州
文章以生育率下降和出生性别比升高为背景,创立了孩次性别递进理论和方法。作者以全新的理念和形式建立了孩次性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计算步骤和分析过程,概述了它们在人口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