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9)
- 2023(7630)
- 2022(6453)
- 2021(5984)
- 2020(4866)
- 2019(11186)
- 2018(10889)
- 2017(20234)
- 2016(11515)
- 2015(12729)
- 2014(12761)
- 2013(12573)
- 2012(11733)
- 2011(10594)
- 2010(10729)
- 2009(9581)
- 2008(9616)
- 2007(8812)
- 2006(7997)
- 2005(7254)
- 学科
- 济(44547)
- 经济(44493)
- 管理(31484)
- 业(28364)
- 企(22154)
- 企业(22154)
- 方法(18392)
- 中国(17068)
- 数学(15799)
- 数学方法(15609)
- 农(11963)
- 财(11313)
- 学(10703)
- 地方(10531)
- 理论(8992)
- 业经(8852)
- 农业(8567)
- 制(8025)
- 务(7497)
- 财务(7485)
- 财务管理(7459)
- 企业财务(7143)
- 劳(7032)
- 劳动(7015)
- 城市(6996)
- 融(6641)
- 金融(6640)
- 贸(6627)
- 贸易(6621)
- 银(6443)
- 机构
- 大学(163169)
- 学院(162921)
- 济(60976)
- 经济(59264)
- 研究(58575)
- 管理(56211)
- 理学(47647)
- 理学院(46946)
- 管理学(45868)
- 管理学院(45587)
- 中国(43320)
- 科学(39197)
- 京(36385)
- 农(31544)
- 所(31012)
- 财(28726)
- 研究所(28146)
- 业大(26418)
- 江(26416)
- 中心(26263)
- 农业(25222)
- 范(23167)
- 财经(22826)
- 师范(22802)
- 北京(22682)
- 院(21680)
- 州(21157)
- 经(20749)
- 省(20092)
- 经济学(19362)
- 基金
- 项目(108888)
- 科学(84710)
- 基金(78609)
- 研究(73414)
- 家(71424)
- 国家(70856)
- 科学基金(59648)
- 社会(46166)
- 社会科(43591)
- 社会科学(43578)
- 省(42718)
- 基金项目(42106)
- 自然(41399)
- 自然科(40513)
- 自然科学(40502)
- 自然科学基金(39745)
- 划(37162)
- 教育(34734)
- 资助(32643)
- 编号(28862)
- 重点(25079)
- 部(23061)
- 发(23051)
- 成果(23001)
- 创(21795)
- 计划(21519)
- 课题(21356)
- 科研(21008)
- 创新(20423)
- 大学(19934)
共检索到248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梁文泉 陆铭
在城市里,具有高、低技能的劳动力之间具有互补性,能够互相促进对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考察中国城市的技能分布及变化情况,得到以下三点结论:首先,高技能劳动力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它会促进城市工资提升、人口增加。其次,大城市会促进技能互补,使得大城市中不仅有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也可能会有更多的低技能劳动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高、低技能的劳动力同时向大城市集聚。最后,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城市抑制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性,其背后原因是高技能偏向性的落户政策导致低技能劳动力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受限,这不利于提升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技能互补 经济增长 户籍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 邱力生
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和地区出现技能型劳动力供给短缺,从而使劳动者激励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和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重要意义开始凸现出来。本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对企业技能型劳动者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对有关具体激励策略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能型劳动者 专用性人力资本 投资 激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巍 严伟涛
基于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等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进口竞争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关税对企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口渗透率对企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职业培训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表明进口竞争总体上能够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扩大,从而有利于企业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此同时,中间品进口关税对企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职业培训影响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中间产品进口竞争缩小了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从而不利于企业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资本—劳动比率较高、总利润较高、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较好、推行绩效工资制度的企业中的劳动者更倾向于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代光举 严海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金云 陈小平
人力资本理论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达到相当高度。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展示出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人力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主要围绕论证“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的基本财富”的观点,就人力资本的实质、形成、作用和不断发展等方面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阐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虹 孙慧
在考虑劳动力数量、劳动报酬这两个传统劳动投入量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引入代表劳动抽象价值的变量,并根据资本配置效率的测算方法,来建立一种劳动配置效率测算模型。此时,模型不仅反映了劳动的实际价值对产出的贡献,而且还考虑了劳动力质量即人力资本结构对产出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和各地区的有关统计数据,对1996-2003年间我国的劳动配置效率进行了估算.测算结果表明:该劳动配置效率测算模型是有效的,同时显示我国劳动配置效率在2000年和2001年是较低的,而且不具有稳定性。
关键词:
劳动配置效率 人力资本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易定红 陈翔
城市化是劳动要素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动态聚合过程。劳动要素集聚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集聚起来的劳动要素通过学习、合作形成知识外溢与创新,引致空间范围内部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形成工资溢价。这种工资溢价作为信号将进一步吸引外部劳动要素流入。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性及其所具有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劳动要素形成集聚态势是一种具有发展阶段性的趋势与方向。以此思想为基础,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人力资本外部性通过影响劳动要素集聚从而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
人力资本外部性 劳动要素集聚 城市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莹莹
本文通过整合劳动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研究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就业影响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的就业概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特大城市中,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中小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对个体劳动者就业概率的影响是负向的,但不显著。(3)无论是本地劳动者还是外来劳动者,劳动力空间集聚对其个体就业概率的影响均
关键词:
劳动力空间集聚 就业概率 城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汶荣
将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为高劳动生产率组和低劳动生产率组两个对照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资本、技术、高技能劳动者等生产要素与企业发展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低的组中,资本与企业发展有显著相关性,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明显,企业更愿意用资本替代高技能劳动者;劳动生产率高的组中,技术、高技能劳动者与企业发展有显著相关性,技术对高技能具有偏向性,企业倾向于选择高技能劳动者。为此,企业应主动参与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职业教育机构需精准定位高技能劳动者的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政府要加强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和有效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颖
在具有工资粘性和技能分化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劳动者工资差异的决定方式。分析指出:工资粘性在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确实存在较大差异,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粘性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数量,且各技能层次劳动者技能报酬和工资粘性的交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劳动者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恶化的趋势。通过采用CGSS2006年的调查数据,这里分别对工资粘性、技能分化以及各技能层次差异化的工资粘性对劳动者工资的特征事实进行了归纳。逐步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是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并改善劳动者工资分化局面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工资粘性 技能分化 工资 异质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维涛
通过建立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并基于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S)定理,理论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影响,同时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和个人差异等方面理论出发,研究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采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进口比出口更不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考察则表明,贸易开放在地区、行业、企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个体劳动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维涛
通过建立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并基于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S)定理,理论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影响,同时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和个人差异等方面理论出发,研究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采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进口比出口更不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考察则表明,贸易开放在地区、行业、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等层面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表现在:在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的负面作用更为明显;制造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大,其教育年限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小;企业经营利润增加和企业规模扩大有助于降低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作用;高技能职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个体劳动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维涛
通过建立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并基于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S)定理,理论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影响,同时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和个人差异等方面理论出发,研究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采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进口比出口更不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考察则表明,贸易开放在地区、行业、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等层面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表现在:在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的负面作用更为明显;制造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大,其教育年限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小;企业经营利润增加和企业规模扩大有助于降低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作用;高技能职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个体劳动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宗社
本文以重庆市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迁移意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对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来说,受教育年限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迁移意愿影响显著;对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来说,性别、年龄、婚姻以及每周工作天数对迁移意愿影响显著;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迁移意愿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基于此,提出了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苑 王武年
在劳动者的生命周期内,由于知识更新、科技进步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引发劳动者人力资本贬值,决定劳动者在其一生的职业需要不断对自身拥有的人力资本进行保值、增值。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贬值补偿的研究文献,运用人力资本补偿修正模型建立人力资本贬值的补偿机制,并根据贬值原因和形式不同,提出应对人力资本贬值的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本贬值 补偿机制 补偿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