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7)
2023(7712)
2022(6502)
2021(5676)
2020(4654)
2019(10195)
2018(9857)
2017(19169)
2016(10258)
2015(10883)
2014(10570)
2013(10401)
2012(9533)
2011(8559)
2010(8346)
2009(7579)
2008(7258)
2007(6221)
2006(5416)
2005(4480)
作者
(31481)
(26366)
(26172)
(24572)
(16480)
(12592)
(11655)
(10256)
(9955)
(8989)
(8875)
(8572)
(8229)
(8107)
(8062)
(7890)
(7832)
(7831)
(7520)
(7268)
(6656)
(6335)
(6051)
(5877)
(5838)
(5715)
(5586)
(5567)
(5322)
(5186)
学科
(48081)
经济(48036)
管理(30545)
(28317)
(21912)
企业(21912)
方法(19220)
数学(16987)
数学方法(16901)
中国(13622)
环境(12698)
地方(12652)
(12032)
业经(11080)
产业(10849)
(9224)
(9116)
(8585)
贸易(8584)
技术(8446)
(8281)
农业(8219)
(8059)
城市(6964)
地方经济(6773)
(6487)
(6215)
结构(6066)
(5919)
规划(5853)
机构
学院(149200)
大学(147780)
(65142)
经济(63996)
管理(59341)
理学(52900)
理学院(52289)
管理学(51547)
研究(51412)
管理学院(51296)
中国(35486)
科学(33928)
(30627)
(30203)
业大(26888)
(25721)
(24672)
农业(24276)
研究所(24012)
中心(22895)
财经(21019)
(20481)
经济学(20406)
(19181)
(18802)
经济学院(18771)
北京(18222)
(17870)
师范(17575)
经济管理(17163)
基金
项目(112507)
科学(89598)
基金(84126)
(75969)
国家(75399)
研究(74594)
科学基金(64898)
社会(51981)
社会科(49673)
社会科学(49660)
基金项目(46374)
(44435)
自然(43413)
自然科(42421)
自然科学(42408)
自然科学基金(41640)
(37448)
资助(32125)
教育(31470)
编号(26576)
(25841)
重点(25378)
(24191)
(23678)
创新(22705)
国家社会(22672)
计划(22559)
科研(21694)
发展(20194)
(20132)
期刊
(64846)
经济(64846)
研究(38052)
学报(27687)
(25950)
科学(25339)
中国(22822)
大学(20095)
学学(19738)
管理(19078)
农业(17577)
(17168)
业经(11995)
经济研究(11238)
问题(10956)
财经(9925)
技术(9679)
(9375)
(8711)
(8662)
金融(8662)
科技(8578)
商业(8257)
资源(8093)
业大(7628)
(7600)
技术经济(7428)
现代(7284)
城市(7271)
(6916)
共检索到197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习平  宋德勇  
基于2005-201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本框架,探讨了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效应。从全国的总体样本来看,产业集聚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状况。对于我国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而言,城市规模越大,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环境改善效应就越大。对于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200万的特大型城市来说,产业集聚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则会恶化城市环境。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针对大、中、小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技术和人才的集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而对于特大型城市来说,要特别注意城市产业的过度集中所带来的"城市病",建议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城市内部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瑞  
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影响的促进效应、抑制效应及净效应。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的抑制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41. 34%,促进效应增加了城市环境污染19. 58%;在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共同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21. 77%;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和不同地区均显著为负,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降低作用超过了增加作用;随着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递减,第二产业的集聚弱化了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随着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递增,第三产业的集聚强化了产业集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茜  张体勤  
城市要想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需要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环境。将影响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因素划分为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根据勒温的动力场理论分析了人才集聚的环境动力,探讨了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表明城市环境通过城市人口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成为人才聚集形成的基础,同时产生"人才集聚效应",体现为"放大效应"、"羊群行为"、"马太效应"和"辐射效应"。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城市人才环境磁场,形成一个循环,成为城市发展中一对不可分割的复合体。最后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纪祥裕  
基于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污染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具有正显著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改善污染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互动性的增强可以抑制城市污染排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污染排放的空间溢出显著为负;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交互项的空间溢出不受地理阈值的影响,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对集聚的外部性进行分析发现,MAR外部性会加剧污染,而Jacobs和Porter外部性能够显著减少污染,MAR外部性以及Porter外部性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互动都能够有效抑制污染排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张可  
本文将环境污染扩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中,构建了一个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模型,从治污成本分摊、治污技术溢出、治污集中监管、治污的专业化分工四个方面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解释。采用2002—2011年中国285个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和污染排放强度间的关系及其空间依赖性。研究表明,经济集聚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当经济集聚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提高城市经济集聚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经济集聚的间接效应和反馈效应分别占直接效应的52.4%和40%,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最后,运用广义倾向评分法分别考察了有空间依赖和无空间依赖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敏  
以经济集聚的负外部性为切入点,基于2005~2012年276个城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经济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两者因转换机制的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当城市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低时,经济集聚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排放,减排效应明显;而当城市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一定值时,经济集聚对城市环境污染排放的减排效应受到抑制而减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浩  
~~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利用2003-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方法,阐述了人口、产业集聚等因素的动态演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群人口集聚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而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则与之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则因污染物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效应;城市群行政分割程度的加强会加重废水排放,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的排放。因此,各地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其"圈层"的结构特点,根据适度集聚原则确定群内人口的集聚度、产业的集聚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利用2003-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OLS方法,阐述了人口、产业集聚等因素的动态演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群人口集聚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而工业二氧化硫和烟(粉)尘则与之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则因污染物各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效应;城市群行政分割程度的加强会加重废水排放,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的排放。因此,各地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军涛  汤睿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进行动态测度和静态测度,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就2007—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动态测度结果而言,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四大经济板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以划分为高效率模式、中效率模式、弱效率模式和低效率模式四种类型。(2)就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静态测度结果而言,规模报酬不变的省份有10个,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有4个,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有16个;城市环境治理实现纯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21个,实现规模效率有效的省份有10个。(3)就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而言,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负向阻碍作用。就四大经济板块而言,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峰  刘朝晖  韩笑  陈锦清  
以杭州市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空间相关性计算等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城市设施分布特征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两个角度建构其与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模型,探索影响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城市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中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意人群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偏好,而空间的活力来源于各项要素的异质性集聚和多样活动发生的可能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波  施梁  
分析总结了城市环境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将其归纳为经济性、实用性、生态性三个方面。认为只有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则系统地和全面地分析把握,才能科学地设计出优秀的现代城市环境设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思齐  万广华  孙伟增  罗党论  
城镇化浪潮正在冲击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左右城镇化速度与部分大城市规模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地方政府一味追求增长而缺乏自身动力解决该问题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途径破解城市污染等环境问题显然值得研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可获得性的增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正在逐渐提升。基于这些观察和思考,本文采用2004~2009年中国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去解析公众诉求对于城市环境治理的推动机制。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能够有效地推动地方政府更加关注环境治理问题,通过环境治理投资、改善产业结构等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国荣  王金生  
招牌与城市环境张国荣,王金生招牌乃至广告、路标、站牌的装饰,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文景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表现了一个城市的繁荣景象和精神面貌,而且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准和文明程度。当前,随着“广告热”的兴起,招牌装饰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