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3)
2023(15719)
2022(13517)
2021(12560)
2020(10387)
2019(23996)
2018(24023)
2017(46131)
2016(25147)
2015(28021)
2014(28103)
2013(27984)
2012(26204)
2011(23671)
2010(23778)
2009(21539)
2008(20842)
2007(18244)
2006(16181)
2005(14430)
作者
(72886)
(60403)
(59847)
(57082)
(38741)
(29094)
(27284)
(23653)
(23188)
(21658)
(20883)
(20400)
(19394)
(19134)
(18725)
(18483)
(17873)
(17777)
(17327)
(17273)
(15061)
(14914)
(14615)
(13861)
(13547)
(13477)
(13418)
(13394)
(12140)
(11888)
学科
(108982)
经济(108881)
管理(67201)
(65147)
(51456)
企业(51456)
方法(42185)
数学(36117)
数学方法(35749)
中国(32663)
地方(31614)
(31001)
业经(25292)
(23309)
(22283)
农业(21023)
(18806)
(18154)
贸易(18139)
环境(17684)
(17453)
技术(16793)
(16607)
地方经济(16404)
理论(16348)
(15818)
银行(15773)
(15710)
金融(15707)
(15529)
机构
大学(350812)
学院(350755)
(140057)
管理(138049)
经济(136799)
研究(123935)
理学(118748)
理学院(117298)
管理学(115397)
管理学院(114761)
中国(91425)
科学(77832)
(76997)
(62438)
(61484)
(59205)
研究所(56893)
中心(55784)
(55378)
业大(53212)
(49834)
师范(49346)
财经(48737)
北京(48650)
农业(45935)
(45832)
(44126)
(43633)
经济学(40900)
师范大学(40017)
基金
项目(241185)
科学(189435)
研究(177618)
基金(172408)
(149913)
国家(148614)
科学基金(127572)
社会(110834)
社会科(104930)
社会科学(104902)
(96571)
基金项目(92850)
自然(82628)
自然科(80620)
自然科学(80603)
教育(80219)
(80058)
自然科学基金(79126)
编号(73223)
资助(69885)
成果(58869)
(55948)
重点(54209)
(52118)
课题(51119)
(49904)
创新(46583)
科研(45281)
发展(44777)
国家社会(44628)
期刊
(161064)
经济(161064)
研究(106420)
中国(73233)
学报(54228)
(54101)
科学(51814)
管理(50519)
(44210)
教育(41869)
大学(40691)
学学(37986)
农业(37573)
技术(31175)
(30789)
金融(30789)
业经(28177)
经济研究(24563)
财经(22658)
问题(22545)
图书(20249)
(19421)
(19254)
资源(18238)
科技(17712)
技术经济(17121)
现代(16831)
理论(16574)
(16198)
商业(15946)
共检索到529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青  姚丽  陈志刚  
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发展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发展,也有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本文基于产业结构演变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趋势规律,通过测算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偏离度指标,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与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趋势,而第三产业的结构发展日趋均衡;就不同城市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间协调程度相对较低。论文最后提出了优化产业发展与土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树明  符磊  强永昌  
江苏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文章选择2001—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由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值构成的子系统与由科技活动人员数、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和专利申请授权量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复合系统协调度除了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大于0.1以外,其余年份都处于0.1以下,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树明  符磊  强永昌  
江苏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文章选择2001—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由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值构成的子系统与由科技活动人员数、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和专利申请授权量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复合系统协调度除了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大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晓斌  易理强  王慎敏  周寅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入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春艳  
[目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共确定20个评价指标,以便对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系统性、独立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均方差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江苏省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素。[结果]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水平成逐步上升趋势,各地级市协调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为协调发展度高水平聚集区,宿迁、连云港为协调发展低水平聚集区,其余地级市发展水平一般。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优化趋势方面,常州与南通优化趋势较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优化趋势较好。镇江、泰州与宿迁优化趋势不理想,其中宿迁市需作为重点城市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展。[结论]影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素分别为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及复种指数,最终得到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占国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理论界与实务界早已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但从金融视角对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仍较少。本文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探寻了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对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从金融角度提出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秋明  姜海蓉  魏丽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决定着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两者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为了实现江苏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为依据,并运用结构偏离度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剖析了江苏省就业结构滞后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张晓棠  宋元梁  
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到2003年尚处于中低水平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芳林  张海斌  查奇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西省1978~200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情况,得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协调性关系的结论。并以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湘  姜海  王铁成  曲福田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瓶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产业发展轨迹,分析结构变化,指出江苏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5个指标,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评价,分析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苏南应重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苏中应大力发展建材、电力、冶金、化工、纺织等用地优势明显的行业,适度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苏北应承接苏南产业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骏  孙茂洋  关一凡  
基于2001~2012年江苏省与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在2011年后江苏省与全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呈"N"型而不是典型的倒"U"型。进一步选取有关指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江苏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是2001~2010年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协调度逐年增加,并在2010年首次呈现中级协调状况,但协调度在2011年又有所下降,2012年有所好转但仍旧较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江苏省应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留群  徐海英  
外资企业的地方嵌入对于地方捕获全球化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在江苏省的韩资企业"供给关系"空间结构特征、企业本地嵌入状态,探究区域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韩资汽车行业企业集中分布在苏北盐城和苏南无锡。本文将样本62家韩资企业划分为6种类型。不同类型企业地方嵌入特征存在差异,同时在苏北和苏南,企业地方嵌入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以东风悦达起亚为主导,在盐城形成苏北汽车产业集群。但封闭的供给关系网络表明韩资汽车企业集团本地嵌入程度不高,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苏南韩资企业类型多样,地方嵌入程度高。苏北和苏南韩资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供给关系连接,因此,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具有一定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晓蓉  陶亚文  
文章从产业结构角度入手,核算了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对GDP的重要发展贡献,随后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房地产业对整体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得出目前江苏省房地产业主要对其他产业产生物质资本型和原材料消耗型影响。针对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以房地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文章根据"十二五"期间中长期核心产业问题研究动向,提出发展多需求拉动型先进制造业的观点。最后是对江苏房地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宇杰  陈志刚  
以江苏省为例,分别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2009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两者的时间变化和时空差异特征,并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大致表现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从空间特征看,江苏省各个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总体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同时也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