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1)
- 2023(9238)
- 2022(7235)
- 2021(6513)
- 2020(5317)
- 2019(12528)
- 2018(12723)
- 2017(24422)
- 2016(13467)
- 2015(15462)
- 2014(15722)
- 2013(14971)
- 2012(13161)
- 2011(11663)
- 2010(12193)
- 2009(11166)
- 2008(10985)
- 2007(9597)
- 2006(8486)
- 2005(7670)
- 学科
- 济(59469)
- 经济(59416)
- 管理(35532)
- 业(32256)
- 方法(26787)
- 企(26089)
- 企业(26089)
- 数学(23747)
- 数学方法(23153)
- 中国(18427)
- 农(14288)
- 地方(13236)
- 业经(12830)
- 理论(10844)
- 财(10601)
- 学(10420)
- 贸(9876)
- 贸易(9869)
- 易(9553)
- 农业(9547)
- 制(8798)
- 发(8750)
- 环境(8548)
- 融(8516)
- 金融(8515)
- 和(8169)
- 城市(8079)
- 银(8009)
- 银行(8002)
- 技术(7743)
- 机构
- 学院(189538)
- 大学(188054)
- 济(74428)
- 管理(72613)
- 经济(72583)
- 研究(64139)
- 理学(62368)
- 理学院(61639)
- 管理学(59964)
- 管理学院(59646)
- 中国(47739)
- 京(41610)
- 科学(40846)
- 所(32205)
- 财(31842)
- 农(30396)
- 研究所(29448)
- 中心(29201)
- 业大(28627)
- 江(28292)
- 北京(26190)
- 范(25605)
- 财经(25417)
- 师范(25363)
- 院(23989)
- 农业(23894)
- 州(23107)
- 经(23024)
- 经济学(22319)
- 技术(21796)
- 基金
- 项目(129168)
- 科学(101459)
- 研究(92122)
- 基金(92017)
- 家(80755)
- 国家(80168)
- 科学基金(69211)
- 社会(57576)
- 社会科(54741)
- 社会科学(54723)
- 省(51899)
- 基金项目(47870)
- 自然(45430)
- 自然科(44495)
- 自然科学(44487)
- 自然科学基金(43588)
- 划(43542)
- 教育(43263)
- 资助(38561)
- 编号(37471)
- 成果(29619)
- 重点(29431)
- 发(28110)
- 课题(27085)
- 部(27057)
- 创(26206)
- 创新(24561)
- 科研(24281)
- 国家社会(23871)
- 计划(23859)
共检索到279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培林 李闯 王晓佳
通过研究国际化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给出城市交通运输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采用Delphi法建立了包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城市经济及运输业、运营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城市交通运输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基于AHP和广义函数法的城市交通运输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等级划分,并以S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秀芳 赵中利
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日益扩大,交通运输项目已渐成投资热点。而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投资巨大,影响面广,盲目实施可能导致经济资源和社会劳动资源的严重浪费。文章从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三方受益对象:投资方、用户和社会出发,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以济南市邢村货运站为例,对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于城市交通运输业的科学规划提供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输项目 综合效益 模糊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游达明 刘亚庆
文章将经典Z值模型应用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检测结果发现其判别准确率不高。继而选取我国交通运输行业62家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使用多元判别法修正了适合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Z值模型,并使用企业连续两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值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经再次检验后表明该模型对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状况预警的整体准确率明显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长新,隋忠海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又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目前,该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具现代化的部门之一。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综合绩效评价主客观复合权重的多目标模型,并对我国 29家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综合绩效进行评价和分类,辅助投资者的证券投资决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评价 多目标模型 交通运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仁坚
近10多年来,我国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加快,而交通拥挤问题却愈加严重,既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一、造成当前城市交通状况恶化的一些主观原因(一)对私人机动化发展预见性不足,缺少整体性应对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李晓霞 孙玲莉
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量数据具有趋势多变及季节性明显的复杂特征。现有的预测模型,如X-12-ARIMA模型、ARIMA模型和Prophet模型等的预测准确性有待改进。文章构建Prophet-X-12-ARIMA组合模型,综合了Prophet模型灵活拟合趋势成分的优势以及X-12-ARIMA模型能准确分解出季节成分的优点。采用该模型预测某城市的七种交通运输量序列,结果显示Prophet-X-12-ARIMA组合模型的半年度和年度预测效果明显优于Prophet模型、X-12-ARIMA模型及ARIMA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原始序列趋势变化剧烈时,Prophet-X-12-ARIMA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更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孟斌 沈思祎 匡海波 李菲 丰昊月
本文以2015年42家交通运输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G4标准为基础,通过主基底分析遴选出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结果影响显著的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剔除信息反映重复的指标,设立了包含6个一级准则层、12个二级准则层、39个指标的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Topsis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文章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专家经验确定指标重要程度的最保守值、最可能值和最乐观值,通过三角模糊熵对指标进行赋权,保证了得到的权重更能真实的反映专家的主观意见,通过Topsis引入贴近度构造单个企业对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函数,测算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得分。二是通过Gram-Schmidt正交法对指标z-score标准化数据向量进行正交变换,并根据方差越大、相应指标携带的信息含量越多的思路,逐步筛选出最大方差对应的指标向量作为基底,直至新入选基底的方差达到阈值。通过保留已筛选出基底对应的指标并剔除剩余指标,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筛选后的指标对结果有显著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宏亮
根据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AHP模型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米鹏飞 钱勇生 曾俊伟 广晓平 王复鹏
为准确分析城镇化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联系,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对甘肃省城镇化与交通运输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期趋势内三种交通运输方式都能提升城镇化水平,城镇化与交通运输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短期内的城镇化和交通运输系统都能有效提升当期子系统的水平,且公路运输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最大,但是城镇化与民航业还未处于动态协调发展。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交通运输 VAR模型 动态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滨霞 周东海 蒋远营
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需求持续走高,雾霾、全球变暖和碳排放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在能源消费迅速激增的背景下,分析交通运输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5—2016年运输业对碳排放的四个诱发因素,采用贝叶斯MCMC估计方法,建立多元时变参数TVP-SV回归模型,研究中国交通运输业对碳排放的时变成因。结果表明,CO_2对四个驱动因素的弹性均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能源强度在碳排放中起主导作用。研究还发现,私家车因素对碳排放的传导强度逐年增强,而客运和货运的传导强度逐渐减弱;在减排方面,私家车数量的影响比货运和客运更为关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丽平 张琛
"营改增"试点之初,交通运输业的税负不减反增,当时已有学者预计政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通过增强发展动力与后劲,企业的状况会有根本性好转。根据我国"营改增"分地区逐步推进的特点,本文选择各批次55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集企业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DID(双重差分)模型回归方程,实证分析后得出:预期的滞后效应存在并仍会影响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的经营状态,"营改增"是利国利企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举措,政策的方向性与合理性均不容置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紫薇 袁长伟 云虹
为分析各因素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文章构建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通径分析模型。模型引入了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比、能源结构、交通发展水平等影响因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求得通径系数,并对影响因子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实例应用结果显示: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发展水平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达到0.9883。结果表明模型能描述影响碳排放量的各因素间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碳排放 通径分析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荣 荣朝和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城市化、工业化与运输化长期互动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产生新的运输需求,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引发、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鉴于城市化、工业化与交通运输的互动演化关系,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TOD)模式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亟需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长伟 左庆乐
文章从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统计差异,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交通运输能力与制造业发展:基于224个城市的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论我国交通运输的市场化
基于耦合模型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BCC模型下的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以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例
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碳排放模型及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以交通运输制造业为例
空间视角下的交通运输与产业集聚——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动态测算——基于产出指标改进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响应平台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