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2)
2023(9259)
2022(7929)
2021(7385)
2020(6190)
2019(14972)
2018(14896)
2017(28312)
2016(15881)
2015(18191)
2014(18438)
2013(18367)
2012(17416)
2011(15796)
2010(16061)
2009(14744)
2008(14876)
2007(13153)
2006(11407)
2005(10130)
作者
(46293)
(38693)
(38489)
(36900)
(24907)
(18735)
(17852)
(15293)
(14700)
(13924)
(13193)
(12958)
(12336)
(12326)
(12107)
(12084)
(12023)
(11394)
(11307)
(11226)
(9634)
(9592)
(9479)
(8969)
(8805)
(8708)
(8645)
(8545)
(7820)
(7807)
学科
(67202)
经济(67131)
管理(40061)
(36194)
方法(29637)
(28194)
企业(28194)
数学(25638)
数学方法(25335)
中国(19822)
(18408)
地方(17684)
(15426)
(15221)
业经(13186)
理论(12729)
农业(12428)
(11222)
(11031)
贸易(11025)
(10775)
(10530)
环境(10012)
(8818)
财务(8798)
财务管理(8774)
(8695)
(8686)
金融(8683)
银行(8674)
机构
大学(226752)
学院(225406)
(88006)
经济(85646)
管理(82737)
研究(77987)
理学(70649)
理学院(69668)
管理学(68317)
管理学院(67856)
中国(58308)
科学(49773)
(49594)
(40484)
(39771)
(39094)
中心(36547)
研究所(36228)
(35972)
业大(34016)
(33358)
师范(33066)
财经(32008)
北京(31288)
农业(30820)
(30783)
(28777)
(28593)
经济学(27270)
师范大学(26812)
基金
项目(148550)
科学(115110)
研究(109028)
基金(104547)
(90996)
国家(90200)
科学基金(76403)
社会(66541)
社会科(62758)
社会科学(62736)
(59188)
基金项目(56156)
教育(51238)
(50302)
自然(49469)
自然科(48216)
自然科学(48200)
自然科学基金(47288)
编号(45808)
资助(42371)
成果(37813)
重点(33770)
(32612)
(32509)
课题(32366)
(30022)
科研(28305)
创新(28045)
大学(28000)
教育部(27412)
期刊
(99147)
经济(99147)
研究(67440)
中国(46540)
学报(35130)
(34458)
科学(32667)
(32602)
教育(28935)
管理(27571)
大学(25877)
学学(23930)
农业(23082)
技术(21211)
(17784)
金融(17784)
财经(15410)
业经(15364)
问题(15225)
经济研究(14796)
(13551)
(13299)
图书(12636)
资源(12387)
(11852)
(11513)
技术经济(10784)
现代(10521)
理论(10512)
统计(10024)
共检索到338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鸿飞  
近年来兰州市城市建设和交通路网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但由于两山夹河的鲜明特征和狭长带状的独特地形,面对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交通需求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严重失衡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兰州城市交通路网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和对策,调控交通需求、强化道路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有效交通供给能力的途径,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构建出自己的城市特色。本文结合对兰州城区的地形特征和空间布局的分析,从城市规划角度,就交通路网的合理布局和兰州城区整体规划建设方向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绍林  
引言地理学十分注意对空间位置及空间结构的分析,这种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在城市及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也是卓有成效的。被河流、铁路分割的城市不为少见。河流、铁路给这些城市的发展以有利的交通条件,但又往往造成城市内部交通的困难。为解决这一困难,人们常须修建桥梁来沟通河流、铁路的两侧,而如何确定桥梁的数目、各座桥的位置及规模便成为这些城市的规划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配置桥梁须顾及多方面的要求,本文着重从交通流理论及桥梁修建的经济性的角度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寒峰  杨涛  杨明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规划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规划模式,指出交通系统不仅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而且还要引导城市的发展。分别从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走廊与城市空间发展、差别化分区和交通战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的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丽,杨永春  
狭义河谷型城市由于地形条件的约束 ,如果规划不合理 ,与同等规模的平原型城市相比 ,交通问题就会出现得更早 ,交通矛盾也更突出。但是随着河谷型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功能的持续强化 ,城市空间的连续拓展 ,日益要求城市拥有一个能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运行和满足城市居民出行要求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本文以兰州市为例 ,通过研究狭义河谷型城市的交通发展演变及其问题与原因 ,提出了建设狭义河谷型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绿色低碳理念是新时期社会广泛倡导的环保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引导人们选择最为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而达到便利出行、保护环境的目的。为此,对当前城市交通规划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探讨了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策略,创设绿色规划目标、提出交通规划对策、制定评价指标,从而帮助广大市民实现绿色健康出行,为广大城市规划同行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绿色低碳理念是新时期社会广泛倡导的环保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引导人们选择最为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而达到便利出行、保护环境的目的。为此,对当前城市交通规划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探讨了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策略,创设绿色规划目标、提出交通规划对策、制定评价指标,从而帮助广大市民实现绿色健康出行,为广大城市规划同行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卫  过秀成  孔哲  金璟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技术体系。本文以社会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以发展阶段为时间主线,从相关政策、政府组织结构和规划技术研究等角度对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总结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经验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济民  李秉文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与城市总体相匹配、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等六个方面来看,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具有现实必要性。通过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010版线网规划的适应性分析,认为该布局规划与现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品质的提升要求,应当在现有规划网络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和完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超深  陈坚  靳来勇  
在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土地开发过程中,法定规划目标被屡屡突破,部分城市居住建筑体量超过了城市发展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规划管理上没有有效的制度与技术约束机制,在此背景下,提出"收缩型规划"的概念,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传统的交通规划以总规或控规静态规划目标为主要规划依据,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等诸多问题,例如,交通设施在城市新区的超规格供给扭曲城市自然生长机理、交通设施规模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过大的规模误导城市交通战略及模式的确定、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呈现更加琐碎化的特征且不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等问题。最后,提出利用情景分析法,研判城市可能发展情景,并以此制定多个方案或着重研究最可行方案。蕴含了倡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新  杨雪  杨珺  马云峰  
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在多中心组团土地利用模式下,运用土地利用与交通生成的相互关系模型,得到城市交通小区的出行生成量。并以河南省巩义市“1+4”组团为例加以说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纪爱华  石培基  
本文在分析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内容和规划原则的基础上 ,依据生态学与景观规划学相关理论 ,探讨了山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管理对策 ,并以兰州市为例 ,提出了山地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规划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宁  李铁栓  
通过对多个城市的观察,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许多条款形同虚设,得不到切实的执行。本文根据产权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成因即:车辆的增多、无法识别、十字路口和交通意识。产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形成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的预期,有了清晰界定的产权,就可以减少城市交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确定性,减小冲突的发生。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政策建议,即限制行车数量、增强非机动车辆的识别能力和规范十字路口标识,提高公民城市交通意识。通过减少交易成本,清晰的界定产权等手段规范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昭兵  杨永春  
运用GI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四类用地实施效果发现:(1)在多组团城市中,城市规划如果对该城市的某一组团在做城市规划方案时有很明确的城市职能定位,那么该类职能的城市规划用地实施效果比其他承担综合职能组团的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要好;(2)从选取的四类用地来看,不管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的实施效果最好,而居住用地和仓储用地的实施效果都比较差;(3)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物质空间安排的实施效果并不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施效果要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