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4)
- 2023(11599)
- 2022(10241)
- 2021(9381)
- 2020(7765)
- 2019(18110)
- 2018(18106)
- 2017(35079)
- 2016(19333)
- 2015(21745)
- 2014(21780)
- 2013(21653)
- 2012(19999)
- 2011(18015)
- 2010(17801)
- 2009(15831)
- 2008(15142)
- 2007(13121)
- 2006(11522)
- 2005(9916)
- 学科
- 济(77620)
- 经济(77531)
- 管理(55709)
- 业(48427)
- 企(40520)
- 企业(40520)
- 方法(37182)
- 数学(32076)
- 数学方法(31592)
- 中国(21930)
- 学(20619)
- 农(18131)
- 财(17161)
- 地方(16680)
- 环境(16617)
- 业经(15740)
- 和(13565)
- 理论(13102)
- 贸(12570)
- 贸易(12564)
- 农业(12282)
- 易(12157)
- 划(12120)
- 制(11697)
- 技术(11325)
- 务(10899)
- 财务(10835)
- 财务管理(10812)
- 企业财务(10249)
- 教育(9989)
- 机构
- 大学(276333)
- 学院(272323)
- 管理(109406)
- 济(103257)
- 经济(100729)
- 理学(95393)
- 理学院(94281)
- 研究(94011)
- 管理学(92337)
- 管理学院(91890)
- 中国(67043)
- 科学(62789)
- 京(60489)
- 所(47979)
- 农(47285)
- 业大(45112)
- 财(44639)
- 研究所(44273)
- 中心(41710)
- 江(38670)
- 北京(38181)
- 农业(37550)
- 财经(36743)
- 范(36100)
- 师范(35682)
- 院(34978)
- 经(33397)
- 州(31624)
- 经济学(30074)
- 技术(29244)
- 基金
- 项目(196084)
- 科学(153415)
- 基金(142576)
- 研究(137453)
- 家(126335)
- 国家(125382)
- 科学基金(107134)
- 社会(84938)
- 社会科(80431)
- 社会科学(80406)
- 省(76428)
- 基金项目(76218)
- 自然(73233)
- 自然科(71520)
- 自然科学(71502)
- 自然科学基金(70183)
- 划(65615)
- 教育(62097)
- 资助(59512)
- 编号(54808)
- 重点(44054)
- 成果(43321)
- 部(42124)
- 发(41435)
- 创(40025)
- 科研(38197)
- 课题(38081)
- 计划(37611)
- 创新(37418)
- 大学(35651)
- 期刊
- 济(107764)
- 经济(107764)
- 研究(78846)
- 学报(48246)
- 中国(48110)
- 科学(43887)
- 农(41151)
- 管理(38945)
- 大学(35435)
- 学学(33431)
- 财(31108)
- 农业(29179)
- 教育(28154)
- 技术(22888)
- 融(18439)
- 金融(18439)
- 业经(16905)
- 经济研究(16738)
- 财经(16481)
- 问题(15449)
- 图书(15438)
- 统计(15289)
- 业(14818)
- 科技(14194)
- 经(13934)
- 理论(13433)
- 技术经济(13174)
- 资源(12946)
- 业大(12907)
- 策(12783)
共检索到387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秀媛 杨新苗 闫琰
我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量增长迅速,交通拥堵与排放愈发严重。由于私人小汽车的能源消耗、交通设施的能源消耗统计缺失,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多种能源结构下的能耗统计和碳排放的测算不完善,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使得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经济的影响缺少量化关系。本文从城市电动车、新能源车运用形成新的能源消费特点,对公共交通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测算方法分析。提出城市交通系统节能减排措施及政策建议,为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国际对比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政策制定提供基础信息,并以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为例,测算全生命周期能耗及排放总量和强度。
关键词:
交通能耗 公共交通 碳排放 统计指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阳斌 凤振华 李忠奎 毕清华 周艾燕
基于IPCC推荐方法,结合我国交通能耗统计基础,提出省级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测算方法和特征性评价指标,对2005~2012年江苏省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含港口)和城市客运领域的能耗与碳排放现状进行研究测算,分析能耗与碳排放总量、分能源品种与分运输方式的比例结构、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低碳交通运输发展需以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强度为核心、以公路货运为突破重点、以优化综合运输结构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战略导向、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重要途径等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中文 赵井会 高朋钊
文章以1990~2009年的能源消耗原始数据为样本,从能耗角度分析了CO2的排放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确定了碳排放测度模型,并对未来五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碳排放 能耗 测度方法 低碳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建一
以2005年的万元GDP能耗1.22 t标准煤作为基准是明确的,那么2006年国家的万元GDP能耗究竟是1.173 t标准煤还是1.21t标准煤,关系到对GDP能耗降低率的总体判断和对这一约束性指标的科学理解。GDP能耗的计算比较方法有规模型GDP能耗和速度型GDP能耗2种,由于计算公式的不同,所以,GDP数据的可比并不一定意味着GDP能耗数据的同口径。建议:①完善生产总值指数速度的编制和计算,并发布不变价GDP绝对值数据,在条件成熟时再采用速度型GDP能耗指标进行考核;②采用规模型GDP能耗指标进行宏观监察和微观考核;③继续加强各地区编制地区能源平衡表工作,并定期发布综合能耗总量情况;④建立...
关键词:
GDP能耗 统计方法 比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银香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占全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比例不断上升,并将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以低碳交通试点城市之一的杭州为例,引入系统动力学(SD)理论建立城市交通的社会经济、交通供需和能源消耗碳排放三个子系统,绘制复杂系统反馈的因果回路图,从而探析城市交通能耗和碳排放的社会经济、交通供需及政策等方面的驱动因子,并构建仿真模型对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量进行仿真预测,进而提出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凡琳 陆军 赵文杰
基于当前越发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着眼于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城市居民生活能耗,从区域角度探究其空间关系和影响因素。在估算2016年我国287个地级市居民直接能耗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自相关检验论证了其空间相关性。同时,通过对IPAT模型的改进,在原有模型中纳入微观因素和空间滞后项,以实现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优化,为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具有空间收敛关系,且受人口规模、消费能力、科技支出、生活废弃物回收率、交通能力和集中供暖等因素影响。基于模型结论,建议以城市群为单位构建区域碳减排联动机制,并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鼓励研发替代能源,限制高碳产品供给,促进能源消费转型等。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相关性 居民生活能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秦耀辰
家庭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基于微观视角,采用多段抽取的方法从南阳市一商业居住区内选取128户家庭进行住户的调研,针对具有不同的家庭规模、家庭收入、房屋所有权、家庭成员节能意识及能源知识掌握程度的家庭,分别分析了其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和结构上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家庭成员节能意识强烈度、家庭人口、家庭成年人平均文化程度、能源知识掌握程度等是造成同一居住区内家庭CO2排放差异的显著性因子,家庭成员节能意识的强烈程度、能源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家庭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呈负相关,因此,加强对居民的能源知识的普及和节能意识的强化可以降低家庭直接能耗的CO2排...
关键词:
碳排放 家庭直接能耗 影响因素 居住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王鸣 刘吉平 张颖瑛
减少城市交通能耗是建设低碳机动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城市交通能耗和城市密度、交通模式等多因素相关。研究在假设短期内城市密度、交通模式恒定的前提下,提出通过提高城市微循环交通运行效率,减少车辆延误时间,减少特定城市地块的交通能耗的尝试。以杭州市西湖区某地块为例,采用vissim仿真模型模拟地块内微循环交通系统运行,通过调整地块内部的支路间距和单行交通,减少地块内车辆延误时间,从而达到减少该城市地块交通能耗的目的。
关键词:
微循环交通 车辆延误时间 低碳机动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丹 叶云岭
城市交通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刻画2001—2019年城市交通结构与碳排放现实状况,分析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LEAP模型与灰色模型预测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设定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出行结构优化情景、动力系统替换情景。结果表明,4种情景下,上海城市交通将分别于2031年、2029年、2029年、2028年实现碳达峰,交通动力系统替换最有利于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议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继续调整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交通治理水平,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城市交通碳减排深度融合,积极倡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碳排放 碳减排 碳达峰 上海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依山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全球平均每千人拥有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仅为58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即使这样,汽车迅速增加还是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带来的问题(一)交通拥堵近年来,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交通拥堵问题。其中,大城市交通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军 张旭
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影响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的具体因素,综合考虑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出规模等四个要素,运用指标分解分析法中的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建立了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模型,并对1995年-2007年的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能源强度显现出了对碳排放明显的负影响,工业经济产出效应明显分为正影响缓慢增长的1995年-2001年和迅速增长的2001年-2007年两个阶段;工业总量增长引起能源消耗上升是导致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并且该效应已经抵消了能源强度效应对碳减排的贡献。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的源头、过程和...
关键词:
工业部门 碳排放 LMDI 能源强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银太 冯相昭
从系统论出发,以协同效益方法为指导,分别讨论了基于出行需求管理、车辆政策、燃料政策、道路政策以及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等五类城市交通减排政策。认为政策驱动是有效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单纯依靠某一类政策来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碳减排目标是不现实的;不同政策组合的减排效果比较显著;健全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碳减排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应该成为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碳减排 政策综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祁神军 张云波 王晓璇
界定建筑业直接能耗及碳排放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直接能耗及碳排放模型。以1995~2009年我国30个省市地区能耗数据为基础,分析建筑业直接能耗及碳排放整体趋势、碳排放的能源空间布局、地理空间布局及时空布局特征。
关键词:
建筑业 直接能耗 碳排放 结构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秦耀辰
家庭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庭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研究,对国际上近20年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将国际上对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归纳为自上而下模型、自下而上模型及综合模型三大类,并对各种模型进行了评价;国际上对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于家庭外部环境、家庭特征及家庭成员3个方面。分析表明: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由简单走向综合;所用数据由历史统计数据到与微观住户调研数据相结合;研究的层面由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向家庭内部全面展开;分析的视角由单一的宏观分析,到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基本反映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的最新态势的同时,提出了我国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沙之杰 童峰 张冲
我国目前和2020年前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以降低单位GDP排放强度为基础的,藉此降低CO2排放总量增长趋势。这一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减排效果便于监控,而且不至于给经济发展带来过大的影响。在国际上,这一方案也是美国等国家所主张的减排方式,作为我国的自愿减排目标,也容易获得国际赞同。文章从我国的CO2排放分析入手,研究我国CO2排放的现状及特点;通过建立节能预测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各区域的排放现状,为各地如期完成节能减排既定目标任务提供经济学理化的支持,并可以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计算量化依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碳排放 生态补偿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