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7)
2023(13399)
2022(11721)
2021(10881)
2020(9116)
2019(21255)
2018(21064)
2017(40730)
2016(22332)
2015(25164)
2014(25479)
2013(24874)
2012(22818)
2011(20505)
2010(20272)
2009(18564)
2008(17896)
2007(15521)
2006(13557)
2005(11584)
作者
(65306)
(53898)
(53775)
(51335)
(34552)
(25956)
(24521)
(21509)
(20744)
(19249)
(18736)
(18184)
(17244)
(16918)
(16809)
(16584)
(16273)
(16101)
(15547)
(15476)
(13495)
(13313)
(13125)
(12241)
(12057)
(11958)
(11955)
(11855)
(10984)
(10765)
学科
(90311)
经济(90200)
管理(63917)
(58141)
(48541)
企业(48541)
方法(44497)
数学(39195)
数学方法(38767)
中国(24945)
(22111)
(21827)
(20478)
地方(19574)
业经(18738)
(15941)
理论(15599)
(14787)
贸易(14782)
农业(14735)
(14249)
(14143)
环境(14030)
(13852)
财务(13775)
财务管理(13743)
技术(13697)
企业财务(13067)
(12470)
银行(12422)
机构
大学(317396)
学院(314231)
管理(126659)
(120422)
经济(117552)
理学(110407)
理学院(109158)
管理学(107151)
管理学院(106596)
研究(104445)
中国(75154)
(68114)
科学(67244)
(54743)
(52057)
(51228)
业大(48852)
研究所(47877)
中心(46994)
(45053)
财经(44757)
北京(42751)
(42610)
师范(42189)
(40833)
农业(40315)
(38978)
(36828)
经济学(35635)
师范大学(34239)
基金
项目(223775)
科学(175850)
基金(162125)
研究(160804)
(141951)
国家(140827)
科学基金(121301)
社会(100675)
社会科(95329)
社会科学(95304)
(87452)
基金项目(86700)
自然(80686)
自然科(78834)
自然科学(78813)
自然科学基金(77368)
教育(74085)
(74052)
资助(67297)
编号(65048)
成果(52332)
重点(49634)
(48949)
(46558)
(45909)
课题(45181)
科研(42920)
创新(42818)
教育部(41681)
大学(41289)
期刊
(126083)
经济(126083)
研究(90044)
中国(57368)
学报(52623)
科学(47000)
(44687)
管理(44151)
(39872)
大学(39139)
学学(36754)
教育(36107)
农业(31112)
技术(27249)
(23475)
金融(23475)
财经(21135)
业经(20735)
经济研究(19986)
图书(18104)
(17892)
问题(17884)
(15945)
科技(15712)
理论(15481)
技术经济(14975)
统计(14584)
(14446)
实践(14312)
(14312)
共检索到446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超  陈新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质量评价,主要目的是分析评判交通网络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城市交通网络既是城市的骨架,又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客货运输的载体。其布局好坏,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影响到运输系统的效率高低,影响到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和变迁。本文以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含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和服务特征三个子系统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评价体系,并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该市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明利  翟怀远  许葭  张玉杰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运营的特征越加明显,线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问题也愈加突出。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关键站线及网络风险的实时、动态、量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明利  翟怀远  许葭  张玉杰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运营的特征越加明显,线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问题也愈加突出。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关键站线及网络风险的实时、动态、量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新  杨雪  杨珺  马云峰  
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在多中心组团土地利用模式下,运用土地利用与交通生成的相互关系模型,得到城市交通小区的出行生成量。并以河南省巩义市“1+4”组团为例加以说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袁鹏程  林徐勋  
根据路段单元状态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路段单元状态的‘失效—非失效’二态表示方法,进一步根据网络中路段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出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的定义及识别方法;利用更新理论及Markov链相关理论,分析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非级联失效态持续时间随机变化的概率分布规律,给出了对假想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及对假想分布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并提出了以失效次数及转移概率为主要评价参数的交通网络级联失效评价模型。以一个实际路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将标定好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劳昕  王彦博  沈体雁  
本文综合运用交通网络和经济网络来研究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城市体系网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为中心的菱形城市网络基本骨架,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外依次递减的空间圈层结构;相对而言,交通网络有助于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经济网络则有助于形成经济集聚,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可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梁斐雯  陈方  
区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以交通作为支撑,合理的旅游交通网络布局能够快速集散客流并提高游客满意度。在分析旅游交通网络内涵的基础上,以云南省为例,对其旅游交通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现有航空、公路及铁路三种旅游交通网络的空间布局特征。从行程距离、时间和费用三个方面分别对云南省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孔哲  杨明  叶茂  
按照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体系以及与城市规划一致性要求,文章提出宏观交通分区、交通设施分区与运行管理分区三级交通分区体系。宏观交通分区重点分析不同分区交通方式发展政策,交通设施分区主要研究不同分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控制,运行管理分区重点研究不同分区交通流速度控制标准以及管理方式。并将三级交通分区体系应用到南京主城区交通政策规划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志  王璐宁  杨佳楠  
随着老年人口在我国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剧。以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为例,针对养老服务驿站的老年人可达性,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的设施点服务范围方法对实际路网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最小化设施点数模型"和"最小化抗阻模型",提出建立两级养老服务驿站体系并优化其空间布局,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立彦  张大成  
指出城市交通道路多节点的特点使得传统Floyd算法在最短路径计算时,过程繁杂且最短路径需要回溯找寻。并提出改进Floyd算法,采用双标号法并去除非必要中间节点路径计算,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算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度,算法效率较高。以某一城市交通道路多节点最短路实际问题为例,运用改进的Floyd算法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改进Floyd算法可有效解决赋权交通网络最短路径规划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社明,李益敏  
文章首先描述了中老缅泰次区域的范围、概况及其产生的背景、发展趋势和意义。在系统分析次区域交通网络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次区域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为主轴 ,以中老泰、中缅泰通道为骨架构建的公路、铁路和空运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步骤、重点和选择方案及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法辉  刘瑜  王姣娥  
本文从城市体系和城市内部两个尺度上总结交通网络与城市结构之间的关联。通过中美两国城市的实证案例,从交通网络和交通流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其中城市的有序性是其共同理论的出发点,包括城市规模体系和城市内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有序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居行的空间分布模式。可采用交通网络位置决定区位优劣,从而影响城市兴衰(城际尺度)、地价高低、人口疏密(市域尺度)和出行模式等加以理论解释。城市体系分布的有序性、城市内部结构的规律性、城市间以及城市内交通网络的拓扑特征,共同影响了微观层面个体的时空间移动以及群体层面的交通流分布,从而为链接微观与宏观两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影响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