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1)
2023(10267)
2022(8664)
2021(7859)
2020(6313)
2019(14328)
2018(13612)
2017(26214)
2016(14046)
2015(15500)
2014(15317)
2013(15012)
2012(13860)
2011(12533)
2010(12434)
2009(11733)
2008(11594)
2007(10611)
2006(9286)
2005(8288)
作者
(44340)
(37056)
(36927)
(34920)
(23535)
(18060)
(16551)
(14435)
(14266)
(12842)
(12612)
(12493)
(11791)
(11459)
(11454)
(11447)
(11260)
(11098)
(10958)
(10685)
(9144)
(8960)
(8872)
(8397)
(8379)
(8107)
(8091)
(8035)
(7504)
(7283)
学科
(63584)
经济(63508)
管理(42349)
(39554)
(31514)
企业(31514)
方法(30045)
数学(26614)
数学方法(26363)
中国(18652)
(15438)
(14464)
贸易(14454)
(14383)
(14006)
业经(13087)
(12445)
地方(11794)
(11010)
农业(10200)
环境(9954)
(9658)
金融(9657)
(9593)
银行(9553)
(9117)
技术(8986)
理论(8670)
(8570)
(8435)
机构
大学(215949)
学院(213348)
(91662)
经济(89869)
管理(83467)
理学(72995)
研究(72389)
理学院(72150)
管理学(70902)
管理学院(70526)
中国(54585)
科学(45492)
(44827)
(40359)
(40001)
(36611)
业大(35061)
研究所(33511)
财经(33252)
中心(33246)
农业(32313)
(30444)
(30427)
经济学(29323)
北京(27524)
经济学院(26741)
(26250)
(25935)
师范(25853)
财经大学(25098)
基金
项目(148878)
科学(118574)
基金(113159)
(101583)
国家(100828)
研究(98669)
科学基金(87136)
社会(67992)
社会科(64783)
社会科学(64766)
基金项目(60399)
自然(58712)
自然科(57591)
自然科学(57576)
自然科学基金(56576)
(55941)
(48096)
资助(45629)
教育(44082)
编号(35849)
重点(33078)
(32570)
(30768)
(30721)
国家社会(29840)
创新(28879)
科研(28873)
计划(28531)
教育部(27923)
大学(27064)
期刊
(95562)
经济(95562)
研究(60189)
学报(39717)
中国(37127)
科学(35154)
(34168)
管理(29803)
大学(29196)
(28943)
学学(28108)
农业(22682)
(20120)
金融(20120)
财经(16948)
经济研究(16599)
业经(15213)
技术(14965)
(14684)
问题(14164)
教育(13530)
(12655)
商业(11726)
统计(11249)
(10974)
技术经济(10824)
(10755)
(10667)
业大(10297)
理论(10075)
共检索到306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杨菲  
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了各区位的消费活力。同时,结合北京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以及道路拥堵程度,准确测算了居民在路面道路和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移动速度”,从而估算了城市各区位的市场潜力——有多少居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从北京市各处前往该区位。基于对上述两个变量利用城市多维大数据的精准度量,本文实证检验了市场潜力对各区位消费活力的影响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立彦  张大成  
指出城市交通道路多节点的特点使得传统Floyd算法在最短路径计算时,过程繁杂且最短路径需要回溯找寻。并提出改进Floyd算法,采用双标号法并去除非必要中间节点路径计算,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算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度,算法效率较高。以某一城市交通道路多节点最短路实际问题为例,运用改进的Floyd算法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改进Floyd算法可有效解决赋权交通网络最短路径规划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綦慧心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消费更加注重质量,消费文化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新的消费时代随之产生。在此背景下,城市原有的空间具有了消费特性,其转变为消费空间。政府部门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的消费者数量及消费活跃度。消费活跃度较高的地区,其土地商业价值和居住价值较高。本文基于交通网络的视角对城市土地利用及交通系统这两者在减少空间冲突、拓展城市消费空间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华雄  孟晓晨  
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力,对城市经济及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了探讨高铁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修正了市场潜力模型并识别出可能利用高铁的产业,计算2012年基于普铁及基于高铁城市各产业市场潜力及变化值,分析高铁对城市产业市场潜力的规模及空间影响特征。得到:1)高铁对制造业的市场潜力规模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批发零售业、交通邮政业、租赁商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对金融业市场潜力影响最小;2)城市规模越大,高铁对其产业市场潜力的影响越大;3)高铁使得制造业、交通邮政业、批发零售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萌萌  孟晓晨  
近10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正逐步显现。本文从市场潜力角度研究这一影响,根据《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2012.07》统计获得的城市之间平均旅行时间和发车频次数据重新定义市场潜力函数,对比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普通铁路和叠加高速铁路之后的市场潜力特征,探讨高铁对城市市场潜力的提升作用,并从中分离出时间压缩效应和频次效应。研究发现:1普通铁路市场潜力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市场潜力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镇群内,以及京广、京沪、京哈等重要铁路线沿线;2叠加高速铁路之后城市市场潜力整体上仍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且多中心结构更为突出;3京沪、沪杭铁路沿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宁波—厦门段客运专线沿线城市的高铁效应最大;4高铁连接的109个城市时间压缩效应的平均值为31.3%,频次效应的平均值为68.7%,频次效应是高铁效应的主要形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靖华  韩峰  
依托城市间产品市场的联合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空间互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空间尺度,对于实现我国城市就业的充分性和平衡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劳动要素供给和产品市场需求的综合视角切入,建立了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产品市场潜力指标和代表地区劳动力市场厚度的劳动力空间可得性指标并探讨两者与城市就业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作用机制,分别从城市层面和个体微观层面实证检验其对城市就业规模和个人就业机会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产品市场潜力和厚的劳动力市场在推进城市就业增长中存在显著作用,二者不仅在城市层面提高了城市非农就业规模,而且也提高了微观劳动者个体的非农就业概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就业主要依赖产品市场的空间需求关联,大城市厚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效应不如中小城市明显;城市产品市场潜力对劳动力的需求效应更加有利于外来劳动力市场,而本地劳动力在厚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本研究对于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格局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就业协同,从整体上保证就业的充分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昝欣  欧国立  吕巍  
本文使用了2003—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市场潜力的影响效应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提升会促进城市市场潜力的提升,并存在市场潜力的溢出效应;(2)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提升会提升城市间可贸易品需求水平,提高城市市场潜在需求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提升还会提升城市的有效劳动供给水平,挖掘城市市场潜力;(3)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市场潜力的最优影响范围约为100至150公里,该影响存在“梯度下降”现象。本文为进一步推动城市间互助联合、协同发展,提升城市潜力水平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睿  汪晶晶  党转转  陈幸良  
采用产销平衡法计算出国内葡萄干消费量,分析其消费变动特征。基于20102016年国内葡萄干人均消费水平,构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未来葡萄干国内消费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葡萄干人均消费量0.24kg/人,消费总量34.42万t,产量23.62万t。2014年后,中国葡萄干消费量和产量产生供需缺口,呈现扩大趋势,2020年供需缺口达10.8万t。研究结论:未来中国葡萄干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还很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袁鹏程  林徐勋  
根据路段单元状态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路段单元状态的‘失效—非失效’二态表示方法,进一步根据网络中路段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出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的定义及识别方法;利用更新理论及Markov链相关理论,分析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非级联失效态持续时间随机变化的概率分布规律,给出了对假想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及对假想分布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并提出了以失效次数及转移概率为主要评价参数的交通网络级联失效评价模型。以一个实际路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将标定好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少沛  谭建军  李英远  
多模式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形式,多模式交通系统要求每个交通模式平衡发展并发挥其最好的服务性能。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获取是建立可持续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基础。单一模式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交通空间网络的特性和联系程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尺度多模式的城市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支持多模式交通网络地理数据集成化和拓扑关系模型化,实现多模式交通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表达。数据模型在概念和逻辑建模层面上,应用面向对象设计语言及其扩展机制集成面向地理信息时空特征描述的可视化语言插件(plug-in for visual languages,PVL),将不同交通线网集成于一个综合信息模型中。交通线网的多尺度表达允许不同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专业化信息服务的开发和实现,辅助多模式交通网络规划和发展,并且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的应用。将模型应用在广州市多模式交通系统中进行可靠性和实用性验证,对未来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超  陈新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质量评价,主要目的是分析评判交通网络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城市交通网络既是城市的骨架,又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客货运输的载体。其布局好坏,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影响到运输系统的效率高低,影响到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和变迁。本文以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含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和服务特征三个子系统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评价体系,并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该市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