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9)
2023(15563)
2022(13542)
2021(12201)
2020(10297)
2019(23533)
2018(23031)
2017(44647)
2016(24514)
2015(26971)
2014(26511)
2013(26218)
2012(24004)
2011(21673)
2010(21328)
2009(18909)
2008(18274)
2007(15717)
2006(13624)
2005(11527)
作者
(71844)
(59678)
(59185)
(56363)
(37800)
(28609)
(26827)
(23553)
(22815)
(21015)
(20430)
(20121)
(18859)
(18488)
(18411)
(18277)
(18160)
(17811)
(17161)
(16882)
(15061)
(14414)
(14291)
(13472)
(13385)
(13119)
(13071)
(13022)
(11951)
(11929)
学科
(97591)
经济(97481)
管理(69529)
(63729)
(51748)
企业(51748)
方法(47771)
数学(42363)
数学方法(41973)
中国(26526)
(24755)
(23906)
(22256)
地方(20805)
业经(20655)
环境(18732)
(17938)
贸易(17932)
(17328)
农业(17020)
(15375)
财务(15311)
财务管理(15285)
技术(15180)
(14930)
(14872)
理论(14639)
企业财务(14535)
(13934)
(12885)
机构
大学(343836)
学院(339781)
管理(135661)
(133688)
经济(130866)
理学(119249)
理学院(117878)
管理学(115736)
管理学院(115140)
研究(114494)
中国(82134)
(75044)
科学(74870)
(61746)
(58159)
业大(57695)
(57483)
研究所(53192)
中心(51777)
农业(48961)
财经(48164)
北京(47010)
(46961)
(44104)
(43649)
师范(43112)
(41834)
经济学(40340)
(38127)
经济学院(36805)
基金
项目(247655)
科学(194011)
基金(180994)
研究(172891)
(160799)
国家(159552)
科学基金(136602)
社会(109808)
社会科(104290)
社会科学(104263)
基金项目(97462)
(95729)
自然(92091)
自然科(89995)
自然科学(89970)
自然科学基金(88340)
(82179)
教育(78332)
资助(73957)
编号(68445)
重点(55658)
(53593)
成果(53134)
(52330)
(51389)
科研(48314)
创新(48008)
计划(47032)
课题(46377)
国家社会(45546)
期刊
(134338)
经济(134338)
研究(94642)
学报(62770)
中国(58597)
科学(54247)
(53774)
大学(46504)
管理(46084)
学学(43950)
(41965)
农业(37148)
教育(32431)
技术(26609)
(25185)
金融(25185)
财经(22675)
经济研究(22327)
业经(22200)
问题(19380)
(19270)
(19232)
图书(18052)
科技(17932)
业大(16820)
(16604)
理论(15902)
技术经济(15834)
资源(15586)
商业(15006)
共检索到473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涛永  张建慧  李金良  倪颖  
控制城市交通碳排放是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而识别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采取有效措施的首要前提。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碳排放的计算和碳排放控制策略的定性分析,缺少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在传统的GDP、人口规模、车辆拥有量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公交车比重等指标,以京、津、沪、渝的面板数据对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车辆拥有量通过影响客运、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城市客运、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交车比重对城市交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炳南  林基  
在传统的EKC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扩展EKC模型,利用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腐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碳排放量,腐败程度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外资在中国存在"碳光环"效应,而贸易开放会增加碳排放量,存在"碳泄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碳排放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无显著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炳南  林基  
在传统的EKC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扩展EKC模型,利用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腐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碳排放量,腐败程度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外资在中国存在"碳光环"效应,而贸易开放会增加碳排放量,存在"碳泄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碳排放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小钢  张耀辉  
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转型特征明显,行业CO2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走势,但2003年工业再度重型化和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排放强度明显上升。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详细考察了中国工业CO2库兹涅茨曲线(CKC)的类型及成因。主要结论是:中国工业CKC呈"N型"走势,而非传统的"倒U型",即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在倒U型走势之后又形成拐点,出现"重组"现象;投资规模与排放显著正相关,研发强度不是影响排放的主要因素,CO2排放是个动态调整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有助于降低排放,减排治理政策应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以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邦丽  徐美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郑浩生  
本文通过利用序列DEA(Sequential DEA)与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了碳排放绩效动态指数TCPt,规避了以往碳排放绩效测度的缺陷,较为精确地测算了2003—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工业碳排放绩效,并从规模、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要素禀赋、技术、环境规制及外资等七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层面上,工业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及外资因素对工业碳排放绩效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而重工业比重、国有产权制度结构、资本深化及煤炭消费比重对工业碳排放绩效起到显著负面影响,环境规制对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微乎其微,以上各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相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霞  姜洋  
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包括股票、房产在内的居民资产逐渐成为财富效应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内需不振"、"股市泡沫"和"房价争论"的背景下,资产财富效应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消费者跨期最优选择模型,利用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的城镇居民面板数据,分析的结论表明,中国股市升值和房价上涨引致的财富效应并不明显,其中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几乎为零,股票的财富效应为负。旨在通过房地产拉动居民内需的政策效果微弱,甚至适得其反;而股票市场的"慢牛"升值更有利于形成正的消费预期,现阶段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总量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帅  杨莉莉  曹建华  
文章估算了1994-2008年上海市工业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对其演变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对碳排放规模和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黑色金属行业作为第一"排放大户",其排放走势对工业部门整体排放趋势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碳排放规模和强度与劳均产出之间分别呈现出N型和倒N型曲线关系;煤炭消费比重对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强度和能源效率对其均表现出显著的限制作用,而投资规模对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分别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碳排放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劳均产出和能源效率是对碳排放产生长期影响最强的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健青  张娇兰  
文章首先分析了京津沪渝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并基于RCA指数对四城市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2001-2010年京津沪渝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沪渝服务贸易竞争力与服务贸易出口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人才储备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第三产业比重、货物出口比重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短期均衡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京津沪渝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张安录  
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构建一套适合"两型社会"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于武汉城市圈寻求合理的碳减排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IPCC碳排放清单为依据,从4个一级项目27个二级项目系统地计算了武汉市城市圈2001~2009年各城市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并进一步运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模型(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定量分解了影响武汉城市圈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废弃物处理是武汉城市圈碳排量最多的项目,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武汉、黄石、孝感和黄冈等市,城市圈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地理强度和经济强度的年均递增(减)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广月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必然选择,应把碳排放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而清洁技术水平是低效率的,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因素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世进  李姝奇  
本文测算了2000-2008年江苏省7个地级市的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工业碳生产力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工业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倒N型曲线关系,上拐点出现在人均GDP 66 836元;城市化水平、经济对外依存度、FDI引进规模对工业碳排放规模均具有促进作用;"上海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海军  刘高理  
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划分为三个组别,采用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并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城市化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小,家庭小型化日趋成为引起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均财富对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在城市化不同阶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是存在的,但距到达碳排放拐点分别需要12年、31年和23年。最后,根据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碳减排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蕊  
本文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动因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4年三大都市农业面板数据,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从供给侧角度对都市农业影响经济增长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都市农业供给测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为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蕾  赵益民  
随扩大内需政策实施,居民生活消费引致能源消费增加,致使碳排放量也可能进一步增加。探究影响需求端碳排放的相关因素对准确找到减排抓手、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在测算2005-2019年华北地区5个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在不同层次上的现状后,基于STRIPAT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层次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仍呈递增态势,其中生存型消费碳排放占比大;(2)不同层次的消费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且有趋于某一固定值倾向;(3)家庭户数、消费意愿等人口因素对不同需求层次居民消费碳排放均起促进作用。技术因素上,能源强度降低可抑制各类消费碳排放的产生;年龄结构以及财富因素在系数上的差异表明这些变量是导致消费碳排放异质性表现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消费端碳排放问题,提出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加快推广“碳普惠”试点以激励公众践行低碳生活行为,并辅之以必要宣传手段,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优化居民用能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