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1)
2023(14479)
2022(12655)
2021(11639)
2020(9760)
2019(22032)
2018(21610)
2017(41308)
2016(22801)
2015(25179)
2014(24964)
2013(24643)
2012(22231)
2011(20070)
2010(19849)
2009(17991)
2008(17199)
2007(14731)
2006(12894)
2005(10846)
作者
(68596)
(56949)
(56592)
(53925)
(36058)
(27479)
(25567)
(22552)
(21761)
(19988)
(19517)
(19193)
(18132)
(17690)
(17669)
(17407)
(17386)
(16971)
(16246)
(16126)
(14508)
(13743)
(13540)
(12898)
(12798)
(12551)
(12529)
(12428)
(11509)
(11438)
学科
(88327)
经济(88235)
管理(63803)
(57771)
(46990)
企业(46990)
方法(42016)
数学(36718)
数学方法(36318)
中国(24455)
(23414)
(22025)
(19839)
地方(19647)
业经(19289)
环境(18066)
农业(16031)
(15707)
贸易(15700)
(15189)
理论(14454)
(14301)
技术(14070)
(13322)
(13303)
(12582)
财务(12514)
财务管理(12497)
企业财务(11819)
(11751)
机构
大学(323264)
学院(320999)
管理(127116)
(121419)
经济(118630)
理学(111854)
理学院(110498)
研究(109204)
管理学(108332)
管理学院(107795)
中国(76842)
科学(74077)
(69417)
(60438)
业大(56208)
(55445)
研究所(51665)
(51213)
中心(48929)
农业(48072)
(44739)
北京(43020)
(42856)
财经(42816)
师范(42312)
(40128)
(39125)
(36656)
经济学(35754)
师范大学(34609)
基金
项目(236446)
科学(184710)
基金(171788)
研究(163009)
(153618)
国家(152433)
科学基金(129919)
社会(102803)
社会科(97538)
社会科学(97511)
基金项目(93015)
(92837)
自然(88420)
自然科(86339)
自然科学(86313)
自然科学基金(84740)
(79344)
教育(73920)
资助(69536)
编号(64272)
重点(53251)
(50179)
(50057)
成果(49505)
(48817)
计划(45960)
科研(45745)
创新(45609)
课题(44305)
大学(42542)
期刊
(124350)
经济(124350)
研究(86891)
学报(61191)
中国(54549)
科学(53193)
(53135)
大学(44628)
管理(43021)
学学(42433)
农业(37149)
(35645)
教育(30694)
技术(25690)
业经(21254)
(21105)
金融(21105)
经济研究(19889)
财经(19401)
(18976)
科技(17897)
问题(17851)
业大(17025)
图书(16637)
(16532)
(16503)
资源(16475)
技术经济(14827)
理论(14589)
林业(14439)
共检索到440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西武  郭玮  
城市交通生态系统是由人口、车辆、道路、绿地、空气、地域组成且不断发生空间冲突和进行空间耦合的特定空间结构。测度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提供决策依据。为此,选用我国2011—2017年31个省会城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数据,计算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和空气承载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测度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水平,并运用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识别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31个省会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与空气承载系统作用程度较高(耦合度均值为0.675,处于磨合阶段)且空间冲突明显(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430,处于中度协调耦合)。(2)31个省会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时空分异明显。从时间上看,2014—2017年比2011—2013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高出0.067和0.020;从空间上看,西部地区耦合度均值最高(0.688),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值最高(0.459)。(3)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的显著影响因素是地形地貌和经济地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西武  郭玮  
城市交通生态系统是由人口、车辆、道路、绿地、空气、地域组成且不断发生空间冲突和进行空间耦合的特定空间结构。测度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提供决策依据。为此,选用我国2011—2017年31个省会城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数据,计算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和空气承载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测度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水平,并运用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识别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31个省会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与空气承载系统作用程度较高(耦合度均值为0.675,处于磨合阶段)且空间冲突明显(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430,处于中度协调耦合)。(2)31个省会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时空分异明显。从时间上看,2014—2017年比2011—2013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高出0.067和0.020;从空间上看,西部地区耦合度均值最高(0.688),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值最高(0.459)。(3)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的显著影响因素是地形地貌和经济地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士梅  艾东  付野  
为研究未来空间科学规划,降低区域生态风险,本研究基于生态安全,对昆明市空间冲突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风险源-风险受体-风险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的基础上,探测昆明市1995—2015年国土空间冲突强度变化,并对研究区空间冲突强度及其主导驱动因素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昆明市在1995、2005、2015年空间冲突强度均值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分别为0.188、0.190、0.206,处于稳定可控范围,空间生态风险性低,但严重失控区的空间面积逐年增加,可控区面积逐年减少;2)不同的空间景观类型,空间冲突强度差异大。其中,林地、草地、耕地的空间冲突强度低,而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空间冲突强度相对较高;3)地理探测因子探测器表明了人口、GDP是研究区形成空间冲突的主要驱动因素,交互探测器进一步解释了人口与GDP、人口与高程、人口与距道路距离的组合,协同作用大,共同作用区域空间冲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嵩   秦文婷   卢宝周  
创业生态系统因其资源和机会供给优势已成为新创企业产生与成长的重要场所。在核心企业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中(Hub-based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HEEs),新创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在发展目标上存在天然的冲突与对立。冲突目标管理成为生态系统创业者难以回避的现实难题,也是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亟待解决的理论难题。创业者认知被认为是其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以此为出发点,根据“认知—行为”研究框架,本文以海尔海创汇为例,采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了生态系统创业者的认知要素与冲突目标管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控主导型、悖论心态单一驱动型、悖论心态主导型3个组态可以产生好的冲突目标管理效果,生态系统创业者的自控和悖论心态在冲突目标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深化了生态系统创业者认知要素与冲突目标管理之间关系的认知,有助于生态系统创业者通过自我评估和技能学习提升冲突目标管理效果,从而更好地建设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张涛  田治威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大庆市5个城区及4个周边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持"有必要"态度的比例达86.7%,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居民保护态度的显著因素。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态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庆周边县居民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其保护态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而大庆市城区居民保护态度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影响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成  赵洁  
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时空演变特征与关键驱动过程,对生态空间的科学管理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供需矩阵法测度2000年和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利用供需匹配度指数分析供需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量化影响因子的作用强度,揭示各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上供需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关系趋于紧张;供需匹配度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供需赤字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南、杭州湾,供需盈余地区主要集中在皖南、浙西和浙南;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建设用地比例、耕地比例、GDP和人口密度等因子对供需关系具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关系和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成  赵洁  
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时空演变特征与关键驱动过程,对生态空间的科学管理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供需矩阵法测度2000年和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利用供需匹配度指数分析供需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量化影响因子的作用强度,揭示各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上供需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关系趋于紧张;供需匹配度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供需赤字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南、杭州湾,供需盈余地区主要集中在皖南、浙西和浙南;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建设用地比例、耕地比例、GDP和人口密度等因子对供需关系具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关系和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张涛  田治威  
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大庆市5个城区及4个周边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大庆市生态系统保护态度持"有必要"态度的比例达86.7%,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居民保护态度的显著因素。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态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庆周边县居民享受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便利程度是其保护态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而大庆市城区居民保护态度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喜欢程度影响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溪竹  彭贵鸿  杨洋  李学友  杨士剑  
作者2005年5月对由越冬水鸟取食所造成的拉市海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调查。以由GIS软件所产生的200个随机取样点所获得的资料来推算,拉市海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的小春作物按所占面积大小排序依次为小麦、蚕豆、油菜、大麦、豌豆、鸡豆和蔬菜。水鸟偏好取食的作物种类主要为小麦(25.9%种植面积受损害)、蚕豆(7.8%)和豌豆(6.9%),其他作物相对受害较轻。整个拉市海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经济损失约144万元。政府对2005年拉市海周边农户提供的水鸟损害的经济补偿为15万元,仅占实际损失量的1/10。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增加经济补偿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兵云  杨冕  
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带来的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文章从生态环境约束治理角度,构建SBMDEA非期望产出模型测度中国30个城市2007-2016年生态交通效率和节能减排潜力,并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城市生态交通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间,中国城市交通效率未达到生态交通标准,大多数城市的生态交通效率在0.5左右且存在区域差异,具有较大节能减排潜力;人均GDP、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城市绿地面积三因素正向影响城市生态交通效率,城镇化率、出租车数量以及私人小汽车数量三因素负向影响城市生态交通效率。最后,文章提出改进我国城市生态交通效率的若干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洋  程琳琳  王义方  王俊奇  
科学诊断资源型城市空间冲突等级,厘清空间冲突变化与土地利用间的复杂关系,对城市转型发展、区域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山东省新泰市资源型城市特征,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土地利用为视角,从空间压力、空间暴露性和空间风险响应维度构建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了空间冲突的变化与土地利用调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2009—2020年,新泰市空间冲突指数保持稳定,变化量仅为0.0018,且不同冲突等级的变化趋势不同;空间冲突格局呈圈层分布,由中心向四周等级逐渐减弱。(2) 2009—2020年,新泰市平均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3.14%,空间布局差异性显著,土地利用特征以耕地林化、土地整治、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扩张为主。(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土地利用动态度与空间冲突指数变化呈显著相关(P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利  葛凯利  
以商业生态系统为视角建立了包含企业声誉、信息共享、相互依赖性以及合作经验四个主要因素的企业间信任的建设模型,其中包括能力型信任、可靠型信任和善意型信任三个信任维度。实证结果表明:在商业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阶段,企业声誉、信息共享、缝隙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以及核心企业对缝隙企业的依赖性对能力型信任和可靠型信任的影响逐渐减小。开拓阶段,影响信任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声誉;成长阶段,信息共享和相互依赖性成为关键影响因素;成熟阶段,合作经验是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颖  佘廉  王超  
城市交通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增加了交通灾害,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建立城市交通突发事件预警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城市交通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系统的构想,并进一步提出保证该预警管理系统有效运作的实施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伟忠  马丽雅  陈爽  杨桂山  
为适应国土空间整合理论方法的迫切需求,建立由冲突源、冲突区、冲突影响组成的城市生态空间冲突分析框架,其案例应用表明:城市生态空间的社会经济第一冲突源并不突出,政策驱动力构成首要冲突源;城市汇水区渗透性能下降,产流增加,汇流速度加快,形成上游高地型、中下游沿岸型、下游低洼型及沿山型等4种冲突类型,采用城市雨洪模型(SWMM)辨识出4种内涝区及分布类型;针对冲突源、空间优化核心和末端排水建立城市生态空间系统优化目标体系,重点提出"点线面"结合的空间优化核心路径。研究为国土空间整合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涵盖国际雨洪管理演替过程,有助于对当前大规模土地开发转型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本土认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莉雁  肖燚  饶恩明  江凌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得食物生产不稳定,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评价我国食物生产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食物生产产量,根据营养成分转化率,将各类食物折算成热量来统一核算,研究评价了我国生态系统食物生产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Arc GIS、SPSS进行空间分析及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 2010年,我国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总量为11 765.28×1012k J,空间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2华东、华中、东北地理区,河南、山东、黑龙江三省具有较高的食物生产能力;3耕地质心的转移并没有引起食物生产质心的转移,技术要素的投入更能提高食物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