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0)
- 2023(8768)
- 2022(7630)
- 2021(6915)
- 2020(5935)
- 2019(13867)
- 2018(13566)
- 2017(26685)
- 2016(14604)
- 2015(16859)
- 2014(17492)
- 2013(17613)
- 2012(16999)
- 2011(15703)
- 2010(16252)
- 2009(15452)
- 2008(15404)
- 2007(14247)
- 2006(12870)
- 2005(11881)
- 学科
- 济(87378)
- 经济(87307)
- 管理(39567)
- 业(35016)
- 方法(31286)
- 数学(27828)
- 数学方法(27550)
- 企(26728)
- 企业(26728)
- 地方(22388)
- 中国(22229)
- 学(18713)
- 农(18416)
- 财(16164)
- 业经(14607)
- 地方经济(13859)
- 制(13307)
- 农业(12234)
- 贸(12026)
- 贸易(12020)
- 环境(11506)
- 易(11498)
- 和(10871)
- 银(10721)
- 银行(10694)
- 融(10612)
- 金融(10610)
- 行(10197)
- 理论(10171)
- 发(9595)
- 机构
- 大学(231468)
- 学院(229441)
- 济(105137)
- 经济(102768)
- 研究(84345)
- 管理(83156)
- 理学(69756)
- 理学院(68849)
- 管理学(67677)
- 管理学院(67225)
- 中国(63372)
- 科学(50654)
- 京(49752)
- 财(46665)
- 所(44364)
- 研究所(39737)
- 农(38359)
- 中心(37911)
- 财经(36614)
- 江(36452)
- 经济学(33807)
- 经(32820)
- 业大(32046)
- 北京(32030)
- 范(31599)
- 师范(31354)
- 经济学院(30212)
- 农业(29992)
- 院(29263)
- 州(28800)
- 基金
- 项目(139993)
- 科学(109034)
- 研究(101941)
- 基金(100480)
- 家(86740)
- 国家(86038)
- 科学基金(72573)
- 社会(65658)
- 社会科(62142)
- 社会科学(62120)
- 省(54343)
- 基金项目(52948)
- 教育(46221)
- 划(45623)
- 自然(45164)
- 自然科(44041)
- 自然科学(44026)
- 自然科学基金(43184)
- 资助(41778)
- 编号(41079)
- 成果(34667)
- 发(31927)
- 重点(31782)
- 部(31147)
- 课题(29007)
- 创(27468)
- 国家社会(27056)
- 教育部(26574)
- 科研(26290)
- 发展(26159)
- 期刊
- 济(126929)
- 经济(126929)
- 研究(75696)
- 中国(42929)
- 财(36693)
- 农(34801)
- 学报(34325)
- 科学(31669)
- 管理(29494)
- 大学(25213)
- 学学(23663)
- 农业(22730)
- 融(22297)
- 金融(22297)
- 教育(20541)
- 经济研究(20472)
- 技术(19821)
- 财经(19364)
- 问题(18608)
- 业经(18113)
- 经(16836)
- 技术经济(13498)
- 贸(12964)
- 统计(12817)
- 业(11567)
- 理论(11336)
- 世界(11170)
- 经济问题(10868)
- 商业(10863)
- 策(10790)
共检索到359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春蕾 陈玉冬
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是由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民用车辆对交通量的巨大需求与供应不足的城市道路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降低人们的出行成本,必须建设和完善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分流掉私人汽车对交通量的巨大需求;必须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交通量的供给;在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下,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新的均衡,从而增加社会福利,实现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公共交通 供给需求 外部成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勇
文章首先对交通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做了文献回顾,表明大量的研究都是基于庀古教授提出的交通拥堵理论即拥堵问题的负外部性及通过道路收费解决负外部性来展开分析的。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道路收费并不建立在解决负外部性的基础上,而应该视为一种高峰价格,同时比较分析了现实生活中解决交通问题的做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解决中国交通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交通拥堵 拥堵收费 边际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小亮 邓祖新
交通拥挤是我国目前大城市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文章从交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解决交通拥挤的各种实际手段和途径。同时还使用了交通系统的模拟软件来介绍运用计算经济学的方法评估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思想,以供交通管理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明皓 李捷
定性地给出城市交通对社会经济直接影响的定义,并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属性,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从而为今后交通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培武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注重增加交通的供给,但在交通需求管理上侧重于管制的方法。论文在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增强以人为本、提升民众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注重利益协调与交通需求引导等治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公共治理 参与合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子若 宋守信
通过建立交通参与者之间抢行的博弈模型,对双方的博弈行为进行均衡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宣传教育和交通处罚可以促成交通礼让行为,然后从博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博弈 哈丁悲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全新
本文在界定交通拥堵费的内涵、分析其经济效应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对新加坡、英国、瑞典等国城市交通拥堵费政策主要内容、实施效应及存在不足的分析,对我国部分特大城市开征交通拥堵费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我国部分特大城市实施交通拥堵费的具体措施及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交通拥堵收费 边际成本 可行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明华 张正河
驾车出行的边际个人费用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使得实际使用城市道路的车流量超过最佳车流量,从而产生交通拥堵。可以从合理减少交通发生、尽量提高交通效率两个原则出发,采取有效对策,调节城市交通量。
关键词:
交通拥堵 经济学分析 交通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东云 张雷 兰荣娟
运用背景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交通过度拥堵问题,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进行了背景变换研究,提出解决城市交通过度拥堵问题需要从城市的良好发育及合理的空间扩展方面寻求答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廷春 袁正
从2012年国庆开始,我国实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结果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发生史上最严重的拥堵。我们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进行分析。免费通行会加剧节假日高速公路的拥堵,加收拥堵费可缓解拥堵。拥堵费的理论依据来自负外部性的庇古税传统。征收拥堵费可以改变消费者的通行决策,减少自驾车通行,增加公共交通需求。
关键词:
节假日 免费 高速公路 拥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宋顺锋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宋顺锋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鹏军 李铠
如何利用大数据方法改进当前智能交通系统,进而缓解交通拥堵,是当前智慧城市研究和交通规划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依据交通流用户最优均衡理论和系统最优均衡理论,分析大数据在交通诱导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其次,讨论大数据在交通流量判研和拥堵实时评价方面的应用;第三,讨论大数据在交通拥堵收费中的应用;第四,分析大数据在对公共交通运行与服务水平进行实时监控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一体化交通监测与需求管理系统理论框架。
关键词:
大数据 智慧城市 交通拥堵 智能交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浩雄 孔丹
鉴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我国一些城市开始研究和论证征收拥堵费。本文以有私家车的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Agent建模方法,对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影响下有私家车的群体出行行为进行建模,并以北京市为例,对模型展开了实证分析,从政策影响群体出行行为视角来评价政策的效用,为城市制定和实施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相关建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分区域收取不同的、适当的拥堵费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不同收入群体开车出行的频率,达到治理严重交通拥堵的效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贾书伟 严广乐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在不断地加剧。同时,因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每年将产生大量的NO_x,从而又会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如"雾霾"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出发,采用系统动力学与灰色系统相结合的方法(SD-GM),构建了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模型,并对模型中主要变量进行动态仿真和决策分析,以此来寻找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可行策略。通过现实性测试和敏感性测试,得到拥堵收费的范围不超过100元/天*辆。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和结果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1)在区间[25,40]内,随着拥堵收费的提高,NO_x存量,机动车出行吸引度和交通拥堵程度都呈下降趋势,而车均道路面积呈上升趋势。(2)但并非拥堵收费越高越好,超过40元/天*辆,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到NO_x存量,机动车出行量,机动车出行吸引度和交通拥堵程度分别下降了约33.76%,39.64%,43.26%,82.25%,而车均道路面积提高了大约65.68%,进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