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3)
- 2023(6601)
- 2022(5582)
- 2021(5004)
- 2020(4096)
- 2019(9371)
- 2018(8957)
- 2017(17054)
- 2016(9343)
- 2015(10285)
- 2014(10168)
- 2013(9831)
- 2012(8972)
- 2011(8173)
- 2010(8268)
- 2009(7948)
- 2008(7813)
- 2007(6938)
- 2006(6288)
- 2005(5831)
- 学科
- 济(36265)
- 经济(36184)
- 管理(32678)
- 业(27124)
- 企(22145)
- 企业(22145)
- 中国(13904)
- 制(12224)
- 财(12201)
- 方法(11934)
- 数学(10266)
- 数学方法(10130)
- 农(9977)
- 体(8671)
- 业经(8542)
- 地方(8517)
- 环境(8343)
- 体制(7188)
- 务(7070)
- 财务(7049)
- 财务管理(7032)
- 划(6701)
- 企业财务(6695)
- 城市(6627)
- 农业(6613)
- 学(6590)
- 银(6519)
- 银行(6510)
- 融(6225)
- 行(6223)
- 机构
- 大学(133137)
- 学院(132395)
- 济(55600)
- 经济(54201)
- 管理(49709)
- 研究(45837)
- 理学(42446)
- 理学院(41898)
- 管理学(41260)
- 管理学院(41002)
- 中国(34361)
- 财(28883)
- 京(28151)
- 科学(26449)
- 财经(22188)
- 所(22025)
- 中心(20799)
- 江(20435)
- 经(20033)
- 研究所(19573)
- 农(18524)
- 经济学(17923)
- 业大(17397)
- 院(17364)
- 北京(17312)
- 范(17286)
- 师范(17134)
- 财经大学(16416)
- 经济学院(16033)
- 州(16027)
- 基金
- 项目(89652)
- 科学(72263)
- 基金(67014)
- 研究(66076)
- 家(57899)
- 国家(57436)
- 科学基金(50291)
- 社会(45025)
- 社会科(42712)
- 社会科学(42704)
- 基金项目(35797)
- 省(34219)
- 自然(31391)
- 自然科(30664)
- 自然科学(30658)
- 自然科学基金(30087)
- 教育(29954)
- 划(28987)
- 资助(25912)
- 编号(25472)
- 制(23011)
- 成果(20976)
- 重点(20339)
- 部(20172)
- 国家社会(19369)
- 发(19136)
- 创(18491)
- 课题(18368)
- 教育部(17732)
- 创新(17515)
共检索到202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秋妹
城市交通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着力点。虽然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控制城市交通大气污染,但城市大气污染状况仍然严峻。考察了我国城市交通大气污染现状;从政府环境责任、大气污染立法、经济激励机制及城市交通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导致我国城市交通大气污染严重的制度性原因;建议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城市交通大气污染难题:强化政府在城市交通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环境责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等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以及打造城市绿色出行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春玲 付雨鑫
公共性、外部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中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对地方政府提出了制度要求。但现实情况表明,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弱化了地方政府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能力。因此,建立政府为主体、市场补充、社会参与的多中心制度供给,破解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瓶颈。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治理困境 政府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元国 刘歆
用能权交易制度作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对于中国改善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用能权交易制度视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19年中国214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缓解大气污染。具体而言,平均使得试点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比非试点城市降低3.27%。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东部地区城市、环境规制意识低的城市和高碳城市,用能权交易制度更能缓解中西部地区城市、环境规制意识高的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大气污染。机制检验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来缓解大气污染。以上研究结论完善了用能权交易制度在环境效应方面的评估研究,为中国进一步完善用能权交易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对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元国 刘歆
用能权交易制度作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对于中国改善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用能权交易制度视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4—2019年中国214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缓解大气污染。具体而言,平均使得试点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比非试点城市降低3.27%。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东部地区城市、环境规制意识低的城市和高碳城市,用能权交易制度更能缓解中西部地区城市、环境规制意识高的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大气污染。机制检验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来缓解大气污染。以上研究结论完善了用能权交易制度在环境效应方面的评估研究,为中国进一步完善用能权交易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对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新峰 袁宗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层面所暴露的问题,亟需掌握着区域内主要资源和权力的政府组织调整策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束缚,协同治理区域公共问题。从政府层面破题,以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在系统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在体制层面,实现由"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机制层面,实现由"运动式"协同治理到"常态化"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政策工具层面,实现由"单一型"工具到"复合型"政策工具的转变。
关键词:
京津冀 大气污染治理 区域政府 协同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冷月霜 钟飚 周密
随着大气污染情况恶化,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从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出发,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以美国为主要参考对象,重点介绍了《清洁空气法》和美国大气环境审计的机构设置。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大气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局限性,对完善国家环境审计制度建设提供了建议,以期对我国大气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环境审计 法律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冰 贺璇
通过梳理建国后城市大气污染的演变特征和治理政策的变迁过程,发现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着科学研究不充分、政策制定滞后、治理工具单一、行政激励不相容以及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科学认知、完善市场机制、构建有效的约束与激励、加强区域合作以及引入社会力量协同治理等方面完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飞
源头减量是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优先目标,是纾解“垃圾围城”困局的关键密码,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实施效果亟待提升。从制度的视角审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在实践中主要面临“三重困境”:政策制定上重末端处置而轻源头减量、立法设置上重源头减量义务而轻违反该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制度实施上重源头减量激励而轻源头减量处罚。日本、美国是世界范围内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成功典范,其部分制度建设和实施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立足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本土困境和域外经验,应当“三管齐下”推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一是加强政策引领,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目标并细化减量举措;二是完善相关立法,精心设定违反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义务的法律后果;三是健全减量机制,构建激励与惩罚并重的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飞
源头减量是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优先目标,是纾解“垃圾围城”困局的关键密码,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实施效果亟待提升。从制度的视角审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在实践中主要面临“三重困境”:政策制定上重末端处置而轻源头减量、立法设置上重源头减量义务而轻违反该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制度实施上重源头减量激励而轻源头减量处罚。日本、美国是世界范围内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成功典范,其部分制度建设和实施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立足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本土困境和域外经验,应当“三管齐下”推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一是加强政策引领,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目标并细化减量举措;二是完善相关立法,精心设定违反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义务的法律后果;三是健全减量机制,构建激励与惩罚并重的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明 吴雪萍 郭施宏
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利用中国2001~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化进程、环境管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口城市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比土地城市化更为直接;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减排的总体刺激效果不佳;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受城市化、环境规制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表现的最为敏感,其城市化和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均有显著的冲击作用,中部地区只有城市化与大气污染联系紧密,而西部地区无论城市化还是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的反应都极不敏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晋 陆小成
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但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与生态效益。以京津冀为例,该地区为治理跨域大气污染问题,制定了不少的防控措施,但存在跨域治理机构缺乏、监督预警与绩效评价不完善和绿色营销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构建城市群大气污染跨域治理与绿色营销机制主要包括:创新跨域治理机构,深度推进联动执法;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监督网,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搭建京津冀区域污染研究平台,倡导低碳技术创新;全面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完善绿色营销机制;减少利益博弈,加强跨域利益协调与全民参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晋 陆小成
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但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与生态效益。以京津冀为例,该地区为治理跨域大气污染问题,制定了不少的防控措施,但存在跨域治理机构缺乏、监督预警与绩效评价不完善和绿色营销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构建城市群大气污染跨域治理与绿色营销机制主要包括:创新跨域治理机构,深度推进联动执法;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监督网,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搭建京津冀区域污染研究平台,倡导低碳技术创新;全面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完善绿色营销机制;减少利益博弈,加强跨域利益协调与全民参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晓霞
留地安置,是指国家在征收土地时,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给村集体作非农建设使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安置失地农民。作为货币补偿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留地安置是在反思传统补偿标准过低、方式单一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留地安置制度的广泛推行,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留地安置制度的困境留地模式与现行法律相冲突。实践中,留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长江 高彦彦
面对当今农村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转型理论角度分析了原因,并由此认为乡村自治所依赖的非正式制度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而历史和现实因素又决定了正式制度在农村的匮乏,治理机制的空白导致了农村众多社会问题的出现。要破解农村转型困境,必须要依赖于政府对农村正式制度的建设和有效实施,有效的正式制度也是使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呈现正向反馈的主要保证。
关键词:
农村转型困境 乡村治理 正式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琼 邵稚权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旨在保护第三人利益与社会公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公共性、强制性等特征。但该保险自试点推行以来,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无论是环境高风险企业亦或是保险公司对于推广该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动力不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不完善,高位阶法律法规缺失、合法性基础薄弱,具体规定模糊、缺乏细节指引。破解该问题的前提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正当性。从法理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一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能够服务于公共利益、体现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价值观,具有目的正当性;二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满足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具有实质正当性。为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议完善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立法支持;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督,促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市场化发展;完善环境侵权案件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