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8)
- 2023(11281)
- 2022(9780)
- 2021(9160)
- 2020(7476)
- 2019(17302)
- 2018(16955)
- 2017(32682)
- 2016(18135)
- 2015(20094)
- 2014(20165)
- 2013(19667)
- 2012(18757)
- 2011(16954)
- 2010(17422)
- 2009(16172)
- 2008(16136)
- 2007(14411)
- 2006(13179)
- 2005(12080)
- 学科
- 济(72145)
- 经济(72038)
- 管理(54845)
- 业(48179)
- 企(38338)
- 企业(38338)
- 方法(23697)
- 中国(22770)
- 农(22167)
- 地方(21636)
- 财(20788)
- 数学(20528)
- 数学方法(20191)
- 制(19305)
- 业经(16468)
- 农业(14560)
- 学(14277)
- 环境(12874)
- 体(12538)
- 贸(12280)
- 贸易(12269)
- 银(12184)
- 银行(12165)
- 策(12014)
- 易(11764)
- 行(11667)
- 融(11638)
- 金融(11633)
- 务(11542)
- 财务(11511)
- 机构
- 大学(253305)
- 学院(253291)
- 济(103685)
- 经济(101123)
- 管理(94050)
- 研究(91892)
- 理学(79325)
- 理学院(78235)
- 管理学(76857)
- 管理学院(76343)
- 中国(70495)
- 京(56900)
- 科学(55073)
- 财(52555)
- 所(46032)
- 中心(42287)
- 江(41713)
- 研究所(41251)
- 农(41159)
- 财经(39473)
- 北京(36274)
- 范(36093)
- 师范(35805)
- 经(35569)
- 业大(35313)
- 院(33805)
- 州(32815)
- 农业(31871)
- 经济学(31557)
- 师范大学(29062)
- 基金
- 项目(166053)
- 科学(131477)
- 研究(123842)
- 基金(120087)
- 家(104092)
- 国家(103191)
- 科学基金(88625)
- 社会(79008)
- 社会科(74698)
- 社会科学(74679)
- 省(63803)
- 基金项目(63783)
- 自然(56530)
- 教育(56349)
- 自然科(55156)
- 自然科学(55139)
- 划(54973)
- 自然科学基金(54102)
- 编号(50346)
- 资助(48176)
- 成果(42799)
- 重点(37729)
- 发(36902)
- 部(36894)
- 课题(36360)
- 制(35109)
- 创(34041)
- 国家社会(32290)
- 创新(31963)
- 性(31750)
共检索到402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英 姜祎周 杨娜
我国的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扰民,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通过对三里屯地区交通噪声所进行的具体考察和测试,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现状,进而深入剖析了城市设计因素对交通噪声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对交通噪声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三里屯地区 交通噪声 控制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坚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城市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城市交通又具有引导城市形态发展、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从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时机和时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解决北京的交通和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郎朗
近年来针对网络游记的研究逐渐增加,网络游记已经成为地方感量表以外,另一个研究旅游地地方意象和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手段。大多数网络游记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关键词的抓取形成定量数据,以此判断旅游地在游客中形成的地方意象,为旅游地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类研究以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地方"概念为依据,利用对旅游者的主观地方感受和个体地方认知来勾勒旅游地的地方性,然而又并非对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的全面应用。文章重新梳理了人文主义、社会建构学派和结构化理论3种不同研究视角下的"地方"概念,并尝试以不同的"地方"理论视角对蚂蜂窝网站上关于北京三里屯的游记进行分析,探讨了网络游记研究的多种可能性。除了体现个人地方经验以外,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同样可以深入到社会结构对个人地方感受的影响,以及撰写和传播网络游记这一实践行为本身是如何将个人地方经验转化为社会建构的地方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刘星辰
高速城镇化和机动化阶段,面临与日剧增的环境压力,城市交通的多目标发展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交通碳排放是目前及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核心目标,是城市交通效率的主要内涵。由此,本文从交通出行便捷与交通碳减排双目标综合评估的角度,提出基于中观尺度的城市交通出行满意度和交通碳排放的定量测算方法;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探讨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对北京市城六区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三环以内地区,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较高,五环以外大部分地区较差。交通综合效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于:1西三环至西四环万寿路街道的公主坟-五棵松地区。2北三环和平里街道安贞桥附近地区。3东北三环的三里屯地区。而综合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位于城市外围,例如西北六环周边,西南五环至西南六环部分地区,以及东五环外常营地区等,交通碳排放较高是这些地区交通效率较差的主要原因。此外,交通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空间环境的差异性呈现高度的相关。例如,交通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是高档别墅区集聚的地区,以及城市五环周边公共交通不完善的部分居住区。通勤中机动化比例较高和通勤距离较长是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阳 贺德方 佟贺丰 屈慰双
本文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以分析城市的交通出行情况以及能源消耗情况。首先,构建了包括人口、经济、交通等多个子模块的大系统,通过模型模拟出城市不同车辆的情况、公交系统的情况、出行量的情况、出行选择的情况、能源消耗的情况等。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作为案例,对该市2000年—2020年的人口及年龄结构、出行生成、出行方式选择、交通能源消耗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情景分析模拟出4种情景下北京市出行结构和能源消耗的不同趋势,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政策建议:①努力改变人们出行观念,减少汽车出行次数;②出租车保持目前的效率在未来将难以满足出行需要;③未来应更多注重对老旧汽车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度。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仿真模型 系统动力学 情景模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旭 高江华 蒋熙 李海鹰
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是促进城市交通关键技术攻克、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不明确、创新成果保障机制不完善、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结合示范应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形成协同创新驱动机制;建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建立服务需求库,形成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由之
在北京开车有时甚至是骑自行车很是要有一些耐心,因为交通堵塞实在是太严重了。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以及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内,几乎在城区各主要道路和进出城的各主要道路,不堵车成了偶然现象,堵车成了必然现象。北京市机动车总数早已经超过了200万辆,且每个月还以约三万辆的速度在增长。早晚流量高峰时期,全市90%以上的道路交通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全市路网平均负荷度已达70%,其中干道系统达90%以上,城区道路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建平 林晓言
以北京市客运交通为研究对象(含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车、小汽车四大类),利用交通生态足迹的测算方法分析了2012年北京市各种客运交通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估算了北京市客运交通的生态足迹目标函数值,从降低交通生态足迹与提高客运交通总分担量的角度提出了优化北京市客运交通结构的策略。分析结果显示,从客运交通生态足迹占用土地类型可看出,间接用地即化石能源地面积占99%以上;从不同客运交通的生态足迹构成分析可看出,小汽车的生态足迹最高,占77.45%,且小汽车生态效率最低。因此,应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限制小汽车的增加,并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
关键词:
客运交通结构 交通生态足迹 交通生态效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雄 黄鹭新 荆锋 王志锋
解决中国城市建设实践中的问题,需要自己内生的城市规划理论,需要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到传统中寻找智慧。为此,论文回顾了中医的理论思想,对中医理论与城市交通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以北京为例,加以探讨,试图运用中国的中医理论思想解释城市的交通问题。通过分析,认为传统的哲学能够解释现代中国城市交通的问题与现象,提出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解释性理论,揭示目前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再结合中西方的方法,构建一个新的方法体系解决之。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传统哲学 城市交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肖骢 康慕谊
本文以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 ,对其发展现状及其生态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就目前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绿地系统 功能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静 陈秀万
信息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城市空间虚拟含义。基于系统科学原理,从信息视角研究城市系统的信息要素、信息流和信息空间,认为城市信息空间是以城市地域空间为基础,以城市信息要素为载体,借由信息流实现城市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虚拟空间。进而以北京市为例,对其信息空间及演进情况进行实例分析。
关键词:
城市系统 信息要素 信息流 信息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鹏飞
网约车出现后,政府对于网约车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制措施,不仅规范了网约车市场,对城市环境也产生了影响。本文使用断点回归设计,从城市环境视角探讨网约车规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网约车在北京数量激增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状况;而网约车规制政策减少了网约车数量,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如:PM2.5和CO),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据此本文认为:网约车的出现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而网约车规制措施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成效显著,本文建议应鼓励新能源汽车为主的网约车进入网约车市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宁
本文论述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吸引了海内外的优秀人才,人口增长比较迅猛。同时出差、旅游人数也是不断增长,给北京的公交运营带来严峻挑战。在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大环境下,公交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经济、便捷、舒适的服务是城市公交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
客流量 公共交通 地铁 北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龙 谢高地 盖力强 裴厦 张昌顺 张彪 肖玉
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噪声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配置合理的绿地对噪声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论文从绿地消减噪声的机理出发,基于实验测定结果,结合绿地斑块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地降噪效果及其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不同组成结构的道路绿地降噪能力不同,其中乔灌草结构道路绿地降噪能力最强,其次为乔木类和灌木类,草坪类最差,各类型绿地降噪能力均随宽度的增加而增加;②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地年降噪9.35×107dB(A).a-1,其中乔灌草结构绿地占92.95%,单位面积道路绿地平均降噪20 477 dB(A).hm-2.a-1,其中乔灌草结构绿地最高,为23 505 dB(...
关键词:
消减噪声 道路绿地 生态系统服务 北京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庞璇 张永勇 潘兴瑶 杨默远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硬化地表面积的增加,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已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洪涝问题突出。城市雨洪模拟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城市洪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选取北京市未来科技城为研究区,利用SWMM模型构建城市雨洪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地表和管网径流过程;依据不同场次雨型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对应的降雨过程,并驱动已构建的雨洪模型,评估现状地块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实现情况;据此,提出不同海绵措施的空间布局以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洪峰流量误差在8~26%之间,而峰现时间误差为-8%,-1%和0。现状地块条件未达到北京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80%);采用在道路、建筑和绿地分别增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下沉式绿地,并分别按20%,40%和40%的方案比例分配时研究区90%的地块均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还增加1.79万m~3可利用水量。本文既可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评估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城市海绵措施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