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75)
2023(19790)
2022(16649)
2021(15427)
2020(12847)
2019(29320)
2018(28890)
2017(55683)
2016(30412)
2015(33645)
2014(33303)
2013(33223)
2012(30636)
2011(27684)
2010(27748)
2009(25718)
2008(25619)
2007(22898)
2006(20474)
2005(18619)
作者
(90356)
(75013)
(74564)
(70675)
(47901)
(36065)
(33666)
(29317)
(28558)
(26828)
(25605)
(25370)
(24021)
(23953)
(23187)
(22995)
(22199)
(22151)
(21644)
(21564)
(18790)
(18462)
(18204)
(17168)
(16828)
(16737)
(16621)
(16614)
(15019)
(14805)
学科
(132074)
经济(131933)
(103661)
管理(95514)
(90809)
企业(90809)
方法(54043)
数学(43601)
数学方法(43225)
(38034)
中国(37515)
业经(37149)
(36120)
地方(29769)
(27269)
贸易(27249)
(26476)
农业(26274)
(24984)
(24877)
(24477)
财务(24406)
财务管理(24373)
企业财务(23106)
技术(22950)
(21865)
理论(21739)
(20372)
银行(20300)
环境(19933)
机构
学院(434918)
大学(432390)
(179342)
经济(175626)
管理(171829)
研究(150808)
理学(146927)
理学院(145282)
管理学(143060)
管理学院(142267)
中国(115569)
(94055)
科学(92763)
(81951)
(79251)
(77160)
研究所(69805)
中心(67732)
业大(67342)
(66269)
财经(64876)
农业(62315)
北京(59714)
(59049)
(55276)
师范(54650)
(54607)
(53164)
经济学(53137)
财经大学(48018)
基金
项目(289564)
科学(227403)
基金(209772)
研究(208331)
(184332)
国家(182700)
科学基金(156671)
社会(132165)
社会科(125325)
社会科学(125291)
(113849)
基金项目(111526)
自然(102893)
自然科(100519)
自然科学(100493)
自然科学基金(98716)
(95466)
教育(93837)
资助(85979)
编号(83714)
成果(66477)
重点(64998)
(64898)
(62726)
(61696)
课题(57850)
创新(57107)
科研(55163)
国家社会(54264)
(54117)
期刊
(205263)
经济(205263)
研究(130876)
中国(87182)
(72535)
学报(70631)
管理(68167)
科学(65033)
(64244)
大学(52906)
学学(50179)
农业(49649)
教育(43915)
(42214)
金融(42214)
技术(37866)
业经(35381)
财经(32458)
经济研究(32123)
(28430)
问题(28055)
(27974)
技术经济(23022)
(22235)
科技(21339)
现代(21161)
商业(20818)
理论(20134)
(20098)
图书(19842)
共检索到662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勤  
基于城市互联网基础设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应用能力,综合构建了城市互联网发展指数,并利用2013—2018年959家中国A股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匹配并测度了161个城市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城市互联网发展通过"创新效应""成本效应"及两者的共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出口企业以价格加成衡量的市场势力,其中"创新效应"发挥的作用更大,进而开展了企业要素密集类型、所有制和所在地区的异质性检验。本文推进了对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应的理解,也为出口企业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强互联网融合应用带来了启发。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昭河  徐双丽  张凤云  
文章将创新函数引入一般均衡方程,构建加成率、生产成本、市场规模、竞争参数、创新投资为一体的模型,由此得出出口需求变动、创新活动冲击企业加成率的理论命题。而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出口需求变动导致的竞争增加对企业加成率的提高存在负向效应,而企业的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动在较大程度上能弱化这一负向冲击,但初始生产率较低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不能有效削弱竞争带来的负向冲击,初始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否通过创新活动最终完全削弱竞争的负效应则具有不确定性;从要素密集度、地区、贸易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和一般贸易类型的企业,其各自的加成率受需求变动的负向影响较小,受创新活动的正向影响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家栋  肖文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出口贸易提速增效。在剖析互联网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1个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来实证检验互联网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体现在成本路径上,包括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沟通成本及生产成本。实证检验表明出口国家和地区与进口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回归结果呈现差异性,互联网对于我国出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呈现强正相关性,而对于我国出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申祥  蔡熙乾  
本文假定一国仅有一个非一体化企业,而另一国既有一个一体化企业又有一个中间品生产企业。非一体化企业需要向中间品生产企业购买中间产品方能生产最终产品,中间品的价格由双方谈判确定。两国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全部出口到第三国市场,并在第三国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第三国市场模型和博弈论,考察了企业谈判势力对一国出口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企业同时竞争的情形,还是在企业先后进入市场竞争的情形,企业谈判势力均通过影响中间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到水平转移利润和垂直转移利润的相对大小,从而影响到一国贸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模型,在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互联网化和企业创新选择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出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虽然随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低生产率企业和中小企业仍能从中获益;(2)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低技术行业中,企业互联网化对企业创新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3)三种方式的企业互联网化都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活动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企业创新选择行为间接地促进企业进行出口。对于积极参与互联网化的低生产率企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应该通过激励其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出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闫林楠  邰鹿峰  钟昌标  
文章通过考察城市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试图从互联网发展的视角探寻中国贸易结构转型的新路径。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出口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出口广延边际的扩张,对出口的集约边际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在充分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贸易成本降低、本地市场潜能和一般贸易占比扩大是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广延边际的重要路径,而且在贸易过程中互联网降低沟通成本的作用比降低合约成本的作用大。互联网发展对一般贸易、差异化产品、东部地区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低运输成本行业的出口广延边际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研究为优化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会朝  
互联网发展作为重大的外部技术冲击影响着企业的出口行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静态上的市场进入效应以及动态上的市场渗透效应两个方面。基于中国与贸易国家双边网址链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互联网的应用显著冲抵了地理空间对企业出口的阻滞作用,使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概率提升了22. 3%;而在动态意义上,出口企业借助互联网调整资源投入,实现了次年出口市场59. 4%的市场增长率,从而锚定了企业在出口市场的生存。研究还表明,中国企业进入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存在互联网效应的差异性。在政策意义上,中国应深化"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培育新的出口贸易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博  
在信息化时代,产业的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2010—202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结合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在影响机制方面,互联网通过促进生产率提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和规模效应、高级要素流动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互联网对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作用在中小城市更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知识技术空间外溢效应发挥了作用。未来应大力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咪咪  郭爱美  
本文将互联网引入垄断竞争模型,纳入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双重异质性,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定价的影响。总体上,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定价具有正向影响。区分产品差异化程度后,发现当产品具有同质性时,互联网与出口价格负相关;当产品具有异质性时,互联网与出口价格正相关。机制检验发现,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定价的“成本节约效应”显著,而对“质量升级效应”的发挥存在门槛值;对低质量样本,互联网的质量升级效应表现显著,这可能与互联网指标的选取有关。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对企业出口定价的积极影响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对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高行业集中度和高产品集中度企业。本文指出,应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升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以实现我国制造业升级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倩  
出口贸易的发展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其随着国外需求市场的波动而变动较大。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商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也影响着出口贸易。为此,本文使用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抑制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则扩大了商贸流通业的这种抑制作用。分地区进行回归显示,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显著抑制了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胜旗  徐卫章  
中国出口市场不断繁荣,通过二元边际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出口企业逐步走向产品种类创新的增长路径。接着本文从市场势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市场势力通过竞争促进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贸易方式和进入退出企业来分析,发现市场势力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创新。要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还需要注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劳动比、补贴等因素。最后中国需要利用市场手段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促进出口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正明  张许静  
笔者主要从税收转嫁的角度分析"寡头"国的稀土资源税政策对其出口市场势力的潜在影响,在系统把握我国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理清稀土生产、加工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国内稀土生产函数,研究使得稀土贸易市场出清条件下的税收价格转移弹性。分析表明:"寡头国"资源税的征收除了倒逼国内稀土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之外,还可以将部分的税负转嫁到国际市场,增加稀土出口市场势力和贸易利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勤  于海静  李兵涛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281个城市的数据,测算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并分析我国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空间分异性和集聚性,进而运用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CMEM),探究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人力资本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及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人力资本效应"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大。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影响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在"十四五"时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泽生  蒋帅都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计量研究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实际市场势力比较微弱,出现"寡头"地位与市场势力缺乏共存的现象。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呈现较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特征,因此,虽然具有国家总量上的"寡头"地位,但却只能获得竞争性定价结果,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的缺乏成为必然。利用生存能力法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最优规模经济量进行估计,发现稀土贸易(生产)的最优规模经济区间为0.5-10%的市场份额区间,其他区间则是规模不经济的,为中国稀土贸易市场势力的增强和政策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兴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动态关系。本文结论表明,互联网发展提高了地区企业创新能力。从动态效应来看,互联网发展提高企业创新的作用在第0期为0,从第1期开始,互联网发展开始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高,且其促进企业创新增长的速度急剧增强,在第5期时达到顶点值0.0554。在第6期之后,互联网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开始递减,并在第15期之后转为负值,从而使得互联网发展抑制了企业创新。从动态效应来看,互联网发展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促进作用增加后递减的倒"U"型关系。方差分解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创新的解释贡献度呈递增趋势,并在第16期之后保持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