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6)
2023(8780)
2022(7261)
2021(6646)
2020(5449)
2019(12766)
2018(12423)
2017(23559)
2016(13055)
2015(14276)
2014(13939)
2013(13580)
2012(12431)
2011(11148)
2010(10858)
2009(9651)
2008(9166)
2007(7802)
2006(6751)
2005(5659)
作者
(37456)
(31108)
(30932)
(29128)
(19787)
(15214)
(13843)
(12176)
(12050)
(10796)
(10605)
(10471)
(9931)
(9726)
(9570)
(9346)
(9276)
(9162)
(9114)
(8729)
(7866)
(7362)
(7203)
(7131)
(7043)
(6760)
(6756)
(6755)
(6338)
(6202)
学科
(56546)
经济(56487)
管理(33683)
(29203)
方法(22052)
(20857)
企业(20857)
数学(20359)
数学方法(20237)
中国(17571)
(15677)
地方(15367)
(10884)
农业(10360)
业经(10191)
城市(9920)
(9649)
贸易(9647)
(9602)
(9250)
环境(8762)
城市经济(7814)
(7387)
技术(6846)
地方经济(6678)
(6313)
财务(6302)
财务管理(6292)
(6268)
金融(6266)
机构
大学(173318)
学院(172742)
(71133)
经济(69626)
管理(66423)
研究(60052)
理学(58336)
理学院(57539)
管理学(56581)
管理学院(56258)
中国(44091)
科学(39329)
(38744)
(35729)
业大(31397)
(29785)
(29171)
中心(28774)
农业(28586)
研究所(27585)
(25083)
财经(24194)
北京(24115)
(22885)
师范(22547)
(22245)
经济学(22157)
(22011)
经济学院(20336)
(19887)
基金
项目(127697)
科学(100154)
基金(93937)
研究(86364)
(84217)
国家(83514)
科学基金(71586)
社会(57283)
社会科(54362)
社会科学(54345)
基金项目(51936)
(49306)
自然(48408)
自然科(47317)
自然科学(47300)
自然科学基金(46432)
(42811)
教育(38249)
资助(36755)
编号(32785)
重点(28478)
(27797)
(27116)
(26489)
计划(25194)
科研(24930)
创新(24805)
国家社会(24221)
成果(23738)
大学(23093)
期刊
(71804)
经济(71804)
研究(47198)
学报(32041)
中国(31992)
(30205)
科学(28639)
大学(23538)
学学(22421)
(21051)
农业(20388)
管理(20326)
(13512)
金融(13512)
教育(12488)
技术(12155)
经济研究(11984)
业经(11866)
问题(11655)
(11279)
财经(10831)
资源(10192)
理论(9490)
(9361)
(9276)
城市(9237)
(9167)
业大(8932)
实践(8776)
(8776)
共检索到246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滨茹  满燕云  张衔春  
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用地与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城市也从单就业中心逐渐发展到多个中心共存的局面。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土地和住房的价格,进而反映在城市土地和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上。本文在一主、一次两个就业中心存在的假定下,依据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两就业中心连线上的一维住宅价格分布模型。之后通过对北京市朝阳CBD和中关村核心区一主一次两个就业中心之间微观市场数据的特征价格方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中得出的结论。研究显示,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提升幅度和提升范围都随时间而递减,且随着次中心发展及城市其它就业中心的陆续分散化出现,现存主次就业中心之间对住房价格作用的差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松涛  郑思齐  冯杰  
本文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用最短距离指标定量分析了商品住房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公园等6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并通过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对商品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最短距离"可达性比较,商品住房对绿地公园、医院和健身场所可达性最好,而对大型商场、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的可达性较差;2)按照商品住房的区位和价格比较,城市四环以内和高价商品住房组别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明显优于其它组别;3)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重点高中、球类场馆、文化设施和绿地公园这4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越好,则商品住房价格越高,即目前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化入商品住房价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文斌  杨春志  
根据北京市的1308个新建住宅项目数据,建立了Hedonic模型,着重分析了时间、距离、环线以及行政区等变量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构建了北京市住房Hedonic价格指数和住房价格的梯度曲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静  濮励杰  胡晓添  
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会因不同的影响因素住房价格出现差异,而一般性研究中的住房平均价格往往会掩盖城市住房的真实价格。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研究城市住房价格空间差异现象的基础上,对住房建设规划在空间布局引导住房价格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梦洁  张周青  
目前,学区房和教育地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通过选取7个教育变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量化;然后以南京市为例,分别构建单一市场和细分市场的特征价格模型,定量探索各类教育设施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类教育设施对房价均具有正向影响;2住房价格的“学区”效应显著;3南京市单一市场中对房价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初中质量、小学质量、重点大学、幼儿园数量和重点高中、高中数量;4教育设施对房价的影响在老城区和新城区存在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军辉  林坚  吴佳雨  
以2015年北京市六环内的居住小区二手房房价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特征价格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房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六环全域和分环线区域分析中,学区房显著影响房价,总体上学区房平均价格显著高于非学区房价格(约10%),这表明合理配置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至关重要;地铁站点、商场、休闲娱乐设施等因素对房价的影响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居住小区的绿化率和房价呈正相关关系。而依靠市场调节的超市、便利店等基本生活设施对房价影响并不显著;医院对房价影响的不显著是因为北京现有医疗机构服务对象已不再局限于本地居民,应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布局优化调整;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荣荣  刘洪玉  
本文致力于研究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的作用机制,从住房需求方程出发,构建了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分析模型,并利用1995年1月-2004年7月北京市城八区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应的确是影响住房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土地供应很大程度上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房价的预期而作用于当前房价的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周青  徐梦洁  庄舜尧  
目前,城市教育设施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购房考虑的重要因素。在特征价格模型广泛用于公共品评价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教育设施与住房价格关系进行定量研究。本文分别从教育设施的数量、质量和距离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来梳理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研究区域的尺度较小并且侧重大城市、教育设施种类不全以及教育设施质量未充分考虑;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伟  周欣帅  袁竞峰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实证研究了城市集聚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关系。主要从城市整体集聚和城市内部区域集聚两个层面分别构建了南京城市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分析模型。实证表明:南京城市经济、人口集聚与住房价格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南京市各区县经济集聚、人口集聚均对住房价格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各区县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住房价格影响系数存在一定差异。并从引导城市优质资源转移、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智  张彩凤  
交通枢纽是一种或多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交叉和衔接之处。由于交通枢纽的外部性作用,使其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验证交通枢纽与住宅价格的关系,搜集北京市东直门交通枢纽周边的存量住宅交易价格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测算了东直门交通枢纽对周边存量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范围和程度。结论为:一是相比轨道交通的单一站点和轨道线路,交通枢纽对存量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广而复杂;二是交通枢纽也会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虹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的制定主要从成本角度考虑,或按照周边商品房的价格进行调节。就此运用多种方法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支付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该类住房价格和租金部分脱离居民支付能力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广娣  沈昊婧  
区位差异深刻影响城市住房价格。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研究沈阳市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规律和格局特征,利用Kriging插值法在空间上模拟沈阳市房价,生成房价等值线图和表面图,以直观分析沈阳市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房价总体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局部地区存在异质性;不同方向上住房价格的空间自相关尺度不同,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结构特征,房价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要大于随机性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娜娜  古恒宇  沈体雁  周麟  崔丹  
城市住房价格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路网形态会影响人们出行的距离成本和时间成本,进而影响城市住房价格。本文基于2017年北京市四环内6462个商品房成交数据,利用空间句法和ArcGIS软件度量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路网形态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市四环内路网的局部接近度呈现出多核心集聚模式,全局接近度呈现出轮轴式分布结构,全局和局部穿行度主要呈现出网络化特征;(2)路网形态会显著影响城市住房价格,具有"可达性"正效应和"穿行性"负效应两种不同的经济效应;(3)对于北京市四环区域,区位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仍是购房者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公交站对住房价格产生的人流量拥挤、噪音等负外部性开始凸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梦华  耿金鹏  刘畅  
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对北京西城区实行“多校划片”政策前后的学区房价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GWR模型分析教育特征、建筑特征和区位特征对不同区域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城区房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教育特征变量在“多校划片”实施后对房价影响不显著,说明多校划片政策对于平抑学区房价格有作用,会使教育资源不均衡区域的房价趋于相同。建筑特征、区位特征在不同区域上对房价产生的影响不同且部分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立文  甄亚  刘广平  
文章以天津市普通住宅和别墅为对象,构建特征价格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导致天津市房价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天津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房产的价格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向也有差异;(2)区域发展前景对房产价值也呈现出提升作用;(3)房价分异与房产周边各类资源设施的差异以及其分布的不均衡性有一定的关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