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7)
- 2023(11692)
- 2022(10427)
- 2021(9987)
- 2020(8282)
- 2019(19399)
- 2018(19387)
- 2017(37302)
- 2016(20649)
- 2015(23349)
- 2014(23406)
- 2013(23053)
- 2012(21602)
- 2011(19182)
- 2010(19191)
- 2009(17506)
- 2008(16935)
- 2007(14723)
- 2006(12821)
- 2005(10992)
- 学科
- 济(79676)
- 经济(79581)
- 管理(57436)
- 业(51477)
- 企(42438)
- 企业(42438)
- 方法(35743)
- 数学(30641)
- 数学方法(30211)
- 中国(22240)
- 农(21367)
- 地方(19918)
- 学(19599)
- 财(17847)
- 业经(17102)
- 农业(14362)
- 理论(14194)
- 环境(13689)
- 贸(13315)
- 和(13309)
- 贸易(13307)
- 制(12948)
- 易(12803)
- 技术(12203)
- 务(11373)
- 划(11348)
- 财务(11307)
- 财务管理(11284)
- 教育(10960)
- 企业财务(10594)
- 机构
- 大学(289127)
- 学院(286218)
- 管理(113433)
- 济(104757)
- 经济(101997)
- 理学(98254)
- 理学院(97042)
- 研究(96535)
- 管理学(95173)
- 管理学院(94671)
- 中国(70354)
- 京(65308)
- 科学(64396)
- 所(49268)
- 农(48815)
- 财(46352)
- 业大(46291)
- 研究所(45212)
- 中心(43939)
- 北京(41692)
- 江(41332)
- 范(40363)
- 师范(40003)
- 农业(38581)
- 财经(37608)
- 院(35628)
- 州(34350)
- 经(34098)
- 师范大学(32569)
- 技术(30931)
- 基金
- 项目(201327)
- 科学(156293)
- 研究(144828)
- 基金(143944)
- 家(125966)
- 国家(124903)
- 科学基金(106675)
- 社会(88262)
- 社会科(83329)
- 社会科学(83304)
- 省(78710)
- 基金项目(78068)
- 自然(71613)
- 自然科(69851)
- 自然科学(69833)
- 自然科学基金(68511)
- 划(67033)
- 教育(65636)
- 编号(60147)
- 资助(58866)
- 成果(48355)
- 重点(44368)
- 部(42952)
- 发(42547)
- 课题(41130)
- 创(40889)
- 科研(38295)
- 创新(38113)
- 大学(36996)
- 计划(36968)
共检索到414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文军 刘成海 童娣
本文针对古城遗址在城市建设中的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以辽阳"东京城"遗址为例,通过对遗址现状、价值、城市背景、旅游背景以及现实问题的论述,对比论证了"东京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概念性规划,为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提供规划思路。
关键词:
古城遗址 东京城 保护 开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军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遗址 遗址公园 大明宫遗址公园 概念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关伟锋 蔺宝钢
通过对我国当前大遗址展示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其展示效能的理论依据及策略。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证等方法,指出当前大遗址展示不足及展示效能差源于东方土遗址特性及过于强调遗址"原真性",展示方式单一且多静态展示,同时缺乏多专业的介入。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初步探索高效能的大遗址展示方法与策略。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多维综合展示、多专业协同、增强遗址展示的互动体验性能有效提升遗址展示效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定青 赵一青 竺剡瑶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址的保护利用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其多元价值。总结多元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城市遗址保护的意义,并对遗址多元价值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
遗址 保护 利用 多元价值 西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城乡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博弈。通过对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的研究现状梳理和凤翔县城乡发展对雍城遗址保护的影响分析,揭示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进行"遗址关怀"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宝鸡市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践,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在雍城遗址保护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大遗址保护 雍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更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支撑。然而在一些大遗址区域,考古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揭示的渐进性与长期性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进而也严重影响着传统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据此,本研究在分析雍城遗址考古工作现状与不足及其对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雍城遗址现有遗址信息不确定,保护对象动态变化的窘况,基于弹性规划思路,从保护区划、遗址展示规划、考古工作规划等专项提出了遗址保护规划的弹性策略。
关键词:
大遗址 保护 弹性规划 雍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冉淑青 裴成荣
本文研究目的:将城市的两大元素——文化与空间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座谈获取一手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当前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城市不同区位大遗址在文物保护、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方面面临不同的发展境遇。结论:通过促进大遗址区空间"再生"、构建大遗址区多元特色开放空间、建设大遗址区和谐社会空间、发展大遗址特色文化产业空间等路径实现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大遗址保护 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卫红
大型土遗址就是以土质材料为建筑主体及承载体,包含一定价值和文化信息的古代人类遗存或遗迹连续综合体。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中,现存的大型遗址、遗迹上部建筑构件多已不存,土地上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娟
晋阳古城遗址作为王朝古都,是太原悠久历史文化的脉息所系。在文化旅游业逐渐兴起的背景下,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势在必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用心保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发展与文物古迹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更好地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分析晋阳古城遗址现状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地区的保护经验,对晋阳古城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希望能促进太原宜居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晋阳古城 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旅游规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张婧 余洁
脆弱性理论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及机理分析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基于脆弱性理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遗址区的人地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遗址本体脆弱性程度普遍较低,低值区趋于集中分布,高值区零星分布于保护区边缘;社会脆弱性程度普遍较高,高值区趋向于集中,呈西、北高,东、南低空间格局;遗址区人地系统弱度脆弱性区域占总面积的27.2%,低度占23.8%,中度占27.9%,高度占11.7%,极度占9.4%,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基本格局;城市化的冲击与胁迫是大遗址区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铮争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所伴生的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使得地处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一些大遗址在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汉长安城遗址区近年来所出现的"遗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尴尬局面,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遗址保护中各利益主体(文物部门、地方政府、居民和开发商等)之间的矛盾。有鉴于博弈论对于分析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利益冲突所显现出的适用性,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中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博弈论 大遗址保护 汉长安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赵达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 区域发展 协调 汉长安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朴松爱 樊友猛
文章初步建构文化空间理论,阐明其内涵、构成及特性,并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展示文化空间理论对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中心理念、核心象征、符号系统、活动主体等方面构建出曲阜片区这一文化空间,从空间的生产与消费的视角提出核心区营造应遵循地方特色与中国特色、中心聚焦与散点透视、静态展示与动态呈现兼顾的原则,继而探讨了辐射区延伸中的功能定位和营销策略,最后指出文化空间理论在大遗址旅游中拓展遗产内涵、创新开发思路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化空间 大遗址旅游 曲阜片区大遗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洁 唐龙
受遗产资源保护的土地用途限制,城郊区大遗址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大遗址区内外的经济分化以遗址保护区区划界限为壑,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城乡交错区的大遗址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等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迅速,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趋势明显。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土地制度、政府规制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剖析了城郊区大遗址区保护用地流转存在的制度因素,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大遗址区治理的制度创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司莉 周璟
大遗址与所在地的居民生活生产、城乡发展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存在紧密关联,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对大遗址知识的有效组织是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前提。本体和关联数据技术为大遗址知识组织提供了新的方法及实现路径。文章首先结合文献调研,复用CIDOC-CRM和OWL-Time本体构建上位本体;然后通过构建顶层框架和抽取概念实例,获取大遗址知识概念和实例,并将其转化为大遗址本体的实体、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最后基于关联数据技术,以西安片区大遗址为例,利用D2RQ发布大遗址知识的关联数据集。实现了大遗址知识的语义关联和开放共享,为提升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水平提供数据支撑和知识服务。
关键词:
大遗址本体 关联数据 知识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少数民族地区古城镇城址空间分布关系与地形特征研究——以湘西老司城遗址为例
城市叠压型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方法——以郑韩故城保护规划为例
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性研究——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
城郊大型历史遗址区土地利用风险分析——以汉长安城为例
大遗址片区的特色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大遗址保护背景下偏远乡镇的建设空间布局研究——以贵州可乐考古遗址为例
大遗址保护研究中民生问题研究综述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以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为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框架研究——以重庆“二厂文创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