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8)
- 2023(7922)
- 2022(6659)
- 2021(5870)
- 2020(4801)
- 2019(10862)
- 2018(10298)
- 2017(19571)
- 2016(10758)
- 2015(11319)
- 2014(10933)
- 2013(10747)
- 2012(9796)
- 2011(8825)
- 2010(8822)
- 2009(7990)
- 2008(7611)
- 2007(6559)
- 2006(5730)
- 2005(4845)
- 学科
- 济(45793)
- 经济(45750)
- 管理(28486)
- 业(26841)
- 企(20578)
- 企业(20578)
- 方法(19848)
- 数学(18105)
- 数学方法(17974)
- 中国(14695)
- 农(11535)
- 地方(10879)
- 财(10635)
- 学(10174)
- 业经(9366)
- 贸(8971)
- 贸易(8970)
- 易(8677)
- 农业(7946)
- 环境(7875)
- 产业(7866)
- 制(7727)
- 城市(6958)
- 务(6465)
- 财务(6461)
- 财务管理(6452)
- 技术(6349)
- 融(6216)
- 金融(6216)
- 企业财务(6204)
- 机构
- 大学(156046)
- 学院(154374)
- 济(64146)
- 经济(62876)
- 管理(57662)
- 研究(56174)
- 理学(51400)
- 理学院(50674)
- 管理学(49749)
- 管理学院(49476)
- 中国(38857)
- 科学(37979)
- 农(34342)
- 京(32909)
- 业大(29296)
- 所(29003)
- 农业(27708)
- 研究所(27166)
- 财(25664)
- 中心(24673)
- 财经(21697)
- 江(21501)
- 院(20478)
- 经济学(20404)
- 范(20282)
- 经(19972)
- 师范(19904)
- 北京(19735)
- 农业大学(19016)
- 经济学院(18701)
- 基金
- 项目(115441)
- 科学(91436)
- 基金(86539)
- 家(79370)
- 国家(78770)
- 研究(74816)
- 科学基金(66933)
- 社会(50769)
- 社会科(48382)
- 社会科学(48368)
- 基金项目(47018)
- 自然(45927)
- 自然科(44953)
- 自然科学(44939)
- 省(44524)
- 自然科学基金(44171)
- 划(38931)
- 教育(33610)
- 资助(33603)
- 重点(26735)
- 编号(26561)
- 发(25004)
- 部(24762)
- 创(24164)
- 计划(23824)
- 创新(22783)
- 科研(22701)
- 国家社会(22094)
- 教育部(20664)
- 科技(20649)
共检索到209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志宏
认为不同规模的居民点构成中心地等级体系,人口规模与密度仅能提高中心地的市场规模,而不能提升市场的功能等级;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城市化阶段有利于高级中心地的发展,在郊区化与逆城市化阶段则有利于低级中心地的复兴,产生大城市的衰退;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小城市可以有大市场,城市功能等级不再取决于人口规模,而是城市竞争力。
关键词:
中心地 功能结构 特点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奕彤 逯笑微
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性虽然对强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对其功能结构的优化演进存在消极影响。路径依赖性的消极作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的推动作用的力量制衡,使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演进陷入停滞。政府的引导能够在城市中心区功能演进的各个阶段起到一定的作用,缩短城市中心区发展的时间,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功能结构 路径依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牛雄 万汉斌
基于对1994年和2004年两个年度南宁市中心区用地的现状资料的统计分析,并考查了10年的时间段南宁市中心区用地增量的功能结构与空间分布,揭示了南宁市中心区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对揭示我国中、西部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土地增量 功能结构 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雷菁 钟业喜 冯兴华 吴思雨 钟玉婷
识别流空间视角下的城市地位有助于推动区域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基于列车班次及百度指数数据在Ucinet及ArcGIS软件支持下,刻画了交通信息流视角下的长江经济带网络密度及城市中心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城市交通及信息联系均处于弱连接状态,交通及信息要素的联系水平均有待进一步提升;交通网络的省域融合特征开始显现,而信息网络的跨地带联系相对较弱。(2)交通网络中的城市中心性的等级差异显著,西部地带中心城市的遮蔽效应较强;信息网络视角下的城市交往力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但中部城市的要素连接作用不强。(3)信息网络初步形成了相对协调有序的组团格局,而交通网络下的组团联系相对匮乏、城市组团的紊态化发展态势明显。(4)大部分因子对信息流要素下的城市中心性的影响力均强于交通流网络,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影响交通信息流视角下的城市中心性的主导因子,而单纯的人口规模对城市中心性影响相对较弱。为此,文章提出应积极培育省域边缘地区中心城市、推动中西部地带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与共享平台,以促进长江经济带交通信息要素网络的一体化、协调化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晓红
一、香港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香港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港口条件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狭小的都市空间,使得香港在开埠之初就已确定了贸易都市的发展道路。贸易是香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不能想象一个贸易业萎缩的香港,会有繁荣稳定的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秀兰 付纪元 吕天宇
职能分异的城市多中心结构有效缓解了资源配置的不经济问题,但同时也对住宅价格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以城市职能各异的武汉"三镇"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地统计分析、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对住宅价格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武汉"三镇"中,武昌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呈同心圆模式,汉口呈扇形模式,汉阳呈多核心分布模式;绿化率、公园距离和生态环境分别为建筑、区位和邻里特征中对住宅价格作用力最强的驱动因素;差异化城市职能中心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汉口受区位特征驱动影响最强,武昌受区位特征和邻里特征影响最强,汉阳受建筑特征影响最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结合城市中心职能引导要素流通与资源配置、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智敏 甄峰 张姗琪
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就业空间的精细化研究和规划带来新的契机,以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融合多源数据手段,通过多尺度GIS空间分析、单中心与多中心模型验证、规划对比分析与二元逻辑回归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城市就业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空间尺度的不断缩小,就业空间结构的多中心性初步显现,城市外围的大厂新村与徐庄高新区基本形成副中心,但新街口主中心依然强势,与其周边地区呈现出紧密粘连的一体化特征。(2)城市规划与现实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缺乏就业人口集聚,中心体系规划中的主中心发展较为滞后,需因地制宜持续强化多中心空间结构。(3)在就业空间主中心—副中心—密集区—稀疏区不同层级之间,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应着重在多类型交通协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与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周颖
根据系统科学的结构—功能关系理论,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武汉市中心城区1996—2011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演变,探索了土地结构与土地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渐提高,但在不同的阶段其提高的速度不同。各中心城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资源禀赋、区位和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各中心城区的土地结构和土地功能均逐渐上升;但是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却是变化的。不同中心城区,土地结构与土地功能的关联程度有所差异。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静态结构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同;且4个二级指标内部之间的两两关联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丽莉 杨予越 李长风 赵婷婷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构建消费中心城市,不仅可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还能起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采用全局熵值法、标准差椭圆、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2013—2019年中国五大城市群涵盖的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消费中心城市层级,考察各城市群消费中心城市的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各大城市群内部存在双核或三核消费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消费中心城市指数提升;(2)各城市群的消费中心城市在空间分布格局和时空演变趋势上均存在一定差异,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外,各城市群的消费中心城市都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现象,且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程度最大;(3)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异呈现抑制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陆浩然
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选取2001-2010年间我国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数据,分别考察了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出口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企业研发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仅对中低技术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具有负的影响,而出口主导型FDI带来的技术溢出对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就业技能结构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深化程度的增加将降低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的占比,而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学东 王占岐 杨俊 罗长林
利用GIS格网法分析武汉市中心城区不同时点的商业基准地价变化情况,得到商业基准地价变化的系列空间分布图,对比分析其时空特征,并探索商业地价时空差异规律,最后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的灰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商业基准地价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增长幅度逐年上升,在呈现出明显圈层分布的同时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并且武汉市中心城区地价有着从饱和区逐渐向增长区和潜力区发展的趋势;城市商业基准地价演变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达状况、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流动共同驱动的结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建伟 王浩 张永伟 赵丹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呈现波动上升、中稳外变和混合主导的演变特征,商服功能、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因素,其中,商服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正向影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负向影响。规划期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期地区经济水平成为关键因素,运营期商业服务业则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力量。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探究,有助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活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陆明 徐益宁 张岩
以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街区尺度的人口变化识别了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两个时段的收缩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城市空间要素对收缩格局演变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鹤岗市中心城区收缩格局呈现从穿孔型收缩转向反圈层型收缩的演变特征;住房建设是穿孔型收缩的核心影响因素,街道可达性、教育设施密度、土地开发比例是反圈层型收缩的核心影响因素,街区可达性和便利性因素始终对人口具有重要“拉力”;城市空间住房、人口特征、可达性、便利性以及宜居性等因素共同推动人口向近郊区集聚。研究旨在揭示城市收缩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邕健 李楠 董晓玉
在评述国内外居住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概括为居住区分布边缘化、建设规模化、地价空间分异现象显现及中心区内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偏低,进而论述了居住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政策、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城市政府的住房政策。
关键词:
居住空间结构 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天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