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88.99.2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1)
2023(4761)
2022(3891)
2021(3635)
2020(2984)
2019(6977)
2018(6676)
2017(12040)
2016(6907)
2015(7789)
2014(7949)
2013(7859)
2012(7017)
2011(6282)
2010(6613)
2009(6035)
2008(6366)
2007(5633)
2006(5388)
2005(4833)
作者
(20322)
(16732)
(16462)
(15715)
(10807)
(7801)
(7550)
(6442)
(6431)
(5905)
(5690)
(5621)
(5410)
(5256)
(5226)
(5120)
(5021)
(4873)
(4793)
(4647)
(4124)
(3923)
(3913)
(3795)
(3721)
(3679)
(3647)
(3609)
(3458)
(3234)
学科
管理(30285)
(25440)
经济(25416)
(20585)
(18717)
企业(18717)
中国(10328)
地方(9857)
(9694)
方法(8330)
(7074)
财务(7033)
财务管理(7018)
企业财务(6617)
数学(6605)
数学方法(6439)
城市(6327)
(6240)
(5880)
业经(5431)
(5145)
(4987)
理论(4708)
环境(4698)
人事(4650)
人事管理(4650)
城市经济(4513)
(4506)
(4467)
银行(4463)
机构
学院(92567)
大学(92317)
管理(38133)
(32653)
研究(31824)
经济(31300)
理学(29949)
理学院(29474)
管理学(29034)
管理学院(28798)
中国(26409)
(21678)
科学(20283)
(18192)
(15916)
中心(15708)
(15527)
北京(13883)
研究所(13720)
(13330)
(13253)
财经(12894)
业大(12817)
(12751)
师范(12658)
(12596)
(12242)
(11570)
师范大学(10298)
农业(10160)
基金
项目(59228)
科学(46063)
基金(42260)
研究(41357)
(37379)
国家(37096)
科学基金(32119)
社会(25501)
社会科(24192)
社会科学(24177)
基金项目(22709)
(22549)
自然(22102)
自然科(21494)
自然科学(21489)
自然科学基金(21040)
(20072)
教育(18222)
资助(17088)
编号(16245)
重点(12971)
成果(12844)
(12513)
课题(12090)
(11895)
(11222)
计划(11084)
科研(10811)
创新(10630)
国家社会(10469)
期刊
(43184)
经济(43184)
研究(29853)
中国(23550)
管理(17616)
(16817)
科学(13520)
学报(12651)
(10806)
大学(9831)
(9261)
金融(9261)
学学(9131)
技术(9041)
教育(8832)
城市(8100)
(7554)
农业(6902)
资源(6887)
问题(6710)
现代(6248)
财经(6172)
(5894)
业经(5803)
会计(5719)
(5436)
财会(5436)
经济研究(5250)
图书(4795)
(4608)
共检索到15526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泽宁  吴丹贤  高晓路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心脏",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了城市的重要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普遍面临品质提升的压力,有必要通过行政区划的优化,重构城市中心区空间组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基于此,从管理幅度、日常工作量、地域主导功能和政区界线四个维度构建了街道行政区划的分析框架,并以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作为典型案例,对中心区街道行政区划设置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中心区街道行政区划优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源  
城市郊区化和街道荒漠化是当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建设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需要调整现行的技术主义的街道交通设计策略,实施城市主义的街道设计策略,使得街道空间真正成为能够结构社区的市民生活空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彪  
省会城市行政区划的科学合理设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切入点。当前,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设置面临着人口向中心城市快速集聚、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城乡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等多重挑战,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市辖区规模偏小、城市型政区地域化、市辖区空间结构不合理、设区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应坚定支持省会城市做优做强,依托省会城市的改革发展推动城市群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并高度重视中小城市行政区划优化设置的重要意义,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晓宇  郭小东  顾建波  
在城市灾害频发与城市防灾规划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街道安全设计的概念、内涵及设计内容。以丽泽商务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的街道安全设计部分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的防灾规划定位与设计目标的分析,结合街道安全设计原则,对现有规划方案进行有效整改,以期为防灾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结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锋  
智能化与城市社区治理精细化具有良性互动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理,智能化是基础和手段,精细化是目标和方向,社区是平台和场域。智能化能够降低城市社区治理的成本,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社区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强化对社区治理的监督评估,推动社区治理的机制创新。基于上海杨浦区控江路街道的实证分析,探索将智能化理念等嵌入到城市社区治理的目标体系、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制度规范之中,结合城市社区治理智能化面临的瓶颈问题,从顶层设计、数据共享开放、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人才培育以及保障数据安全等方面助推社区治理智能化精细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振中  冯伟  李波  
当前我国税务组织机构设置与行政区划高度重合,在税收征管中存在地方政府过度干预、管理功能设置交叉和征管资源配置失衡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梳理和分析了税务组织机构设置与行政区划重叠的现实原因和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编制法定化、财务独立化、设置综合化、职责实体化、治理协同化和手段信息化等探索突破行政区划设置税务组织机构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实现税务组织机构科学布局和税收征管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涂国前  贺家琼  
有效的资源配置对于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已成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研究了超额区县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辖区内存在更多超额区县将扭曲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管理费用、税费负担,研发投入随之减少,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超额区县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以及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分析显示,超额区县将加重地方政府行政负担、扭曲财政支出结构,并对地区营商环境造成损害。进一步分析发现,超额区县的存在同样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并导致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下降,增加了企业风险。本文从区县设置这一角度出发检验行政区划与企业资源配置的关系,拓展了企业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丰富了有关行政区划影响企业行为的经验文献,同时为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拓  申立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行政区划的作用日益凸显,2015年政区改革更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通过政区格局优化为空间治理体系构建提供支撑,对接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空间规划布局;通过政区联动优化为优化全球、区域、城市等不同尺度的经济治理结构提供支撑,国家边疆、省域边界和市域边界地区的变动已成重点,跨市域的政区优化成为新动向;通过政区体制优化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破解"一市一区"体制问题;等等。文章以年度为截面展开的系统研究,不仅在于总结变动经验,预判今后趋势,防控可能风险,更在于揭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区划设置优化的复杂关联及其深刻逻辑,从而探索未来我国国家治理更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小培  
深圳市布吉镇自2004年“撤镇改街”后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国内罕见的经济社会规模巨大的特大街道,现依然沿用农村体制的运转方式,其结构性矛盾和社会管理中的潜在隐患已到了集中爆发的初期,在转型的关键性时期,本文提出了对布吉街道实行“一分为三”的区划调整和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牡丹  何丹  杨传开  
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长株潭城市群的构建过程中,长株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适应区域一体化的需要,适应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推动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还将不断地调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行政区划调整是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快速的城市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所引致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利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随着区域协调制度的建立、地方政府分权制度的完善,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将逐步减少,代之以相关的社会、经济、法律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冉  张婷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则是通往进步的必然道路。而行政区划的范围、大小、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程和质量。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就必须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适时作出调整,以达到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以江苏省为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的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建立"江苏省城市化指数综合度量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探寻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响应机制和规律,分析这一特殊的地缘现象对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锋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行政区划沿革、现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变更该市行政区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谢晓亮   赵亚博  
乡镇街道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街等基层行政区的层级、类型、幅员调整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及民生福祉息息相关,但却较少受到学术界关注。以广东省为例,对乡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类型进行梳理,从尺度政治理论视角分析其背后逻辑和机制。研究发现:(1)广东省乡镇街行政区划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较为频密的调整,经历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时期的阶段演变,涵盖撤乡设镇、乡镇撤并、撤镇设街、特大镇拆分等区划调整类型,区划调整服务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治理等现实需要,并代表地方特定的利益诉求;(2)乡镇街行政等级和区划类型的调整与演变受诸多因素影响,实质是地方利益与权力协调一致的结果,地方采取行政区划重组、撤并等尺度重构方式进一步完善乡镇街管理体制与实现权力资源的再分配;(3)行政区划调整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因素,调整基层行政等级所决定的尺度关系以提升地方能级,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讨乡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类型及动力机制,以期为优化我国基层行政区划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宏  
探索有效的区域管治模式,以引导和促进都市圈的成长,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美国在区域管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区域主义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区域主义的演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行政区划调整高峰,从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化的分权取向,到当前的集权化改革,其基本逻辑依然是过于注重行政力量,而对都市圈成长中市场力量的内在规律性以及跨区域合作网络的重要性关注不够。今后的都市圈发展推进策略,应当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同时积极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网络化合作模式,避免过于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