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9)
2023(5745)
2022(4890)
2021(4539)
2020(3863)
2019(9136)
2018(8690)
2017(16487)
2016(8805)
2015(9507)
2014(9179)
2013(9293)
2012(8694)
2011(7961)
2010(8088)
2009(7432)
2008(7341)
2007(6588)
2006(6129)
2005(5324)
作者
(26797)
(22435)
(22246)
(21253)
(14483)
(10885)
(10125)
(8731)
(8559)
(7961)
(7748)
(7579)
(7426)
(7089)
(7059)
(7053)
(6551)
(6527)
(6476)
(6405)
(5549)
(5536)
(5406)
(5224)
(5048)
(4957)
(4844)
(4712)
(4661)
(4457)
学科
(40324)
经济(40174)
管理(19764)
(17255)
中国(14885)
(14625)
企业(14625)
方法(14275)
地方(12582)
(10877)
数学(10357)
数学方法(10201)
(9537)
业经(8552)
(8444)
理论(7802)
(7318)
(7212)
城市(6512)
农业(5993)
地方经济(5902)
结构(5712)
环境(5671)
(5396)
产业(5357)
(5331)
社会(5328)
贸易(5323)
(5059)
关系(5033)
机构
大学(126462)
学院(123228)
研究(50687)
(48952)
经济(47739)
管理(42124)
理学(35963)
理学院(35330)
中国(35234)
管理学(34430)
管理学院(34178)
科学(33447)
(28548)
(26461)
研究所(24171)
(24035)
(22637)
中心(21495)
业大(20029)
(19369)
(19127)
(18936)
师范(18704)
农业(18608)
北京(18200)
财经(17765)
(16045)
经济学(15625)
师范大学(15581)
(15485)
基金
项目(86436)
科学(68269)
基金(63950)
研究(58640)
(57990)
国家(57548)
科学基金(48428)
社会(39630)
社会科(36332)
社会科学(36315)
基金项目(34064)
(32464)
自然(32324)
自然科(31528)
自然科学(31518)
自然科学基金(30931)
(28826)
教育(25972)
资助(25270)
编号(21407)
重点(20294)
(19083)
(18411)
成果(18085)
(16801)
计划(16776)
科研(16604)
国家社会(16493)
课题(16242)
创新(15865)
期刊
(56745)
经济(56745)
研究(40347)
中国(27241)
学报(25576)
科学(23330)
(21491)
大学(18846)
学学(17751)
(17554)
管理(15552)
农业(13750)
教育(12906)
经济研究(9329)
财经(9288)
问题(9237)
(8924)
金融(8924)
技术(8609)
(8171)
业经(7691)
城市(7662)
(7400)
(7256)
(7175)
业大(6773)
资源(6386)
林业(6159)
现代(6017)
科技(5900)
共检索到192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强  潘磊  陈蕾蕾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经济、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城市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更关注于经济价值的发挥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缺少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探索彰显地区特色、激发空间活力、提升文化认同的更新经验。文章以上海真如副中心为例,结合地区建设和更新的实际问题,以文化复兴为导向,从文化传承和创新两个层面提出挖掘地区文化要素和重塑文化空间的更新路径。即: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沉淀的空间和文化脉络;通过对当前社交空间形式的反思,重拾优秀的传统生活秩序;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探索地区的文化价值区段。在空间更新层面,注重以历史文化要素为触媒,重塑和重组文化空间及文化脉络;注重本土化生活空间和习俗的重构和引导;注重代表未来新文化人群的引入和空间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慧志  杨春侠  
我国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已呈蓬勃展开之势。在城市更新运动中 ,更新后的城市应该既保持历史传统之脉络 ,又具有现代时尚之风情。应对这一挑战 ,需领导此一运动之人具备全面辨证的认识观、科学理性的决策观和系统综合的评价观。此“三观”乃破解这一挑战的根本和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奕彤  逯笑微  
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性虽然对强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对其功能结构的优化演进存在消极影响。路径依赖性的消极作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的推动作用的力量制衡,使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演进陷入停滞。政府的引导能够在城市中心区功能演进的各个阶段起到一定的作用,缩短城市中心区发展的时间,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史北祥  杨俊宴  
由于各研究者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中心区这一概念一直在探索与深化,没有形成定论。本文在对中心区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中心区区位、空间载体、景观形象、产业特征及心理认知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心区概念的解释框架,对中心区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心区的经济、空间、社会三个属性出发,探讨了中心区的内涵,并从空间区位、等级规模、主导功能、产业特征、经营模式等标准入手,探讨了中心区类型划分的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源  
城市郊区化和街道荒漠化是当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建设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需要调整现行的技术主义的街道交通设计策略,实施城市主义的街道设计策略,使得街道空间真正成为能够结构社区的市民生活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俊  杨俊宴  史北祥  
中心区在各类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特定的空间形态。本文在对其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同心圆圈层分布规律、自组织竞争择优规律、依轴核延伸拓展规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等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对各个规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探析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其空间形态形成的根本所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亮  周妍琳  
城市老中心区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更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特征与时代轨迹相结合,充分发掘文化特性是城市老中心区更新的重要内容。探讨了目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和问题,以西安明城区为例,梳理分析了文化特性在城市老中心区更新中解决现有不足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城区内具体对象,阐释了文化特性在老城中心区更新中的节点秩序、环境场所、活力街巷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泽宁  吴丹贤  高晓路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心脏",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了城市的重要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普遍面临品质提升的压力,有必要通过行政区划的优化,重构城市中心区空间组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基于此,从管理幅度、日常工作量、地域主导功能和政区界线四个维度构建了街道行政区划的分析框架,并以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作为典型案例,对中心区街道行政区划设置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中心区街道行政区划优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柏林  
大城市中心区工业布局适宜性评价选用P_i=sum from j=1 to x(W_j(C_(jj)/s_j)公式。8个主导因子(j)选自工业布局的条件和效益。搞好工业布局适宜性评价的关键在于确定每个因子的评价标准(S_j)和权系数(W_j)。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志颖  
大城市中心区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和当地居民。本文以重庆市中心区为例,通过对停车楼(场)建设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停车楼(场)动态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出大城市中心区停车收费应进行更为精确的设计与更为高效的管理,并从停车费构成的合理性,管理机制的规范性,停车楼(场)建设投入的灵活性以及停车收费的智能性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左辅强  
缘于经济全球化、高速城市化、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以及现代化的冲击,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延续地方文化遗产以重塑地域特征和传统人文风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保护和复兴历史街区必然要求妥善处理土地利用、无序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权衡保护的支出和收益等综合、复杂性的问题,本文以分析研究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发展和实践状况为基础,揭示国内在改造与保护性开发中的误区、负面影响及未来趋向,并通过引入柔性的动态适时更新概念,从改良城市功能、再造人文景观、传承和利用历史文脉、调协各相关学科发展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通过对城市中心区更新和开发中地域历史文化保护议题的探究,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可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郑婧  
将田园城市理论的基本思想与现代城市需求相结合,提出绿色新田园城市的概念。通过阐述该理念在成都天府新城正兴南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实践,从基本组团、中央公园、整体形态及公共空间四个方面解读绿色新田园城市的设计方法,以明确而直观的方式呈现理论的精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