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0)
2023(13014)
2022(11461)
2021(10791)
2020(8855)
2019(20835)
2018(20715)
2017(39803)
2016(21792)
2015(24498)
2014(24182)
2013(24024)
2012(22249)
2011(19789)
2010(19648)
2009(17555)
2008(16823)
2007(14421)
2006(12628)
2005(10801)
作者
(62791)
(52244)
(51859)
(49531)
(33397)
(25240)
(23534)
(20619)
(19957)
(18382)
(18094)
(17603)
(16668)
(16364)
(16128)
(15816)
(15707)
(15445)
(15064)
(14777)
(12941)
(12702)
(12538)
(11906)
(11569)
(11543)
(11481)
(11464)
(10349)
(10331)
学科
(86721)
经济(86634)
管理(56212)
(51838)
(41168)
企业(41168)
方法(37663)
数学(32938)
数学方法(32565)
地方(25454)
(23686)
中国(23632)
(20632)
(19114)
贸易(19104)
(18517)
业经(18176)
(18018)
农业(16159)
环境(14974)
(13674)
理论(13279)
(12797)
地方经济(12370)
技术(12241)
(11369)
(11050)
财务(10988)
财务管理(10973)
(10883)
机构
大学(300001)
学院(297940)
管理(118153)
(113419)
经济(110648)
研究(103402)
理学(102804)
理学院(101462)
管理学(99589)
管理学院(99050)
中国(74486)
科学(68190)
(66588)
(52022)
(49964)
(48657)
研究所(48084)
中心(47407)
业大(47359)
(43121)
(42698)
师范(42326)
北京(42209)
财经(39880)
农业(39221)
(38573)
(36308)
(35838)
师范大学(34786)
经济学(33138)
基金
项目(216286)
科学(169379)
基金(156261)
研究(155265)
(137637)
国家(136553)
科学基金(116840)
社会(96074)
社会科(90943)
社会科学(90916)
基金项目(85323)
(83568)
自然(78266)
自然科(76342)
自然科学(76323)
自然科学基金(74903)
(72031)
教育(69605)
编号(63517)
资助(62935)
成果(50066)
重点(48758)
(47082)
(46436)
(44171)
课题(43582)
科研(41541)
创新(41257)
计划(39880)
大学(39396)
期刊
(121792)
经济(121792)
研究(85706)
中国(54574)
学报(49594)
科学(46746)
(44014)
管理(39798)
大学(36377)
学学(34029)
(34018)
教育(31737)
农业(30992)
技术(24526)
(20882)
金融(20882)
业经(19939)
资源(18238)
问题(18236)
经济研究(18178)
图书(17930)
财经(17467)
(16328)
科技(15170)
(14822)
理论(14183)
(14081)
现代(13782)
(13623)
实践(13260)
共检索到428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程  黄春晓  李鹏飞  王超  
随着规划及设计的转型,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正朝着以人为中心的规划转变,人对空间的使用逐步成为空间构建的焦点。本文正是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人群的空间使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配合观测、问卷与访谈,在人、空间、时间三个维度上分析了中心区空间利用的特点,总结了中心区在不同空间、时间、人群三个层面上的分异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动因,包括空间公共性、功能业态、环境设计、人群差异等因素。面对城市中心区未来的空间更新与品质提升,厘清中心区时空利用现象及其背后逻辑,将有助于规划理念、方法的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欢欢  周年兴  谢引引  尹上岗  
基于公共自行车租赁大数据,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PageRank算法,对南京市新街口商业区公共自行车使用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揭示公共自行车慢行行为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公共自行车慢行行为存在显著的方向偏移性规律,慢行网络形成了"核心—边缘"网络模式;②慢行行为空间中心性呈现多中心圈层分布格局,与传统的商业集聚区存在空间错位现象;③慢行行为空间遵循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理论;④公共自行车慢行行为存在明显的通勤慢行行为与商业中心辐射慢行行为的空间特征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宗财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CBD范围界定方法的基础上,依托实地调研的数据,采用墨菲指数法、商业办公租金等值线法定量界定新街口CBD的范围,并将其划分为硬核和核缘两部分,旨在为新街口CBD的发展提供范围支撑,并以此提出CBD范围界定的量化方法,期待为国内CBD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康达西  殷洁  
基于南京市红庙小区的调查数据,对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生存状况以及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聚居空间呈现出异质化、混杂化的特征;流动人口在经济能力、居住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层面与本地居民处于区隔状态,社会融合程度较低;在居住空间区位变化和多样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的经济发展潜力较高,其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外扩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曲冰  冷嘉伟  
以城市街区为研究对象,从集约化概念和测度方法角度出发,探讨集约化街区评价体系的建构,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将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应用于南京新街口片区的实例分析和讨论中,构建从指标体系到空间评价、再到形态引导的操作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王昌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智敏  甄峰  张姗琪  
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就业空间的精细化研究和规划带来新的契机,以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融合多源数据手段,通过多尺度GIS空间分析、单中心与多中心模型验证、规划对比分析与二元逻辑回归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城市就业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空间尺度的不断缩小,就业空间结构的多中心性初步显现,城市外围的大厂新村与徐庄高新区基本形成副中心,但新街口主中心依然强势,与其周边地区呈现出紧密粘连的一体化特征。(2)城市规划与现实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缺乏就业人口集聚,中心体系规划中的主中心发展较为滞后,需因地制宜持续强化多中心空间结构。(3)在就业空间主中心—副中心—密集区—稀疏区不同层级之间,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应着重在多类型交通协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与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史宝刚  尹海伟  孔繁花  刘佳  
垂直绿化作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绿化用地不足矛盾的重要绿化类型,可较为有效地降低以热岛效应为代表的热环境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文章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为例,将建筑尺度上有较多研究基础的垂直绿化降温效应上推至街区层面,依据垂直绿化的适建性构建其建设情景,基于ENVI-met模型对不同情景下垂直绿化的降温效应整体的、可能的特征或态势做出判断。结果表明:依据适建性所构建的3种垂直绿化建设情景,整体降温效应均呈现出早晚时间段好于中午的特征,在水平空间上降温效应随距离呈函数衰减的特点;相同面积不同建设布局的垂直绿化降温效果较为相似,但其内在降温特征存在差别;在仅考虑对研究区空气温度降低方面,垂直绿化降温效能偏弱,其整体的降温效能为部分的简单叠加。研究弥补了街区尺度上进行垂直绿化生态评价方面定量分析之不足,研究结果可为规划实践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垂直绿化的推进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白羽  谢红  张建坤  李灵芝  
大规模保障房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是我国城市公建配套的薄弱之处。为了更好地配置保障房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本文结合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选取南京市岱山润福城为典型案例,以地理学视角探究住区老年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征,探究"宜居性"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关键要素,实现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彻底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国平  李胜男  
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时空行为不匹配导致出现大量使用效率低下甚至空置的商业空间,研究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微博签到数据以及POI兴趣点分析等多源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行为特征,针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城市商业空间高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提出商业空间中心体系与时空行为热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的规划对策,优化商业空间布局与业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婧  甄峰  张姗琪  孔宇  李智轩  
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以南京市中心城区1 km×1 km格网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2010、2015、2019年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并采用MGWR模型探讨企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十年,南京市中心城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集聚与扩散作用并存,空间分布特征变化明显,由中心城区向外围转移;(2)用地成本、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生产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因素对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显著且对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为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空间的布局优化提供支撑,以期为南京未来的产业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玉培  甄峰  孙鸿鹄  
在梳理城市健康资源概念基础上,利用POI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识别城市健康资源,并从街区尺度研究南京中心城区健康资源的空间分布、集聚及所处环境特征,揭示健康资源的空间特征,为未来健康资源的空间调整与优化提供科学有益的参考。研究表明:(1)城市健康资源种类丰富,城市新型健康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特别是康体保健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合理配置传统健康资源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居民对新型健康资源的需求;(2)健康资源由于本身社会经济属性或者自然属性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集聚类型多样的特征,可能存在健康资源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曹钟茗  孔宇  
在流动性研究范式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要素流动的关注得到加强。人流网络是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缺少不同类型人群流动特征差异的横向对比,难以支撑精细化的城乡规划与治理需求。利用南京市手机信令数据,建立不同年龄人群的复杂流动网络,通过中心性分析、优势流分析和社团分析方法刻画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融合战略实施和拥江发展战略实施三个方面的空间及政策建议。研究从空间关系和社会分异维度扩展了人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视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要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吕宏军  
近20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城市化相关的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同样的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南京市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1987、1998、2000年的三期遥感数据,通过分层分类的方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专题信息提取,结合GIS技术,获得研究区1987-1998,1998-2000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全面分析了南京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13年来,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以大量蚕食耕地而显著增加,年均增幅达到1.92%;耕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军军  吴晓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并且已成为当前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亮点。本文以南京山西路商圈楼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楼宇发展状况的调研,选取三座典型商务写字楼,分析比较其基本状况,试图发现山西路商圈楼宇经济的发展特点,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