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5)
2023(6820)
2022(6098)
2021(5556)
2020(4847)
2019(11434)
2018(11326)
2017(22446)
2016(12268)
2015(14079)
2014(14461)
2013(14416)
2012(13699)
2011(12431)
2010(12678)
2009(11862)
2008(11867)
2007(10877)
2006(9345)
2005(8251)
作者
(37093)
(31243)
(31161)
(29794)
(19780)
(14951)
(14392)
(12243)
(11671)
(11013)
(10460)
(10419)
(9932)
(9867)
(9847)
(9613)
(9575)
(9181)
(9059)
(9032)
(7756)
(7606)
(7543)
(7164)
(7124)
(6990)
(6934)
(6838)
(6268)
(6253)
学科
(56078)
经济(56013)
管理(35381)
(32648)
方法(27971)
数学(25133)
(25096)
企业(25096)
数学方法(24931)
中国(15758)
(14846)
(13360)
地方(11972)
(10955)
(10055)
贸易(10050)
农业(9922)
业经(9808)
(9685)
(9444)
环境(7967)
(7918)
(7906)
财务(7890)
财务管理(7866)
(7731)
银行(7711)
理论(7679)
企业财务(7444)
城市(7306)
机构
大学(186860)
学院(185386)
(77652)
经济(75839)
管理(72946)
理学(63594)
理学院(62775)
管理学(61662)
研究(61479)
管理学院(61317)
中国(46032)
(39384)
科学(38396)
(34327)
(32486)
(31359)
中心(29331)
研究所(28626)
业大(28385)
财经(28023)
(27751)
农业(25804)
(25363)
(24906)
师范(24669)
北京(24487)
经济学(24086)
(22046)
经济学院(21909)
(21729)
基金
项目(123443)
科学(97779)
基金(91065)
研究(87368)
(79217)
国家(78554)
科学基金(67702)
社会(56549)
社会科(53520)
社会科学(53496)
基金项目(49376)
(47347)
自然(44761)
自然科(43778)
自然科学(43765)
自然科学基金(42994)
教育(40493)
(40470)
资助(36766)
编号(35521)
成果(28073)
(28003)
重点(27344)
(26018)
(24695)
教育部(23951)
科研(23909)
课题(23753)
人文(23215)
国家社会(23154)
期刊
(84205)
经济(84205)
研究(52567)
中国(31880)
学报(28533)
(28140)
科学(27083)
(26434)
管理(23632)
大学(21253)
学学(20177)
农业(18484)
教育(15825)
(15302)
金融(15302)
技术(14653)
业经(14092)
财经(13829)
经济研究(13690)
问题(12988)
(11824)
商业(10321)
(10090)
技术经济(9616)
统计(9540)
理论(9035)
(9023)
资源(8713)
(8537)
现代(8492)
共检索到264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凌明  
一、中产阶层消费者的界定及构成1.中产阶层的界定。关于中产阶层消费者的界定(以下简称中产阶层),理论界有着不同的标准。综合起来看,可分成两大派:其一,认为收入是界定中产阶层的唯一标准,只要收入达到中等水平,都可以划归为中产阶层的行列。其二,认为收入只是一种表象,中产阶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消费理念的代名词,除了收入,还有职业、受教育程度、消费方式等界定标准。从职业看,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从受教育程度看,拥有较高的学历,掌握并提供市场稀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匡永利  
中产阶级占多数是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经济稳定的基础。"十七大"提出2020年我国中产阶级占多数,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相应打造中产阶级的措施,未来我国中产阶级快速增加是必然的。本文认为中产阶级偏好自由民主、注重自我、理性务实,注重品牌消费、炫耀性消费、个性化消费、服务消费,特别重视文化教育支出。笔者认为企业未来营销战略应与时俱进,关注中产阶级增长带来的潜在影响,发展文化产业,推出教育产品、文化产品;有意识将产品和服务划定为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注意行业变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出高质量产品,要在产品软件上下功夫,采用营销组合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香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崛起的城市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休闲行为方式将为整个社会带来极强的消费示范效应,成为占国内人口多数的中下阶层人士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消费的特点及其行为,以期为营销者制定相应的经营对策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庐进  
中产阶层具有品牌消费、炫耀性消费、符号消费、格调消费和超前消费等消费心理。文章指出,企业针对中产阶层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要定位于富人阶层,向国际化靠拢,从我国中产阶层的本质需求出发推出产品或服务,人为地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划定为中产阶层生活方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仲伟周  王筝  王艺  
住宅价格的过快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负面效应日益凸显;住宅价格究竟在什么价位比较合适?国际上对住宅价格的衡量,一般采用房价收入比来进行。理论界对住宅价格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地价格、建安成本和相关税费上,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在住宅价格形成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庐进  
转型时期中产阶层消费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笔者以上海城镇中高收入家庭作为中产阶层的代表,以他们的消费数据为视角来考察转型时期我国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转型时期中产阶层的各类消费支出变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定东,赵明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 ,中产阶层作为社会分层的中心又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中俄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 ,中俄两国的中产阶层均处于不成熟状态 ,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 ;中国中产阶层的稳固性强 ,导致了中国社会的相对稳定 ,而俄罗斯中产阶层的无根性将导致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仍将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 ,他们都已经开始在社会发展中担当起稳定和示范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晓军  
文章通过对武汉市两典型社区的实证调查与比较分析 ,指出中国城市社区正在走向阶层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雍挺俊  
当下,低碳经济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低碳消费行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的出现使广大研究人员对节能降耗展开广泛研究;80年代着重研究的是各式各样节能行为干预方法的应用,诸如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发布能源使用结果反馈信息、建立家庭能源节约目标等;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的研究转向可持续发展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强  
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原本应当是多样与个性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实物分配,曾经模糊了这种多样性,但如今,市场体制下的城市住宅却表现出另外一种形式的单调、乏味与趋同。本文从消费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城市住宅相互模仿、跟风复制的动因,指出正是由于消费社会对住宅商品属性的过度关注而导致了住宅空间形态的趋同现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丽娟  方栓喜  
中日两国同是人口大国,同为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样经历过较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日本形成了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而中国到目前中产阶层只占人口总数的23%左右,远低于1975年日本工业化中后期的77%。这一现象来自于两国服务发展、教育、人口城市化、社会保障、税制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明  何沙倖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市场营销领域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场景营销凭借对目标用户的深度洞察和定向传播,挖掘出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消费潜力,取得了骄人的营销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产阶层群体正在逐渐壮大,他们通常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消费意愿强烈,需求层次较高,成为众多企业场景营销的对象。本文首先梳理了场景营销和中产阶层的相关概念,然后通过对中产阶层场景营销建构主要元素的理解,总结了中产阶层场景营销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潜在的出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新松  张秀兰  
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公民参与的研究大多认为其政治参与度低于其他社会阶层,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中产阶层对非政治类公民活动的参与。文章通过一项全国抽样调查,集中探讨城市中产阶层的社会参与状况。研究发现,中产阶层群体虽然不倾向于参与政治,但更倾向于参与非政治类公民活动。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中产阶层参与志愿服务的几率是其他社会阶层的1.248倍,该结果只在收入较低的中产阶层和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中产阶层中显著,"体制外"和更加富裕的中产阶层尚未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公民参与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毅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以及他们特有的消费文化理念,既引领着消费市场的走向,更影响着供给结构的调整。本文利用1995和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对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产阶层的基本需求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食品、居住、家庭用品占中产阶层消费的主要部分;教育、医疗等曾一度表现出吉芬商品的性质。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更多的受供给结构的硬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