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7)
2023(10668)
2022(9455)
2021(8836)
2020(7255)
2019(17018)
2018(16991)
2017(32941)
2016(17826)
2015(19803)
2014(19750)
2013(19607)
2012(17973)
2011(16030)
2010(15871)
2009(14258)
2008(13686)
2007(11627)
2006(10218)
2005(8765)
作者
(50755)
(41948)
(41552)
(39831)
(26802)
(20146)
(18958)
(16618)
(16027)
(14852)
(14563)
(14047)
(13219)
(13094)
(13092)
(12605)
(12532)
(12516)
(11927)
(11822)
(10350)
(10091)
(9963)
(9504)
(9372)
(9213)
(9209)
(9177)
(8315)
(8219)
学科
(71440)
经济(71358)
管理(50533)
(45999)
(38379)
企业(38379)
方法(33098)
数学(28640)
数学方法(28328)
中国(20853)
(17205)
地方(16873)
(15866)
业经(15544)
(15526)
理论(12263)
环境(12228)
(11733)
农业(11682)
(11395)
贸易(11389)
技术(11022)
(10963)
(10836)
(9980)
(9853)
财务(9795)
财务管理(9779)
教育(9757)
企业财务(9245)
机构
大学(250461)
学院(247840)
管理(102498)
(95567)
经济(93222)
理学(89619)
理学院(88553)
管理学(87052)
管理学院(86607)
研究(81614)
中国(57992)
(54230)
科学(52432)
(41540)
(39820)
业大(37018)
研究所(36550)
中心(36185)
(35983)
(34693)
(34586)
师范(34324)
财经(34121)
北京(34101)
(31004)
(30408)
(28690)
师范大学(28141)
农业(28106)
经济学(27868)
基金
项目(177620)
科学(140544)
基金(129473)
研究(129389)
(112385)
国家(111496)
科学基金(97077)
社会(81531)
社会科(77302)
社会科学(77281)
基金项目(70545)
(69023)
自然(64230)
自然科(62743)
自然科学(62732)
自然科学基金(61566)
教育(58547)
(58396)
编号(52687)
资助(52047)
成果(41591)
重点(39081)
(38337)
(37636)
(36853)
课题(35795)
创新(34279)
科研(33617)
国家社会(33033)
教育部(32982)
期刊
(101826)
经济(101826)
研究(74115)
中国(42422)
学报(37920)
管理(36256)
科学(36155)
(31919)
(29192)
大学(28421)
教育(27892)
学学(26528)
农业(22542)
技术(21189)
(16887)
金融(16887)
业经(16584)
财经(15583)
经济研究(15458)
图书(15077)
问题(15045)
(13171)
科技(12944)
理论(12774)
技术经济(12070)
实践(11953)
(11953)
资源(11951)
现代(11885)
(11411)
共检索到349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斌  骆逸  赵亮  
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下的语迹理论引入城市建筑之中,面对当下城市的趋同现象,探析具有城市特色文化景观载体的地区标识发展痕迹。厘正时间脉络下,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影响,对利用城市集体记忆进行城市特色场所塑造的路径进行思考。从城市地区标识出发,试图通过对地区标识多元素的演替"痕迹"分析,利用其地区意象以及其集体记忆要素来构建具有"在地性"的城市特色塑造策略,促进城市节点空间特色的形成,丰富城市特色文化景观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茂林  
认为城市文化特色是长期以来由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是城市的灵魂。分析了城市文化特色的特性及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对塑造城市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豪杰  
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在法律上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特色塑造的必要性。在急于摆脱"千城同貌"尴尬局面的目标下,赣榆城市特色的塑造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如何通过空间布局、绿地景观系统等方面,整理赣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意境,打造赣榆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艺术特色,构筑赣榆整体景观的形象框架,塑造赣榆充满"河海灵韵"的滨海城市特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磊  刘蓉洁  朱庆伟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品牌的塑造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塑造体系。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打造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在对城市品牌的构成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考察城市的各个发展力要素、城市品牌定位、城市C I设计、营销和城市品牌管理构成的城市品牌塑造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整  韩青  崔东旭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的体现。文章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探讨延续城市地方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潍坊市为例探讨传承城市文化的神韵,实现城市特色的重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佟玉权  
城市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城市旅游特色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旅游特色是由自然历史特色、现代建筑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构成的统一体。塑造城市旅游特色必须在尊重城市自然和历史发展的文脉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联系城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重视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构建特色文化街区或标志景观,科学布局并有重点地组织实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薛华培  谈皓元  王琪  尹燕  
在综合分析南通市的历史发展、城市景观特色及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城市特色风貌引导、城市开敞空间引导和城市景观要素引导四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以保护和延续"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特色风貌,突出和强化"山水城市"、"滨江城市"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为根本出发点和目的的南通市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框架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陆邵明  
在都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超越土地增长的模式?以伦敦为例,论文给出了一种可能性:基于时空的事件经营模式,即利用现有的各种城市公共空间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邻里交往与城市精神的塑造。指出中国的城市建设不能仅仅忙于物质空间的现代化生产,而忽略城市精神的塑造;需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现有的都市空间,使其发挥更好的文化磁性、共享性与宜居性,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参与感以及幸福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辉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地域性群体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目前城市形象的同质化,是由城市精神支撑的城市人文个性的丧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到城市“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俊成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十分活跃,而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资源性要素,对其进行研究,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城市形象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南昌城市形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CI战略为载体,提出了塑造城市形象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强  
山地城市竖向轮廓是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从城市竖向轮廓特色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如何在协调市场开发与景观风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山地城市竖向轮廓风貌特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蘅沅  
景观雕塑是城市景观的构成部分,是与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相统一的艺术设计,是城市精神、物质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蕴含了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以其鲜明的艺术表达展现着城市形象与其精神面貌,同时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由郭婷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书,基于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两个视角对景观雕塑设计的历史、内涵、类型、流程和原则等众多要素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书内容全面、论述充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曾国钧  
市地重划之推动应正视城市本身的文化特性与定位在今日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下,政府于推动市地重划工作上,不但要符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要兼顾城市文化发展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符合城市发展的特性与需求,从而发扬"市地重划塑造城市文化"的综合思维。不同的城市由于成长的背景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文化特性,进而于定位上也会有所不同。为塑造兼顾创新价值与在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杨亚琴  
在全球化推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生产要素最佳配置和自由流动为主旨的全球经济体系,少数城市在这一极端依靠流动性的全球体系中充当要素和信息流动的基点,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世界城市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拥有世界城市、拥有什么等级的世界城市,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针对我国城市经营的信息过度和模仿雷同现象,需要对城市品牌进行精准化的定位,一定要认清城市品牌所处的运行阶段,把塑造城市品牌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并持续地塑造、建构和维护城市品牌。在城市品牌的经营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一方面,注重城市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另一方面,注重企业家精神对城市品牌建构的参与和企业品牌对城市品牌塑造的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