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3)
2023(11084)
2022(9793)
2021(9181)
2020(7690)
2019(17908)
2018(17805)
2017(34883)
2016(18831)
2015(21170)
2014(21026)
2013(21010)
2012(19186)
2011(17153)
2010(16857)
2009(15202)
2008(14454)
2007(12392)
2006(10650)
2005(9029)
作者
(53516)
(44454)
(44051)
(42047)
(28365)
(21394)
(20004)
(17603)
(16836)
(15741)
(15313)
(14807)
(13939)
(13841)
(13614)
(13440)
(13293)
(13219)
(12689)
(12546)
(11013)
(10652)
(10600)
(10076)
(10007)
(9800)
(9763)
(9678)
(8867)
(8774)
学科
(75959)
经济(75880)
管理(52346)
(50333)
(40810)
企业(40810)
方法(37504)
数学(33041)
数学方法(32731)
(21240)
(19078)
中国(18670)
(18167)
贸易(18162)
(17740)
地方(17659)
业经(16372)
(16190)
农业(14377)
(12543)
环境(12261)
技术(11997)
(11758)
(11671)
理论(11585)
(11093)
财务(11032)
财务管理(11011)
企业财务(10397)
(10291)
机构
大学(263005)
学院(261171)
管理(108925)
(104996)
经济(102751)
理学(95812)
理学院(94804)
管理学(93270)
管理学院(92825)
研究(84477)
中国(61113)
(55010)
科学(53719)
(46001)
(42596)
(41495)
业大(41241)
中心(38922)
研究所(38248)
财经(37849)
(37189)
(34609)
(34364)
师范(34079)
北京(33987)
农业(33342)
经济学(31500)
(30870)
(29908)
经济学院(28812)
基金
项目(189155)
科学(149247)
基金(138285)
研究(137785)
(119900)
国家(118941)
科学基金(103063)
社会(87070)
社会科(82589)
社会科学(82567)
(75357)
基金项目(74891)
自然(67869)
自然科(66287)
自然科学(66272)
自然科学基金(65068)
教育(62517)
(61767)
资助(56654)
编号(56054)
成果(43725)
(41892)
重点(41688)
(40042)
(39210)
课题(37635)
创新(36548)
科研(36381)
教育部(36004)
人文(35575)
期刊
(107942)
经济(107942)
研究(75032)
中国(45022)
学报(41862)
科学(38501)
(38237)
管理(36970)
(32469)
大学(31616)
学学(29743)
农业(27072)
教育(26575)
技术(21917)
(19701)
金融(19701)
业经(18345)
财经(17271)
经济研究(17064)
问题(14651)
(14617)
图书(14450)
(13515)
理论(13457)
科技(13376)
技术经济(12803)
实践(12549)
(12549)
资源(12263)
(11902)
共检索到366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翟一擎  
基本医保已实现全面覆盖意味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数量上率先达到突破,但质量仍因地而异,发展参差。消除不同省份间差异是我国下一步实现医保质量突破的必经之路,但在此之前,首先要充分认识差异。文章选取全国30个省份在2008—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从城居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角度入手,借助挤出效应探讨不同省份间城居保的落实效果,得到一半省份的城居保对储蓄存在挤出效应,而另一半则为挤入效应且不存在区域挤入或挤出现象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学军  吴冲锋  
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可以减少经济个体面临的风险而影响个体的消费和投资(储蓄)的选择,对个体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产生挤出效应,增加消费。本文试图建立一个两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这种挤出效应。从宏观效果上看,大范围的社会医疗保险计划有助于缓解目前对中国高储蓄的担忧,这种制度性的规避风险安排比预防性储蓄的自我融资方式能提升整体的社会福利效果。本文最后就此对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佳峰  
通过空间计量实证方法发现,工业比重和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负向显著关系,表明了产业结构对教育财政投入会形成挤出影响,当中国大多数县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需要把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工业发展上,进而对教育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居民储蓄行为也会对教育财政产生挤出影响,人均储蓄额越高,那么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越低。这是因为存在预防性储蓄,导致了对教育投入的挤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云赟  
文章根据中国特有的经济社会背景,运用Auerbach等(1991)提出的代际核算方法,设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参数值,研究衡量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否对国民储蓄存在挤出效应。核算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系使2007年我国私人消费从92168亿元上升至97059亿元,国民储蓄从122234亿元下降至117343亿元,国民储蓄率从48.99%下降为47.02%。因此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对国民储蓄存在挤出效应,但挤出效应并不大,而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提高却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应该继续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解垩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和倍差法,分析1998年的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实证发现: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对预防性储蓄没有挤出效应;对贫困个体而言,医疗保险改革甚至使其增加了预防性储蓄。医疗支出风险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推进而降低,是我国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对储蓄没有影响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令岩  
FDI是资本、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要素的综合载体,对中国各地区国内资本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86-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eviews6.0计量软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FE)实证研究FDI对中国各地区国内资本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影响的力度和方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各地区国内资本都产生了积极的正向作用,即对国内资本产生了挤入效应,但是这种挤入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呈现出由东至西依次转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FDI挤入效应产生地区差异的成因进行系统地剖析和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威  王波  
文章利用一个"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内、外在激励间的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说明物质奖励等外在激励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均衡结果实际上取决于挤出效应与价格效应的相对大小。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外在激励可能对内在激励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同时对相关实证研究作了较详细的回顾和述评。相关经验证据表明,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对诸多现实问题有着很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激励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薇  
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该省国内投资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湖北省来说,FDI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其大小为1.87。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先进  
基于中国省级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G8国家2000年至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中国房价对储蓄率影响呈"倒U"型,即房价温和上涨会拉动储蓄率上升,但超过某个临界点后会对储蓄率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中国人口老龄化率上升尚不足以解释中国储蓄率的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储蓄率下降主要归因为房价过快上涨,金融业快速发展,政府在医疗、社保、教育的公共支出增加,保险行业壮大以及经济增速下调;G8国家低储蓄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在医疗、社保、教育方面有较高的公共支出。与G8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疗、社保、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低是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中国房价上涨对居民财富的挤出效应巨大,对储蓄率的下降有明显作用。在未来,中国储蓄率下降将是长期现象,并会推高融资成本,但必须警惕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房价过快上涨以及人口老龄化等消极因素导致的储蓄率太快下降,避免融资成本过快上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宗容  杨洋  梁昕雯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利用四川省1985~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省内投资的挤入效应不显著,长期总体效应表现为中性。这说明政府的政策导向虽然没有起到反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故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引导FDI在四川地区的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对川FDI的短期挤入效应;二是有效抑制对川FDI的挤出效应;三是提高FDI利用效率,发挥本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四是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及时反馈FDI对省内投资的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友林  冼国明  
本文检验了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整体上为中性。分地区来看,FDI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国内投资不存在显著的挤入挤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国内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此外,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东、中、西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在和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相对逐渐增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广平  连媛媛  田祎萌  
利用2003―2016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了房价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房价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即房价对人力资本先产生挤出效应后产生集聚效应。房价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依次增加。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对人力资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有利于人力资本的提升。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对人力资本产生抑制作用,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最后,从提高住房支付能力和分区域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两个方面给出了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持续性储蓄率差异是指两国间的储蓄率水平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保持较大的差额,其国内存在着方向不同的投资—储蓄缺口。与偶然性储蓄率差异的影响效果不同,持续性储蓄率差异并不仅仅会带来国内的资产泡沫,而且会在两国间形成规模巨大的资本流动。笔者通过对中美间资本流动状况的分析,研究持续性储蓄率差异对中美资本流动的影响效果与趋势,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中美间资本流动调控的整体思路与方案,为我国正确处理国际资本流动,建立国际资本风险调控的政策体系等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一欧  黄静  
笔者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地区的政府投资挤出(挤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东部地区政府投资挤入效应最明显,西部次之,而中部地区则最低。另外,民间投资除了受到政府投资的影响外,还受到经济波动、城市化率、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城市的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合意的民间投资水平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群峰  王迪  阚大学  
在对民间投资发展因素分析和动态调整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2000—2008年中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结果表明:除2003年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外,其余年份均为政府投资挤入了民间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