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
- 2023(1508)
- 2022(1324)
- 2021(1246)
- 2020(1203)
- 2019(2546)
- 2018(2674)
- 2017(4487)
- 2016(2765)
- 2015(3247)
- 2014(3359)
- 2013(3310)
- 2012(3291)
- 2011(2997)
- 2010(3280)
- 2009(3167)
- 2008(3225)
- 2007(3066)
- 2006(2899)
- 2005(2828)
- 学科
- 济(8691)
- 经济(8669)
- 管理(7773)
- 业(6483)
- 企(5528)
- 企业(5528)
- 制(3759)
- 中国(3495)
- 学(3421)
- 农(3178)
- 财(3174)
- 银(2909)
- 银行(2900)
- 行(2779)
- 教育(2687)
- 地方(2517)
- 理论(2353)
- 方法(2342)
- 业经(2230)
- 制度(2187)
- 度(2187)
- 体(2083)
- 税(2075)
- 融(2072)
- 金融(2072)
- 农业(1944)
- 税收(1917)
- 收(1896)
- 数学(1703)
- 教学(1655)
- 机构
- 大学(39179)
- 学院(38278)
- 研究(14850)
- 中国(12486)
- 济(12102)
- 管理(11922)
- 经济(11610)
- 科学(9469)
- 江(9055)
- 理学(9053)
- 京(8989)
- 理学院(8923)
- 管理学(8630)
- 管理学院(8538)
- 农(8328)
- 所(8282)
- 财(8263)
- 中心(7561)
- 省(7464)
- 研究所(7249)
- 州(6887)
- 农业(6480)
- 范(6248)
- 师范(6170)
- 北京(5912)
- 财经(5588)
- 业大(5485)
- 院(5356)
- 银(5280)
- 银行(5083)
共检索到74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关伟锋 高宁
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及文旅事业发展作用巨大。然而,我国城址类遗址多数地面几无遗存可寻,可读性弱。城址类遗址展示中核心遗址本体“辉煌历史原貌”的再现是公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而遗址“重建、复建”又是明确被禁止的。试图从理论依据及实践设计层面探讨遗址展示的“复原再现”方式,通过跨学科及实证研究等方法,从风景园林的视角提出基于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城址类遗址展示理念。甄选有条件进行复原再现的遗址本体,通过抽象化设计复原再现其本体“历史原貌”,并探索遗址本体复原再现时避免“复建、重建”之嫌疑的展示设计方法,提升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可读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坦 马晓冬
基于对1983年以来有关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类型、功能、评价及规划设计等几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认为国内外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趋势十分明显,从1983年到2014年经历了探索性研究、推进型研究和研究高潮三个阶段。针对大型考古遗址的保护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研究目前仍是热点问题,对遗址公园的评价研究也进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阶段。但是,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理论单薄、分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分类体系、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与效应等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建设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倪金生
以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汶口、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特征的关系分析,建立了基于GIS的沭河上游考古遗址预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较为精确地分析得出遗址分布与地形高度、河流分布等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遗址点分布在高程较低和坡度低于3°的地方,说明遗址点多选择在较为适宜农业活动的地方;在遗址选择朝向上,整个研究区域的朝向分布比较均衡,但以西、西南、东和东南为主;史前人类的居住地主要沿支流分布,而远离干流,以避免洪水灾害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进,遗址点所处位置的高程和坡度逐渐增高增大,距离河流的各种距离总体上也呈增加的趋势,这与人类克服环境限制能力的提高有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鹏 董卫
大遗址区域内建设空间的布局和调整是关系到遗址保护与遗址区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是客观条件同遗址自身情况的综合权衡。一方面"城市——遗址——叠压建设"三者间用地关联紧密遗址所在的中心城市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经济、政策的支撑,并决定了总体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遗址区内建设用地本身的价值也需要充分考虑。本文以可乐遗址为例,总结了偏远地区乡镇建设空间的布局策略,强调了乡镇利用遗址公园建设实现就地城市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大遗址 建设空间 可乐遗址 就地城市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力 赵益超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属性意味着文物古迹资源可以通过"适度开发"的手段转化为被游客"感知"甚至"消费"的旅游吸引物。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依照其遗址本体可以划分为宫殿型、墓葬型、遗迹型、洞穴型、瓷窑型和复合型等6种,而遗址本体的特征决定了考古遗址的旅游转化过程以及公园对遗址的阐释方式。利用最邻近分析法测算后发现,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呈凝聚型,且分布区域与我国人口集中区域重合,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并进一步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旅游发展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园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及其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韩方芳 马晓林
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政府规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着规制主体职责履行缺位、规制法律法规缺失、规制监督力度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政府规制理念偏差的原因,又有政府规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还与现有的规制体系缺少社会参与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中完善政府规制的主要路径:树立正确的政府规制理念,健全政府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规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旅游开发 政府规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韩方芳 马晓林
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政府规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着规制主体职责履行缺位、规制法律法规缺失、规制监督力度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政府规制理念偏差的原因,又有政府规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还与现有的规制体系缺少社会参与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中完善政府规制的主要路径:树立正确的政府规制理念,健全政府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规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旅游开发 政府规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金璐 艾少伟
构建旅游体验量表和文化认同量表,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体验对游客文化认同形成的作用过程,揭示游客旅游体验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情感体验、活动体验与文化认同显著相关,环境体验、空间体验与文化认同相关性不强,且不同因子对文化认同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旅游活动设计展示与历史文化氛围对游客认知认同的形成作用显著。旅游资源丰富性、旅游活动设计展示及导游讲解方式与内容是激发游客情感认同的关键。旅游地性价比、纪念品历史特色与文化创意、旅游资源丰富性与游客享受度、愉悦度情感体验程度对游客知觉认同影响显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旅游地性价比、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度与独特度的情感体验程度是影响游客行为认同的关键因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冬梅 秦嗣军 吕德国 付永平
以位于沈阳农业大学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内0~425cm深度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种子萌发法,观察并分析每25cm土层中存有活力种子的萌发情况,以明确旧石器时代沈阳地区的气候、植被演化及人类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遗址内0.68m~3土样中共发现萌发种子471粒,隶属2个纲,14个目,15个科,16个属,且均为草本植物。仅在0~200cm土层内存在具有萌发活力的种子,而在200~425cm土层内未发现有种子萌发情况,且各层萌发草种数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十字花科(Cruciferae)、禾本科(Gramineae)、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以及蔷薇科(Rosaceae)植株数量逐渐增加。仅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既存在于表层土壤也存在于175~200cm的深层土壤内。种子库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Pielou指数在各土层深度之间无差异。由此可知,沈阳旧石器时代0~200cm区域是以禾本科、蔷薇科和马齿苋科为主的典型草原;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气候逐渐由相对干旱变得湿润温暖,地表植被种类逐渐丰富,人类活动性加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中华 段瀚
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明钦 朱江松 刘建业 李亮 王家鹏 王刚 李东 朱枫 刘厚繁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山遗址是由从南至北依次为南无名台、朱家冢、小王台、北无名台、中王台、刘家台、邵王台、马脑壳台、马尾巴台等9处高于周边的台地组成;勘探明确了青山遗址的分布范围,探明了青山遗址的文化堆积情况;试掘TG1,器物主要出土于TG1(4)东周文化层,器型有盆、豆、罐、盂、壶、筒瓦、板瓦等,该层杂有屈家岭时期器物;朱家冢、中王台也采集到鬲、罐、盆、盂、筒瓦等泥质灰陶遗物。本次工作为江汉平原新石器时期与东周时期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冰玉
距今5000年前后,城的出现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发展的新特点,史前各个文化区内均有城的崛起。城的产生并不是一个突然的结果,而是一个逐渐缓慢演化的过程,从最初的围沟聚落,到挖筑宽大的环壕,进而环壕与城墙对应产生,最后形成高大的城垣,城垣修建这一行为,从性质上说是一种政治行为,无论是早期的公共权力还是后期集中化的政治权力,它都是运用社会力量把自然资源、生产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集合起来物化为大型城垣建筑,来显示社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延斌 苏明哲
古建筑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瑰宝,是人类智慧结晶的见证,是研究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为例,从古建筑遗址数字化艺术复原的应用,来探究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保护作用及意义。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现在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城门和宫殿建筑具有其地方特点,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发展。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进行艺术复原,展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当时的辉煌布局以及中南城门楼、一号主殿及周边亭廊、二号主殿及周边亭廊、三号主殿和四号主殿及十字心亭的辉煌建筑,以此来展现渤海国时期,我国北方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古建筑遗址 数字化艺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2008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岩石力学区域研讨会9月22日在敦煌开幕,170多位专家将研讨应用岩石力学知识,更好地保护古遗址。"在古遗址的病害研究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赋存环境的研究、岩体的稳定性、风化机理研究等问题,许多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些岩石力学方面的问题。"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会议将围绕环境与古遗址保护、地质工程与古遗址保护、古遗址的主要地质病害及机理研究、古遗址的保护加固材料及加固工艺方法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小露 张红 张春晖
实证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潜力备受质疑。论文选取美国14家国家历史遗址公园为例,采用旅游研究中较少使用的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高斯多峰分析法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利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的上弯点、拐点、下弯点能定量的划分出旅游地的起步探索、发展、巩固、停滞阶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拟合旅游地的衰退或复兴阶段,这回答了学者们对生命周期阶段难以定量划分的质疑。根据旅游地停滞期之后的发展趋势还能归纳出该类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类型;高斯多峰分析法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拟合成一个个波动的高斯峰,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旅游地演进的波动特征;将高斯多峰分析法与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起来,不仅能定量划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阶段,还能准确地描述在生命周期阶段内的波动情况,甚至分析各生命周期阶段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