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3)
- 2023(9163)
- 2022(7337)
- 2021(6882)
- 2020(5597)
- 2019(12807)
- 2018(12831)
- 2017(24385)
- 2016(12431)
- 2015(14017)
- 2014(13349)
- 2013(13018)
- 2012(11752)
- 2011(10698)
- 2010(11163)
- 2009(10490)
- 2008(9897)
- 2007(9020)
- 2006(7869)
- 2005(6510)
- 学科
- 济(50875)
- 经济(50834)
- 业(45843)
- 管理(37495)
- 企(32448)
- 企业(32448)
- 农(26447)
- 方法(22613)
- 数学(20240)
- 数学方法(19734)
- 农业(17626)
- 技术(15878)
- 业经(15695)
- 中国(15445)
- 技术管理(11795)
- 制(11276)
- 地方(10935)
- 财(10877)
- 工作(9318)
- 理论(8857)
- 银(8687)
- 银行(8680)
- 服务(8581)
- 贸(8510)
- 贸易(8499)
- 行(8371)
- 易(8280)
- 策(8221)
- 发(8157)
- 学(7909)
- 机构
- 学院(173039)
- 大学(169138)
- 管理(72941)
- 济(70546)
- 经济(68869)
- 理学(63245)
- 理学院(62674)
- 管理学(61398)
- 管理学院(61069)
- 研究(52002)
- 中国(40868)
- 京(34287)
- 财(30358)
- 科学(30326)
- 农(28077)
- 江(26670)
- 中心(25640)
- 业大(24625)
- 所(23802)
- 财经(23698)
- 范(22377)
- 师范(22210)
- 州(21657)
- 经(21486)
- 研究所(21404)
- 北京(21247)
- 经济学(20848)
- 农业(20325)
- 经济管理(18858)
- 院(18763)
- 基金
- 项目(118784)
- 科学(95707)
- 研究(90815)
- 基金(85622)
- 家(73097)
- 国家(72409)
- 科学基金(64332)
- 社会(59849)
- 社会科(56567)
- 社会科学(56553)
- 省(49335)
- 基金项目(45016)
- 教育(41472)
- 划(39490)
- 自然(39432)
- 自然科(38670)
- 自然科学(38666)
- 自然科学基金(37989)
- 编号(37824)
- 资助(33615)
- 创(30652)
- 成果(30088)
- 创新(27583)
- 发(26482)
- 重点(26093)
- 课题(25857)
- 部(25058)
- 国家社会(24608)
- 制(22936)
- 项目编号(22656)
共检索到25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乾宇 祁江 马九杰
城商行通过下沉金融服务和优化村级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逐步形成了兼顾社会责任和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21年8月中农办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有20个县,这表明该区是全国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地区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波
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成为金融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实践中,由于农村金融表现出的高风险性、低收益性、准公共性等基本特征,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价值理念、业务模式、竞争态势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解决城市普惠金融的一些难题,但无法适应农村金融特点。因此,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全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服务好乡村振兴。从实践看,中小银行探索打造乡村振兴服务模式,目前整体还处于初始阶段。笔者力图从中小银行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服务模式的运转逻辑维度进行分析,探究大多数中小银行可以创新打造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
关键词:
服务模式 中小银行 乡村振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美玉
<正>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已然成为必然选择。非遗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价值。保护、传承并发展好非遗,既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力。近年来,非遗工坊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成为各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抓手,成为我国推动非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克伟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只有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才能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持续动力。既通过高中等教育来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乡村产业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又要通过技能和业务培训一批新型农民,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乡土人才数据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乡村建设服务水平。各地要根据当地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相对应的人才供给。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文林
<正>“保险+期货”是基于金融衍生品工具帮助农户、贸易商、加工企业等主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一种新模式,其核心是风险转移。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白银市分行的指导下,甘肃省会宁县依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定点帮扶,在中川镇、老君坡镇、柴家门镇等乡镇,开展了“保险+期货”模式运行工作,充分发挥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优势,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玉华 谢雪竹 李娜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未来的目标。当前,国家正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来解决三农短板问题。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在乡村治理、乡村文明等诸多方面发力,但最后都涉及资金支持问题。财政、金融是资金总闸门,财政投入应该起撬动作用,然后是金融跟进,金融机构融资是主渠道。
关键词:
四方合作 担保机构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履行政治责任、做好新时代三农金融服务的必然选择,是抢抓新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产品服务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活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敏 左小蕾
为解决中低收入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小额贷款试点。尔后,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又成立了一大批小贷公司、村镇银行、邮储银行和民营银行。但是,这些新机构的关注重点还主要是在城市。经过近几年大规模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贫困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可是中低收入小农户贷款难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伍中信 邓月 伍会之
如何促进金融扶贫政策的执行与推进、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这需要探讨与农村实际相适应的金融扶贫模式。文章厘清了共享经济与共享金融的关系,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共享财务概念,以推进"共享经济"体系的发展。在共享金融和共享财务的交叉融合范围内,理论上可以构建一种新型金融扶贫模式——共享财务公司模式。进一步地,基于现有金融扶贫模式缓解农村金融限制的不足,从实践角度提出共享财务公司模式构建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拟构建的共享财务公司的基本框架、内涵、营运目标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整合扶贫贷款政策的创新性建议,并进行了扶贫资金链和商业资金链的资金整合及财务划分,以期为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平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享财务 金融扶贫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贵
发展休闲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而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资本投入,工商资本投入是最佳选择,然而由于现有投资路径的局限性,使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效果不佳。城市居民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需求意愿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创新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的路径和经营模式。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的"合组式"、"合股式"和"合约式"投资路径,以及创新的"农家乐+农户"、"科教农庄+农户"、"养生农园+农户"和"民俗旅游村+农户"经营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还兼顾了工商资本投资者和农户的利益,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商资本 休闲农业 投资路径 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文凤 徐小容 赵福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重点。针对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教育社会"引力不足"、职教办学"疏农去农"、职教主体"单一碎片"、职业教育"前后割裂"等问题,以机制设计理论、协同理论为支撑,立足"跨场域+亲农"理念,抓住"职教联姻+校企合作"两个关键,设计"双培一带"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政策驱动""人才促动""专业带动""产业推动"以及"村民主动",激活乡村振兴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要素,形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良性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浩
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的内源式发展以及地方官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激励等方面推进模式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浩
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的内源式发展以及地方官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激励等方面推进模式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成飞 朱德全 王凯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亦是乡村振兴的结果。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生态振兴的必然追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应建构生态和谐"5G"共生模式:一是构建绿色育人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办学,秉持"以农为根""以生为本"的价值追求,遵循"和谐共生"的育人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搭建绿色育人体系,通过搭建绿色育人结构体系、内容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终身教育"模式;三是提供绿色技术,通过有效数据治理、培养治理人才、普及治理技术和治理标准,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营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涵养绿色文化生态,通过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提高乡村文化生态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